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论文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

03月27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学生作文学习心得体会]一、留心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把观察的内容,用文字简洁准确地写出来,恰当地去形容出来,一目了然。二、学会阅读。阅读各种文章,能够积累间接的经验,提高感悟知识的...+阅读

浅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质疑研究

摘要:目前,在很多高校中都设置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一专业,然而,国内很多学者对这一专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其利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本文则主要针对这一名称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高校;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前言

教育部于1998年大规模地调整了二级学科,其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两个二级学科进行了合并,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置于现在中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下。在该课程名称诞生伊始,国内的学者就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观点。例如,谢振天指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强行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对学科发展产生了很大阻碍。一方面,导致认识论的混乱,很多师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学科的实质,从而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同等对待,认为两者的教学研究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也造成了混乱,在很多师生眼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相同的,理所当然地把外国文学的相关教学、论著看做是比较文学的教研成果。再如,孟华指出,把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捆绑起来进行学科设置,对于比较文学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从本质上来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并不是一个学科体系的范畴,而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教育系统中把这两个学科强制地合并成为一个学科,并没有经过学术意识的公众论证。然而,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中,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基本上原来的外国文学课程均变为了现在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那些外国文学的教师也随之成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教学者和研究者。

1、比较文学的内涵

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的设置是混乱的,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定位就是非学术性的,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研究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比较思维。事实上,在人文学术史上,比较文学和其他各个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在命名是都是以地域为基础的,其涵义就是在存在于特定地域中的一种文学。但是,比较文学作为一个逻辑体系,它是专门用来解析及阐述以上各文学的,它不是文学存在,而是学术存在。

2、世界文学的内涵

可以说,世界文学也是以地域为基础认定的一种文学,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方面,从古至今,思想家们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做出的无数的构想,例如,天下大同、桃花源、万国共和和共产主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期望在人类的生活中能够实现语言上的相同,从而出现了世界语,与此同时,人们还期望人类可以在精神形态实现融合,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学。但是,世界语的流布失败了,而世界文学也尚未形成一定的模本,因此,可以说,世界文学是先哲们的一个梦。

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看,真正的世界文学尚未形成,而高校学科中的世界文学指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学,其仍然是在世界各地存在着。无论是高校,还是学者,都没有展示出世界文学的样本,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属于世界,其超过了国别。严格来说,世界文学就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文学的一种集合体。在学术意识的层面来说,世界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或者外国文学,是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的。例如,《世界文学》这本杂志是国内著名的研究外国文学的刊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文学早已形成了定论,且学界也达成了基本共识。

3、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正如前文所述,世界文学就是先哲们对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种幻想,一个梦,尚不存在任何模板。因此,以一个不具体的梦来当做我国高校中一门学科,并不合理。此外,现行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其实质就是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专业。但是,外国文学作为一个总量代词,其需要进行还原,成为具体的国别文学,如美国文学。因此,世界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地域文学,这样一来,使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所具有的非学术性特征更加凸显。综合以上分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这一学科名称的设定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结论

总而言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这一学科的名称存在很大学术问题。但是,需要指出的人,在人文学术界,包容性地阐述某一学科概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要想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就更难了。因此,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寻求学科的基本学术内涵,尊重并遵循其基本特征,从而有效保护这一学术的严肃性与价值。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这一学科的名称,也应该形成基本的公式,以促进其健康长期的发展,不断提升学术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J].外国文学研究,2004,06:123-129+169-170.

[2]范慧玲.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理论与教学、科研实践的思考以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为切入点[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08:57-60.

[3]约翰皮泽,刘洪涛,刘倩.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构建设性的跨学科关系[J].中国比较文学,2011,03:13-31.

[4]杨慧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44-48.

[5]汪介之.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几点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1,03:99-10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篇2

试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科。纵观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累进式发展的三大阶段,即影响研究的欧洲阶段(法国)、平行研究的北美洲阶段(美国)和跨文化研究的亚洲阶段( 中国)。

关键词: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跨文明研究

在当今世界学术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之一。自它在中华大地上复兴以来,发展迅猛,至今仍然方兴未艾。

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概念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卡雷在他的《比较文学》 艺术中对比较文学进行了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涅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取材料的演变。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对比较文学进行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 音乐)、 哲学、 历史、社会 科学(如 政治、 经济、社会学)、 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对比较文学曾下定义:顾名思义,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出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钱钟书先生的说法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更具体的说,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在文艺理论、文学思潮,具体作家、作品之间的互相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以世界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 总结文学 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中西比较文学是否也能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犹如红学之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鲁迅学之于 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我们认为,把中西比较文学从比较文学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有着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固然,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取异域文学之长,补我国文学之短,中国文学与朝鲜、日本、越南文学的比较,以中国文学为主体的东亚文学与以印度文学为主体的南亚文学的比较,乃至中国文学与中东文学、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的比较等等,也都是有待深入开发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像西方文学那样,对我们民族的文学冲击那么大,发生过那么无孔不入的影响。

直到现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传统仍在受欧美文学传统的冲击。我们现在的文学教科书,甚至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在内的教科书,都在使用着欧美文学的概念。我国当代的作家,仍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直接或者间接的接受着西方文学的影响,我国一般大学的外国文学课实际讲授的是欧美文学课。因此,作为专门学科的中西比较文学的建立已迫在眉睫!

