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备孕知识营养

一个人生活如何调理饮食

01月06日 编辑 39baobao.com

秋季三个月的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即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固摄人体正气。由于天气燥凉变化不同,饮食原则可依据节气的变化相应调节,即依据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做相应调整。

立秋、处暑节气常人的饮食养生: 立秋、处暑是秋季的前两个节气,是人们还未忘记夏日暑热的时期。常人饮食宜食用口味酸涩、性温的食品。主食宜选用高梁、小米、马铃薯,有条件者可食用藕粉糕。高梁又称米稷、稷秫,味甘、涩,性温入肺、胃经。本品炒香与焦大枣共研细末,加适量白糖,温开水送下,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高梁的糠皮内含大量鞣酸与鞣酸蛋白,收敛止泻作用非常强,是秋季收敛阳气的饮食佳品。

小米又称粟米,味甘、咸,性凉入脾、胃、肾经。粟米又称硬粟,山东最多,五谷中最硬,但得浆水则易化。它含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含丰富的谷氨酸、脯氨酸等,补益作用极强。小米锅巴又称黄金粉,健脾消食,止泄作用佳。马铃薯俗称土豆、山药蛋、洋山芋,味甘,性平入肾、大肠经,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见,本品可补中益气,健脾肾,消炎。

藕粉糕,取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g,将三者放入盆中加开水,揉成面团,放在笼内蒸熟即可。本品不但是立秋、处暑两节气的补益佳品,而且也是体虚胃弱、失血者的最适配方,以养血止血见功。 蔬菜以芦笋、慈菇为佳,有条件者可食用驴肉汤。芦笋又称小百部、门冬薯,味苦、甘,性微温入肺经,是滋肺阴的上品。《食补与食疗》中:“芦笋100g,水发海参250g,调料加入少许,烩制。

”是肺结核、癌症患者的辅助食品。美国《癌新闻月刊》报道,芦笋有明显抗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直接食用鲜品和煮熟的罐头效果一样,食量不限。慈菇又称茨菇,味苦、甘,性微寒入心、肝、肺经。本品富含维生素B,淀粉、蛋白质含量高于荸荠。此外,含有磷及胰蛋白酶抑制物,炒用可去皮。治疗红肿热痛,可捣泥加生姜汁外敷。

驴肉,味甘、酸,性平,酱焖、煲汤均可。《本草纲目》:驴肉“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驴肉汤,取驴肉不论多少,切于豆豉中煮烂熟,入五味,空腹食之。本品营养丰富,能益气补血,适宜体质虚弱、头昏眼花、乏力者常食用。 果品宜选用梅子、秋梨。梅子又称梅实、青梅,味酸、涩,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本品具有良好的生津止渴作用,是防止秋燥的佳品。现代科学研究,梅子含有丰富的钾,长期服用可利尿。秋梨又称快果,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本草通玄》称其:“生者消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立秋、处暑节气好发疾病人群的饮食养生: 立秋、处暑两个节气气温已渐渐转凉,但这两个节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空气中仍夹杂着暑湿之邪。

故三伏天的潮湿、暑湿及秋日早晚的寒凉之气,仍可导致痧病的出现。此外注意预防肠炎、乙型脑炎、痢疾等疾病,饮食配以生地粥为主。生地粥,取生地黄30g,煎汁100ml,陈仓米100g煮粥,粥成后加入生地黄汁,温服,可滋阴润燥,以防秋日咳嗽。 白露、秋分节气常人的饮食养生: 白露、秋分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早晚温度下降很快,天气转凉,正午依旧很热。

身体逝去了暑湿的粘腻,但又仿佛增添周身的乏力,故适时调解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白露、秋分两个节气饮食宜选用味酸、平,性温的食品。 主食宜选用玉米、大米、甘薯、养麦,有条件者可选用山药茯苓包子。 大米、玉米是本节气的主食,兼配养麦、甘薯,若能佐以山药茯苓包子则更佳,荞麦又称乌麦、花荞,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

《本草求真》:“荞麦,……能降气宽肠,消积去秽,凡白带,白浊,泄痢……,是其所宜。”荞麦全草中含大量芦丁,常服可预防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对外伤出血有止血作用。本品俗称净肠草,能消积,与牛奶搭配食用最佳。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味甘,性平入脾、肾经。古人常把甘薯煨熟食用,治疗醉酒而致腹胀痛。现代研究表明,甘薯可提供人体大量粘液物质,能够保护人体呼吸道、消化道和骨关节的粘膜组织,并起到润滑、消炎的作用,同时可保护血管壁的弹性,减少和消除血中胆固醇的含量。

可煮食,蒸烤食用味更美。山药茯苓包子,取山药100g,茯苓100g研粉放入盆中,加清水调成糊状,上笼蒸半小时后取出,再加入白糖、猪油、红绿丝、桂花调制咸馅心。和面粉作包子蒸熟后香味入鼻,具有补脾固肾的功效,适于食少便溏、尿频、遗尿等症,又为糖尿病病人的首选佳品。 蔬菜宜选用水芹、白木耳、鸽肉,有条件者选用百合鸡子汤相配而用。

水芹又称芹菜,为家常菜,味甘性凉入肺、胃经。芹菜食嫩茎,做莱肴,味香美,久食能消火。本品含铁量较高,为缺铁性贫血的食补佳品。芹菜叶中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作馅心、拌菜食用,但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白木耳又称银耳、雪耳,味甘、淡,性...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