[数字导入,设置悬念——《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导入]教师用投影出示一组数字:30,200万,52,1892,10,百。 学生读一读这组数字。 师:读了这组数字,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我们这节是语文课,又不是数学课,老师为什么让我们来认读数字呢? 师:问...+阅读
在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名医。他们或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或在临床上疗效卓著,或以经典巨著嘉惠后世,或以高尚医德为人民所称颂。其中有两位举世闻名的医学伟人,这就是东汉的张仲景和明朝的李时珍。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汉献帝建安24年(公元219年)。他从小好学深思,博览群籍。当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读到扁鹊治虢太子尸厥证的故事时,深深地为扁鹊“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所倾倒,激起了他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大乱,战火纷飞,人民生活颠沛流离,瘟疫大为流行。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人,堪称大族,然而从汉献帝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10年之中家族染疫而死的竟然达到2/3的惊人数目,其中患外感病死的,又占了7/10。于是,张仲景立志研究医学,以解救人民的疾苦。他一开始向同族的张伯祖学医,由于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所以没过多久就青出于蓝,医技盖过了他的老师。在学医和行医过程中,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可惜由于战乱等原因,原书至晋代已多散失。
到了公元3世纪,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将之重新搜辑整理,并将原书内容1/2,后又经北宋林亿等人校正,遂成为今天通行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对于伤寒病(古代所说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疫病的统称)的治疗,首创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在杂病方面,倡导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并例示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祛痰、化瘀等多种治疗法则和有效方药,从而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
书中所列300多方,大都配伍精当,主治明确,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因而被誉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统称为“经方”。为此,张仲景也被后世尊为医圣。
后世,张仲景的声誉远远超越了国界,特别是在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影响很大。今天日本的汉方处方和成药制剂中,大部分仍是正宗的张仲景经方。张仲景除著有《伤寒杂病论》外,还写了很多医书,可惜都已失传。<<<123>>>
以下为关联文档: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的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例谈一今天学习了,在教学时抓住了一个“苦”字提领课文第一、二部分,觉得效果不错。特记下其中片段: 师:同学们,李时珍带着徒弟四处走访,你们觉得他们苦吗? 生:苦啊(不苦!) 师:请你带着这个问...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后感二《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修好《本草》,不顾年岁大,住破寺、吃干粮的经历,以及认真记载、冒险尝草药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为修好《本草...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 3、 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 由生字“宿”导入,揭题 板书“宿”...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的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讨论:...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讨论:...
李时珍夜宿古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由于本草学中对一些药物的来源、性质、鉴别、制法及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