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禁果效应

09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投射效应”助成长]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被称做“投射效应”,意思是以己度人,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习惯于把自己的某种情感、意志、观点或某种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阅读

因为施工,小区广场旁遗留下一处沙堆。遛狗的人总爱去那边,狗在沙堆里大小便,弄得很不干净。小区里的妈妈们都会告诫自己的孩子,“别去那边玩,脏死了”。孩子和同伴出去玩球骑车什么的,妈妈们也会特意叮嘱,“别去沙堆那边玩,那边不卫生”。

可是让妈妈们惊讶的是,不管她们怎么强调,也不管沙堆是多么的脏、乱、差,孩子们还是一有机会就去沙堆那边玩。尽管沙堆那边也没什么好玩的,但孩子们就是对沙堆念念不忘。似乎妈妈越禁止,沙堆的魔力就越大,这是怎么回事呢?们具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欲望。生活中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设悬念”,就是利用了对方的期待心理,增强了召唤感。这种“期待一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

孩子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禁果效应在孩子身上尤其明显。对于孩子来说越是被禁止的东西,他们想要尝试的欲望越强。这时,对于父母来说,合理的疏导加上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抽刀断水水更流”,强行禁止不如因势利导,其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很多时候,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会对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不能说脏话、不能撒谎、不能冒险、不能做禁忌的事情。但父母越是这样说,孩子却越是好奇。他们很想尝试一下,不听父母的话会是什么结果。这种因好奇而产生的探索欲望,其实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但是对父母而言,出于各种考虑,是不愿意甚至难以接受孩子这么做的。所以,常常会听到父母抱怨:“我的孩子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呢?”

很显然,这里的“不听话”,是父母出于自身的考虑而得到的结论,是因为孩子没有顺从父母的意愿得出的结论。很难想象,如果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那会是怎样的场景。孩子可能会成为父母的复制品,他们的生命体验几乎会被全部抹杀。父母告诉他们不能吃糖他们就不吃糖,告诉他们不能玩手机就不玩手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丧失独立能力。想想看,小时不听话,不过是给父母增加点麻烦,况且这不听话的本身还有待商榷。可是如果父母为了省心,非得让孩子一味顺从、听话,那么孩子长大后还会时时处处依赖父母,父母就有操不完的心了,这结果恐怕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了。

当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听话时,很有可能是他的自我人格和独立意识在起作用。父母如果不加了解强行遏止,孩子在探索外界和内在世界时可能就会变得消极;但如果父母懂得因势利导,就会大大有助于孩子强化自己的典型人格,使他们能够更融洽地与外界沟通。

禁果效应指向的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无所谓好坏,用在好的方面它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用在不好的方面,它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禁果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只要能巧妙、恰当地利用禁果效应,那么在处理某些事情时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茶杯倒扣在茶盘里,孩子对它们毫无兴趣。但是如果在进行的过程中对孩子说“不要乱动杯子”,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忍不住要打开杯子看一看。如果杯子下面竟然放有水果或者糖块,那么孩子的兴趣更会大增,会把每个杯子都翻开仔细观察一番。这个实验启示父母,巧妙利用禁果效应,就可以充分调动孩子正面的积极性。

有个孩子学习小提琴一年,遇到了瓶颈,对弹琴充满了排斥,甚至想要放弃。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可能会责怪孩子不懂事,甚至强制孩子继续学下去。牛不喝水强按头,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要么孩子虚与委蛇应付了事,琴的技艺不会有一丁点儿进步;要么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放弃学琴,跟父母对着干。无论哪一种结果,最终都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聪明的妈妈没有采取措施,只是说,你要是这么厌倦,这两天就先别练琴了。这让孩子觉得很奇怪。接下来妈妈的行为就更奇怪了,她买回一把昂贵的小提琴,是欧洲著名小提琴制造大师的作品,上面有大师的签名。妈妈把小提琴藏在自己的卧室里,还特别交代说,你既然不想学琴了,这把琴你估计也不想碰了。打这以后,每当父母不在家时,孩子就悄悄地拿出小提琴,偷偷地练习。结果孩子的琴技大涨,甚至在后来的一次小提琴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父母懂得了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孩子也能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学期望去学习。事实上,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地方都能运用到禁果效应。

专家支招

父母要纠正自己的偏见,其实孩子不听话未必全是坏事儿。碰到孩子不听话,父母就着急上火,把事情扩大化,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反应。心理学有这样的,说法,叫过激反应。过激反应会让父母不能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思考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证明自己有没有过激反应。比如就说禁果效应吧,其实它描述的是好奇心理激发的行为渴望。但是很多父母会想当然地将这一心理机制落实到“禁果”上。这是不对的。这种反应就是一种过激反应,会犯先入为主和以偏概全的错误。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犯这种错误,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和不听话的行为,熟练掌握禁果效应的运用。

以下为关联文档:

人际交往中的“多看效应这种对自己越是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发现的,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只要你留心...

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

解读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被称做“投射效应”,意思是以己度人,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习惯于把自己的某种情感、意志、观点或某种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

初一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初中数学课的第一印象不好,势必影响到今后的...

浅谈远程教育在农村教学中的有效应浅谈远程教育在农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省临泽县五三小学 祁金霞 随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普及,国家对西部教育的“百亿工程”已进行了两年多时间。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

发挥数学游戏效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数学游戏效应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

在教学中发挥评价的效应在教学中发挥评价的效应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活动如果能及时地、适度地作出评价,就能够保持、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了一下...

巧用心理效应实施家庭教育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去偷吃,结果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忌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就是“禁果效应”。 经常看到1岁多的孩子,妈妈对...

冷活动重生热效应冷活动重生热效应 吴江市黎里镇中心幼儿园沈莉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后舞蹈教学活动似乎有点被冷落。我自己似乎也认为舞蹈活动太过机械,活动很难体现出《纲要》的精神,所以不敢...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