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幼年期的宝宝情感表达越发明确

09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心理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越发重要]近日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阅读

2岁左右的孩子更加喜爱探索、更独立,自我意识也更明确了。他们常常用拒绝来表现自主性。“不!”,是他们对任何要求的第一反应。吃饭的时候从饭桌上溜开,穿衣服时扭来扭去不配合。不让他做的事情却异常积极,“我要拿!”“我来!”有时他们还会学着大人的语气对父母发号施令。

当孩子不能完成他期望能做到的事情时,会很急躁,甚至大发脾气。当孩子疲倦、饥饿或不舒服时,最容易哭闹。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多半是与家长发生冲突,通常发生在当家长要孩子遵守规则时,比如按时吃饭、睡觉、洗澡,或者当孩子需要家长陪伴,或索要一样东西时。当然,3岁以下的孩子发作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而且很快就没事了。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哭闹的发作与家长的教养方式和处理方法密切相关。如果家长能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理睬孩子的发作,孤立孩子,批评,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就会少发脾气。如果孩子一发脾气就满足他的要求,哄骗,安慰或威胁,孩子更会经常哭闹。

在孩子气愤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同时,对爱和同情的表达也在增加。2岁开始,孩子会向父母,尤其是母亲发出爱的信号——亲昵地拍打或抚摸,他们还对小动物和比他们小的孩子表现出爱抚。

同情在这一阶段也得到发展。1岁多的孩子就知道触摸、拥抱或抚摸受伤哭泣的同伴。有时会把自己的安抚物,比如,毛毛熊、毛巾,送给伤心的孩子。18个月到2岁之间,孩子开始模仿受伤时的情感反应,作出痛苦的表情。许多孩子还会将痛苦联系到自己身上。比如,妈妈撞疼了胳膊,孩子去抚摸她的手臂安慰她,然后又摸摸自己的胳膊。父母的行为与孩子同情的获得有很大的关系。友善、富于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有一个热心、关心他人的母亲。有爱心的父母不仅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榜样,还明确地指导孩子爱护同伴,不伤害别人。一两岁的孩子对父母之间的怒气十分敏感。父母一吵架,孩子会哭、皱眉、垂头丧气,孩子会跑到父母中间试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看到父母打架的孩子,容易攻击同伴发泄,自己的怒气。

快乐,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来说有的是。令孩子最兴奋的是,他们能够成功地按照指令完成一项任务。他们会一遍一遍地重复新学会的游戏,表现出成功后的自豪和快乐。

以下为关联文档:

发现教学原创成果“共同学习笔迹”促进师生跨越发曹 勇, 为了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一私立高中围绕学校管理模式创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思想品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学校大力推行、...

使妈妈的角色越发艰难的社会文化习俗东方妈妈的“包含”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习俗导致的,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比较浮躁,不重视肉眼看不见的价值,只重视物质、地位等摸得着用得上的东西,这也影响到了父母的教养态度、教...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