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论文

论文交流:提高主体意识、激发课改自觉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自主展示:课改的时代话语冒继承]〔摘 要〕课堂学习中的 自主展示 已成为课改的时代话语。对什么是 自主展示 、为什么要 自主展示 、自主展示 如何实现等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关键词〕自主...+阅读

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作为主体,课程改革作为客体,构成教师同课程改革的主客关系。同样,整个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诸如:学校办学历史、文化理念、办学愿景、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学习智慧与能力、家庭教育等方面都是教师的客体。教师主体地位的凸显、主体意识的提高,必将促进教师课改实践的自觉与自律。

一、确立教师主体,厘清主客关系

在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中,作为 主体 的 人 ,是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存在,即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历史的 结果 的存在。 教师主体,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历史性的存在,文化性的存在,因此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精神活动、文化活动为中介而构成的主体对客体的关系。

作为 主体 的教师并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个体间相互交往构成的 教师类 ,或者说是 教师群体 。教育改革的实践不是教师单独个体的实践,而是 主体际 的再实践的过程。没有主体际的关系,就不会有主客关系。

二、提高主体意识,超越自我意识

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立意识、自重意识、自信意识、自爱意识和自尊意识。 换言之,主体的自我意识就是对自身存在的 意义 的自我意识。教师如何理解和对待自身存在的 意义 ,就会如何理解和对待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

主体的自我意识,总是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理想性维度。

教师对于教育的理想信念、美好愿景,会激发起教师求知、求善、求美的渴望,并以教育实践的方式去创造理想的现实。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提出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促使人们深切地反思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会发现真实的自我,并进而去塑造理想的自我。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总是要求教师必须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去塑造自己和超越自己。

三、坚定理想信念,实践课改自觉

黑格尔曾尖锐地指出,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概念,经验的对象就是 有之非有 、 存在着的无 它存在着,但对没有相应知识的人来说却是 无 。 人类的教育史就是概念的形成、演变、变革、更新和发展的历史。 主体间关系 与 主 客体关系 ,在教师对教育观念的把握中是统一的。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和只能以概念的方式去实现对教育的本质性、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与理解,也就是以概念的方式实现思想中对教育的理念。对于教育的概念,是教师在思想中构筑经验世界的方式,也是将教育思想传递下去的方式。思想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实践的归宿。没有思想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是不合目的性、不合规律性的低效劳作。

总之,教师主体意识的提高、自我意识的超越、理想信念的坚定,必将促进教师课改实践的自觉。

以下为关联文档:

我园如何进行课改导读:教师们热衷尝试新教材、新方法,常常以信息交流、谈话活动、外出参观等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音乐等一些需要一定技能的活动怎么更好的在课改中不削弱。因为我们觉得,幼儿阶段审...

在二期课改中创造型教师的素质创造力,作为国民素质的一部分,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着。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幼儿教师也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细致的不懈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教育中,具有创...

课改,别忘了教师的苦累此文第二稿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第一稿: 提到“课改”对每一名关心教育的人来说都应该不会陌生。“课改”正确的叙述应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从2001年9月开始,成千...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小语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摘 要]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一系列改革,我们应怎样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一、面对课改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二、做好课改中教...

农村小学教师谈课改农村小学教师谈课改 在新世纪课程网上,农村教师网友就农村小学课改发表了多种意见,本人选择有代表性意见摘要如下: 教育应该不分农村城市。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新课程如...

浅议新课改中小学数学教师与教材数学来源于现实,因而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的而又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材作为师生联系的...

理解与实践——新教材二期课改给了教师充分的课程选择二期课改已进行到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前期的理论推广阶段发展到了实践推广的关键阶段。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因此,让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尽快地了解并认同新教材,在实...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