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评语心得

理解与实践——新教材二期课改给了教师充分的课程选择

10月21日 编辑 39baobao.com

[论文交流:提高主体意识、激发课改自觉]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作为主体,课程改革作为客体,构成教师同课程改革的主客关系。同样,整个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诸如:学校办学历史、文化理念、办学愿景、...+阅读

二期课改已进行到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前期的理论推广阶段发展到了实践推广的关键阶段。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因此,让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尽快地了解并认同新教材,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尝试使用新教材是非常迫切的。为了让教师们真正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我们进行了理解 实践 反思 再实践的课程研究模式,针对实施《学习》教材中出现的疑惑,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

一开始教师们拿到新教材后非常地兴奋,开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实施,边学边做,各做各的,互不干扰。然而,一段时间以后各种问题与困惑浮现出来,使我们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 这本新教材是不是合适象我们这样的幼儿园使用? 怎么使用下来都是老师预设的活动

,幼儿生成的空间到哪里去了? 主题活动实施以后,这个探索型主题活动如何立足? 新教材中的活动大多适合小班化使用,象我们这样的班级人数太多,有的活动无法实施。 二期课改是不是不能有分科教学?怎么新教材里还是有单独的分科教学活动? 新教材中的美工与计算都是乱糟糟的,不讲究顺序,这样孩子能学会吗? 这一个个的问题接二连三地提出来。从教师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疑惑集中在几个点上:首先是教材内容的选择,接着是预设与生成,然后是整合与分科,最后是序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

教材不是学术权威,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幼儿学习的工具,它起到的是媒介作用,教师不必把教材看成是神圣的,是不可质疑的,教师应根据本园,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新教材。二期课改给了教师充分的课程选择权。

选择是有条件的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也要注意不能随意地将教材中的内容完全摒弃,应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不断的调整教材的前后程序、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二、活动中的预设与生成:

《课程指南》明确指出: 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 我们应该把预设和生成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前期我们将幼儿的生成活动以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似乎是与其他活动分裂开来的。但是,在实施新教材中,我们应该把预设和生成全都融合在主题活动中,不应该再把他们分列在 教学活动 与 探索型 这两种概念中了。在主题活动中既有预设又有生成,所有的活动都以主题的形式展现。 探索型主题活动 是我们记录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生成的活动,包括 言语、动作、表情

,活动进行的情况,等同于 观察记录 。

三、整合与分科:

我们在新教材的实施中,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树立幼儿教育的整合观,强调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对各种教育内容、形式或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影响,最终促使幼儿综合化的发展。整合是一种理念,并不是说在一个活动中一定要将许多的东西放在一起,也不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的内容组合在一起。整合强调的是有机联系。在主题背景下的单科活动,主要是对幼儿的经验有提升的也可以单独进行。例如语言活动也可以以专门的语言活动形式出现。我们在课程的整合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地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与学科知识的专业化达到辨证的统一。

四、舍弃序列

分科课程是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来组织和展开课程的,它强调知识的序列性,而二期课改中提倡的是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按照幼儿的生活经验的逻辑来组织和开展活动的

,注重的是幼儿学习的方法、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知识的序列性,那么就会走入分科课程的误区,与二期课改的宗旨相背离。因此,我们不应过分地强调知识的序列性,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通过研究与探讨,教师们对实施新教材有了信心。为了更好地理解新教材、实践新教材,我们改变了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实施形式,改为以小教研组为研究单位进行研究。在教学形式上实施了分组教学的形式,解决了班级人数过多的困难,使活动顺利开展。大班组进行了关于 标志 的主题,结合安全教育,请来了消防员叔叔来到幼儿园,向小朋友介绍消防知识,并进行了防火演习

,使幼儿得到了亲身体验;中班组的主题 我在马路边 ,幼儿对交通警察叔叔发生了兴趣,于是老师请来了交警宣传员,与幼儿一起互动,不仅满足了幼儿了解交通警察叔叔的愿望,同时对幼儿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小班组开展了 娃娃家 的主题,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对主题进行延伸,拍摄了幼儿的家庭录象,不仅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同时利用了家庭资源体现了家园共育意识。

仅仅是短短的一个学期,我们在学习新教材、使用新教材中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在理解和实践新教材方面,走上了一个高度,对我们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了许多促进作用。当然,在使用新教材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还要向有经验的姐妹园学习,向专家求教,继续开展研究与探讨,向自己挑战!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学生评语二年级第二期1、韩良宇:你是个努力上进、热爱集体的孩子。但是你在学习上表现得不自信,说话吞吞吐吐,你应该相信自己。你有时候贪玩,作业马虎,纪律松懈,也让老师失望。好孩子,你要是把更多的心...

自主展示:课改的时代话语冒继承〔摘 要〕课堂学习中的 自主展示 已成为课改的时代话语。对什么是 自主展示 、为什么要 自主展示 、自主展示 如何实现等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关键词〕自主...

我园如何进行课改导读:教师们热衷尝试新教材、新方法,常常以信息交流、谈话活动、外出参观等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音乐等一些需要一定技能的活动怎么更好的在课改中不削弱。因为我们觉得,幼儿阶段审...

二期课改中创造型教师的素质创造力,作为国民素质的一部分,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着。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幼儿教师也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细致的不懈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教育中,具有创...

课改,别忘了教师的苦累此文第二稿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第一稿: 提到“课改”对每一名关心教育的人来说都应该不会陌生。“课改”正确的叙述应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从2001年9月开始,成千...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小语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摘 要]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一系列改革,我们应怎样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一、面对课改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二、做好课改中教...

农村小学教师谈课改农村小学教师谈课改 在新世纪课程网上,农村教师网友就农村小学课改发表了多种意见,本人选择有代表性意见摘要如下: 教育应该不分农村城市。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新课程如...

浅议新课改中小学数学教师与教材数学来源于现实,因而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的而又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材作为师生联系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