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长坡镇烟塘小学 颜怡, 我很荣幸这次能够参加本次由长坡镇中心学校举行的2014年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我所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阅读

这节《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板块:

一、导读第2自然段,学习 总-分 写法;

二、依托课文第

3、4自然段,在框架图的帮助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其中穿插词语用意的指导;

三、依托课文第

5、

6、7自然段,尝试独立阅读。其中穿插说明方法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从学生本位出发,由扶到放,逐层递进,最终向着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语文的方向走去。语言点的训练和说明方法的指导旨在强调语言有时需要细细地嚼,目的不仅是为了品味,也是为了表达。课后对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思考,领悟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

一、细节处理仍可提升。

新课程标准指出五年级学生学习词语要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课后练习题的引导下,这节课主要抓了 摇篮 和 掺和 两个词语来品读。就 掺和 这个词语,这堂课上的教学是这样的:

【教师问:这里的 掺和 是什么意思?乐声是听到的,花草的芬芳是闻到的,它们似乎是不搭界的两件事物,怎么能混合在一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互相补充。教师再点拨: 有这么多相通的地方,当然可以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词语用得妙,让人仿佛和维也纳一起沉浸在音乐声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欢乐。 】学生在提示下找到了音乐与花香可以融合的几处,比如它们都在空气中飘荡,都让人觉得非常快乐等,理解了 掺和 在文中的意思,也感受到了维也纳音乐带给人们带来快乐。但是,要么不教,要教就要教透, 掺和 这个词语的 表达效果 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词语的体会可以再深入。

勾连课题 音乐之都维也纳 ,维也纳的魅力在于音乐,题眼 音乐 可以在这里发挥效果。如果在学生推想出意思后,打开维也纳露天音乐会的画面,再播放一段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启发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花香飘来,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或许能将学生带到维也纳的音乐会上。那么,花香融于音乐、音乐融于生活的感受会更真切,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的主题是不是也更清晰可表了。

参透编排的用意,这是教好这篇课文中的两个词语的前提,研读新课程标准则可以指导我的教学更加深入有效。今后,要更好地利用好这把衡量我的教学的尺子。

二、小组合作仍需加强。

学生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锻炼的,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更多尝试。这节课上放手由小组合作学习的时空较大,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也比较有效。

在教学准备时,我预设了这班学生的合作能力,设计了清晰的步骤(包括小组汇报的步骤),并预设了学生可能谈及的感受。实际课堂呈示的也确实是过程的条理性,尽管学生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有自己的实践尝试,学习反馈的质量也还可以,但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来说还是要着力加强的。尤其是学生的表达方面,要通过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的沟通,激发有质量的交流与表达。

1.说框架图的学生表述要更清楚、准确。比如: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分别举了哪几个例子。学生表述的语言要求规范,说得明白,其他同学才能听清楚,方便交流。

2.说自己感受的学生要引导其它同学一起关注自己的阅读点。比如:请同学们关注第几自然段的某某词,它的意思是什么,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别的同学就可以很快找到要交流的内容

3.请其它组互动的同学有导向性。比如:请某某同学也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者请第几组来说一说你们的理解。一方面要指明发言人,另一方面要指明谈话的内容。

另外,组与组互动的形式也可以更丰富,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体验,激发更多的学习灵感。

三、框架图还可做文章。

备课的初稿不是用的框架,用的是课上常用的表格,主要服务于对课文的梳理。定稿改用了框架图,不仅理清了课文的脉络,理清了教与学的思路,还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学会 举例子 这个说明方法,可谓是这节课的功臣。课前,我以导读的第二自然段为例,打好了框架图,填好了内容给了一个学生可参照的范本。再按其它课文内容制定了三个空白的框架图,分别是第3自然、第4自然段、第

5、

6、7自然段的框架图。课上,学生便按框架图合作学习。

现在想来,既然是放手了,何不放得更畅,既然有了可循的方法,由着学生去读去画好了。尽管课前无法预知学生会画出什么框架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只要学生弄明白了所学内容哪句是总,哪句是分,再画几个圈来做框架应该不难的。再说,抓住了 总-分 这个要点,即使学生不是画圈,却画了方框,也是一样可以表达的。

学生什么地方需要帮助,什么地方不需要帮助,我应该想得更明白。我想,如果给一点距离,学生就有跳一跳的机会。大胆地信任学生,该放就放,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会更大,创造性会更强。

另外,最后指导学生自学一块,如何启发学生发现文字的规律,简单明了地用概括的语言说出来,我没能想透彻。相信方法得益于多思勤学,勉励自己要不断改进,为学生发展再多一些耕耘。

以下为关联文档:

以《蜗牛的奖杯》为例谈低年级第一课时有效教学作者:赵晓文 ]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板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昨天听得很认真)(你概括的既简洁又完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iuü》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学会y、w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 2、掌握yi、wu、yu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音节。 3、在四线三格正确书写y、w。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y、w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详细教学设计乐东思源实验学校 陈康,教学目标: 1、 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五壮士 壮 的具体表现。 3、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并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4、有感...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一面小镜子。 2学生准备件自己最擅长的作品,如绘画作品、书法作品、 故事、歌曲、 手工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独特的我 1.大家每天都会照镜子,拿出你带...

第一二课时《海滨小城》教学设计袁芳 衢州市衢江区浮石小学, 课文内容分析: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绘了大海、沙滩、庭院、公园和街道几处地方,抓住其中景物的特点,展现了海滨...

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蜗牛的奖杯》第一课时教学体龙固镇三里小学 赵晓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根据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还要重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意课内外的联系以...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听课记录这次金华展示的十二堂课中,只有一位男教师。的确,在我们低段中很少有男教师的身影。这是位来自杭州市江干区九堡中心小学的倪锋明老师,他所带来的是二年级下册第31课《恐龙的灭...

四下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对称》反思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数学的学科特点是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