中西比较文学,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大的研究领域。一是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前者应侧重于法国学派正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即影响研究,后者应侧重于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不长,而古代又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和丰富的文学遗产,这个传统总在有形无形地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影响。因此,随着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应该把研究的重点从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移道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上来。

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曹顺庆在《比较文学史》中谈到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实施,就是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个人为圈子的不断被冲破,一堵堵围墙的不断被跨越,从而构成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走向。[1]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 第一阶段,在比较文学 历史上,法国学派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学派,从19世纪末开始至20世纪20年代已具雏形。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伽列及基亚等人。

法国学派所进行的影响研究可以概括为:其一,在研究方向上,注重国与国之间文学的事实联系和实际的影响关系,在有些学者那里,对这种联系和影响的研究甚至被严格的限定在两国之间,如梵第根就持有这种观点。所以法国学派学者严厉,比较文学一词是一门系统而 科学的学科没有起好的名字。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主义。认为要使学科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上,只有对文学关系的事实联系进行细致的、慎重的考察求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主张把比较文学看成为文学史的一个分支。

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在比较文学形成之初就为学科 发展开辟了一条科学、严谨的研究道路,为学科理论和研究范式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虽然法国学派在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偏狭的观点,但影响研究至今,认识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一个始终充满生命活力的研究领域。

第二阶段,1958年9月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次大会上,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发言,向法国学派的理论观点提出了直截了当的挑战。这个发言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此后不仅打破了法国学派的一统天下,也确立了美国学派在世界比较文学领域中的地位。

美国学派对文学进行的平行研究在与法国学派争论中确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重点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可小结如下:第一,扩大了研究的领域,把不同学科引入到文学研究中来;第二,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文学的内部,更加关注作品的结构、语言、层次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开拓了多元的研究方法,主张针对不同作品、不同问题运用不同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在第三阶段,学科自我发展的又一次机遇是东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台港及大陆比较文学研究的迅速崛起,为开拓比较文学的领域,尤其是东西方文学的跨文明比较做出了实绩。这种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全世界比较文学引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为比较文学拓展了更加宽广的视界,将比较文学导向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 中国学术界正在探索甚至正在建构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体系。台港学者对于东西方文化模子的比较文学研究和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探索,已迈开了比较文学新的学科理论建设的步伐。而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跨文明的提出及其方法论体系轮廓的初步勾勒,更进一步奠定了学科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全世界比较文学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视界,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今后迈向何方?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跨文明研究,或者说着眼于在中西文明冲突、对话与交流的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是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 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 教育出版社,2006:2.

[2]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叶绪民,朱宝荣,王锡明主编.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杨乃乔,伍晓明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以下为关联文档:

纪实文学《中国少了一味药》读书心得这两天在读慕容雪村写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作为纪实文学,慕容雪村记录了他亲身潜入江西上饶一个传销团伙生活二十三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描述的情景触目惊心,令人震惊、痛心和憎...

从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看文学鉴赏类教学的路径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 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 , 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这三条路径基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从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

论文:谈儿童文学中叙事性作品的解读【摘要】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相当大的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属于叙事性作品。教师们普遍缺乏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普遍缺乏感受、阐释和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

文学科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指导性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一条主线 。 对于课堂线索的看法。我个人喜欢简约的课。课堂线索是很多因素的综合,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其次是教学重点的筛选,再者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比如,语文课堂,听说读...

语言活动——欣赏文学作品《桃树下的小白兔》语言活动——欣赏文学作品《桃树下的小白兔》 一、预设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故事,感受与体验故事的语言美、意境美,激发对花、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 2、学会安静听故事,不...

第四节语言发展与语文学近年来“学习障碍”已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在普通小学中几乎每个班总有4~5个孩子跟不上去。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和台湾的报道对此现象的统计为15%~20%,日本专家报道为10%~17%。...

大班文学欣赏《云彩和风儿》大班文学欣赏《云彩和风儿》 平湖市百花艺术幼儿园沈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云彩和风儿变化的意境美,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和大自然的喜爱之...

作为语文文本的儿童文学如何解读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你解读的是一篇文学作品,而并非一份社会档案或世情报告。 不将一篇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解读,这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已成司空见惯的常...

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好处书里有人生百种,诵读是酒,倾诉衷肠。很多孩子喜欢默读课文,但是没读多久就走神了,困了,最后读的是啥也没印象了。默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传统方法,也是学习中的一个初级阶段,要想达到...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