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备孕知识营养

细菌性痢疾的饮食调理方法

09月19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儿口臭如何调理]在门诊经常遇到口臭的孩子,可检查口腔都没有问题,多是消化不良导致的。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药调理,中医将小儿口臭分为胃经有湿热和食积两大类。 胃经有湿热 孩子表现为舌质红...+阅读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由于吃了带有痢疾杆菌的食物或水而引起。

1.大蒜3~5瓣,,生服或烧半熟服。l天3次,连用5~7天。

2.绿茶50克,煮浓汁服01天2次。

3.荠菜100克,萝卜叶一把。共煮汁服01天3次。

4.生姜10克洗净,切丝,乌梅肉30克用剪刀剪碎,绿茶5克,共放保温瓶中,以沸水冲泡,盖盖温浸半小时,再入红糖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次。可治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5.乌梅1斤,以冷水泡发,去核,加水适量,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继续以小火加热煎熬成稠膏状时,兑入1倍量蜂蜜,至沸,停火,待冷后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冲化饮用,每日2~3次。

6.鲜藕1.5斤洗净,打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把藕汁放入锅内,加红糖200克,先以大火,后以小火,加热煎熬成膏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顿饮,每日3次。肝炎的食疗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有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恶心呕吐、肝区持续性隐痛、上腹部不适、黄疸等表现。

食疗可供辅助治疗用。

1.马兰头半斤,糖适量。共煮汁服。1天3次。

2.荸荠捣烂绞汁,每次服汁50~100毫升。1天3次。常用。

3.金针菜50克,荸荠150克,糖适量。共煮熟服。常用。

4.梨子若干,醋适量。梨子削皮用醋浸后服。常用。

5.黑芝麻100克,兔肝(或猪肝)适量,黄母鸡1只。母鸡去肠杂,将芝麻与肝放鸡肚内,隔水蒸烂,分次服。每周一鸡,连用3-5周o(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6.大枣半斤,茵陈60克,共煎,吃枣饮汤,早晚分服。适用于慢性肝炎。

7.蜂蜜50克,鲜芹菜150克(洗净捣烂绞汁),混匀温服,每日一至二次,连续服用。

8.鲜茅根90克(或干品30克)剪段,洗净,与瘦猪肉丝半斤,加水适量煮熟,酌加食盐、佐料少许。喝汤吃肉,分顿食用。适于体弱黄疸。

9.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选用粳米2两,红糖少量同煮,待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少许(约1克),稍沸即可。作为早晚餐,温热服食。可治疗慢性肝炎。

10.泥鳅烘干研末,每服9克,每日3次,食后服,小儿酌减量。适于急慢性肝炎。辽宁省盖县城关医院观察,治疗传染性肝炎35例,疗程12~16天,有效率达100%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儿患食积中药来调理小儿食积,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过食油腻厚味的食品,聚积不化,气滞不行所致,也称为伤食、宿食。此病较多见于3岁前的婴幼儿。若治疗不当,积滞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损害,可导致营...

孩子鼻出血,饮食可调理鼻出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包括局部和全身两大类,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此处有汇集成网状的血管,表面黏膜菲薄,很容易因情绪波动、疲劳、挖鼻孔、发热...

饮食调理,治疗宝宝咳嗽不少父母对宝宝咳嗽都很头疼,给孩子吃止咳药担心药物有副作用,不给孩子吃药看着孩子咳嗽又很心疼。其实,如果父母在孩子咳嗽未愈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饮...

宝宝咳嗽要注意饮食调理不少家长对宝宝咳嗽都很头疼,给孩子吃止咳药担心药物有副作用,不给孩子吃药看着孩子咳嗽又很心疼。其实,如果家长在孩子咳嗽未愈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宝宝咳嗽注意饮食调理不少父母对宝宝咳嗽都很头疼,给孩子吃止咳药担心药物有副作用,不给孩子吃药看着孩子咳嗽又很心疼。其实,如果父母在孩子咳嗽未愈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请教如何调理好宝宝的脾胃宝宝现在9个月胃口一直不是很好,而且经常消化不良,请教如何调理好宝宝的脾胃? 您好: 建议您合理调整食谱。 调整三餐食谱当为首要之举,要则是暂时拿掉或减少那些不易消化、过于油...

调理饮食对抗空气污染目前全球天气污染形势严峻,当空气污染指数偏高,尤其是指数超过100时,一些本来就有敏感问题或是眼睛干燥者要特别注意。有些人一接触到烟雾时,眼角膜会更为干燥,眼睛刺痛,视力也会...

儿童秋季腹泻的饮食调理秋天的早、中期间,气温仍然偏高,加之秋雨偏多,湿度较大,食物放置后容易腐烂和变质,使得致病菌滋生活跃。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这些食品常常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急性腹痛、腹...

孩子鼻出血的饮食调理鼻出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包括局部和全身两大类,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此处有汇集成网状的血管,表面黏膜菲薄,很容易因情绪波动、疲劳、挖鼻孔、发热...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