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沟通与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并要留住人才就必须进行合理的薪酬设计,以增强员工的公平感和满意度。在某种程度上,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比员工的薪酬公平感更宽泛和深刻。我们知道,薪酬...+阅读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 H. Schei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名词,在施恩看来,心理契约是“组织中每一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刻,都存在的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期望。”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和承诺的契合关系;二是员工在经过一系列投入、回报循环构成的组织经历之后,与所在企业形成的情感上的契合关系,体现在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和忠诚度。简言之,即企业能清楚员工的发展期望,并尽量提供条件满足这种期望;而每一位员工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并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由此可见,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在于员工的满意度。 好的组织承诺能提高员工满意度,促进并维持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
研究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起源于国外的理论,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的心理契约的研究起步较晚,较为薄弱。国内学者对心理契约的关注始于本世纪初。国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综述性研究、心理契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魏峰、张文贤(2004) 从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内容及其发展、心理契约的形成和载体等五个方面对国外心理 契约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李原、郭德俊(2002)也是在回顾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把心理契约研究的总体发展过程划分为概念引入、概念发展和实证研究三个阶段,并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焦点和未来研究方向。彭正龙等(2004) 的文章简要回顾了组织行为学中有关心理契约的系列研究,包括概念的提出、理论模型、分类及测量,探讨了该领域的主要理论体系及分歧、论辩焦点,对在新经济背景下心理契约的新变化、新发展以及相关研究做了阐述,并在最后对该领域理论发展的前景作了展望。
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内容和结构维度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陈加州等(2003) 用其设计的心理契约问卷,先后通过6 家和4 家两个企业员工样本共1088 名被试的调查,对心理契约结构维度进行探讨,探索、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均由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维度组成。与陈加州的研究结论不同,李原(2003) 在实证研究中发现中国东方文化背景下员工心理契约三维结构更为合理,由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组成。张明山和钱刚毅(2003) 则就心理契约的重 构与互惠承诺的再设计发表文章,认为心理契约的构建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持续互动行为,企业与员工双方同时扮演着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因此应该从企业和员工的视角来看待心理契约的重构过程。
姜曦、余呈先(2003) 分析了领导和管理变革对组织心理契约的影响,提出了在领导和管理变革中重建心理契约的过程中要关注文化差异。 在国内部分学者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把心理契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刘三林(2003) 撰文指出企业与员工间相互的诚实和信任、管理者的高尚道德既是心理契约的内容,也是心理契约管理实施的条件,为了留住优秀员工,发挥员工的创造激情,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企业应该加强心理契约管理。而陈萍(2004) 则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分析员工的忠诚度及其风险,呼吁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努力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协调且 可行的心理契约,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变被动忠诚为主动忠诚。
肖缓(2003) 在分析知识性员工行为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行为激励模型,该模型可以对知识型员工的可观察行为和绩效可控的不可观察行为实现有效的激励。 参考资料:谢发胜.心理契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6年 05期.
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源在哪里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家庭根源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家庭关系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是当今中国最为普遍的家庭关系。 这两种家庭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为它具有不可解除性,现代的夫妻关系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有力的冲击,而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
3、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同样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
它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父母是否爱自己的想法,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极为不利。
4、家庭教育内容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如何,往往也决定了他们自己所采取的教养方式。 青少年人格的确立、习惯的形成和兴趣的培养,无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内容的制约。 。
以下为关联文档:
什么是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一个人内心的一种约束,比如你可以这么来理解. 什么叫契约呢?你应该知道 什么叫心理账户呢?生活中,假如你要去看音乐会,要花100元,而你刚好捡到一张票,而不幸到快开演的时...
什么是员工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 ”虽然这不是有...
心理契约何时引进中国心理契约什么时候引“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 H. Schein)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
书面契约与心理契约区别是什么互为补充 英国著名的管理思想家查尔斯·汉迪先生在回忆起自己在某老牌的跨国公司工作时的一段经历时,对于书面契约的脆弱性,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汉迪在全力投入的与某位经销...
研究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起源于国外的理论,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的心理契约的研究起步较晚,较为薄弱。国内学者对心理契约的关注始于本世纪初。国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综述性研究、心理...
为什么说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部分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施恩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虽然心理契约不是有形的,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
心理契约的过程企业应及时考察实现程度,了解员工的合理预期在多在程度上已变为现实:工作环境是否如所希望的那样变好了?是否接受了应该的培训?职务变动了吗?薪水提高了吗?哪些期望已经实现,实现的...
员工为何违背心理契约因此,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和他们的成长,期望通过拥有身心健康、积极工作的员工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国际上的大型企业大多引入EAP(员工援助计划)服务,来增强企业的...
如何运用心理契约有效的激励知识型员工如何运用心理契约有效的激励知识型员工,员工为何违背心理契约:1.关注知识型员工的成长和职业发展 从知识型员工角度讲,知识型员工作为一个特殊的员工群体,十分关注自身的 发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