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学龄前

学前班孩子养成丢三拉四的习惯怎么家园互动

05月14日 编辑 39baobao.com

[托班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家园合作]在托班阶段,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工作中,我们开展了有效的家长工作,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协调的发展。一、帮助家长...+阅读

一、让孩子养成安静坐好认真听讲的习惯 幼儿在上学前班前,所接触的幼儿园集体活动时间大多是30分钟左右,形式多以游戏为主,只要幼儿参与活动,对他们的坐姿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学前班的上课形式在逐渐小学化,时间规定是35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严格地遵守课堂纪律。因此,一下子要坐35分钟,对很多好动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还不能很快接受。

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教师还是会适量用一些游戏和比赛来调节课堂气氛,也会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幼儿多督促和提醒,让他们逐渐适应和进步。

二、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常抓不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这些是教师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进入小学后纠正往往收效甚微。

因此,在学前班形成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这学期我们将加强此方面的训练和指导,让幼儿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和拼音,不要求快,只要求格式规范。定期组织学前班幼儿进行"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相信长期坚持下去,这些活动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下课后喝水、上洗手间。

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三、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学前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学,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学前班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学习

四、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读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增加学生视野。

利用早上学生来班的时间,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开始是让幼儿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看,学会交换阅读,即教幼儿学会了分享,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后来老师有意识的规定他们带一些书来,不再是漫画和童话书。譬如:近段时间有关于动物的知识,让他们带一些相关的书来,可以对此进行探讨,在这样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了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总之,让孩子顺利地由学前班进入小学,是教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到幼小衔接,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在小学健康、愉快的成长。

家园共育工作都有哪些内容

工作内容:

1、要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坚决抓好落实。要逐步建立健全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每学期制定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幼儿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家长工作与教职工月结构工资挂钩。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2、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家长观。要做好家长工作,除了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外,还应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家长观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对家长的基本看法。教师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决定了他们将以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家长,对待他们的孩子。而这种态度和行为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双方合作的成效,并最终影响孩子发展。新时期的家长观至少应基于两点认识:一是将家长看成平等的教育者和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二是明确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于家长是一种主导与主体、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3、园长在家园共育中的定位,园长在家长工作中通过什么方法来帮助教师,重点帮助什么呢?帮助主要是诚恳地沟通和正确地教育培训。帮助的重点当然是转变观念。人如果观念不改变,习惯就不会改变;习惯不改变,结果就不会改变。比如发现教师见到家长不习惯打招呼,就要求老师见到家长微笑、打招呼。节日来临时,要求老师给本班孩子的妈妈发短信,祝贺节日。我还要求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园长不是你们的领导,只是你们的桥梁,你们的“领导”是家长和孩子。所以,你们要尽力为家长和孩子服务。

4、 明确家长工作的目的、任务。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让家长明白自身的教育功用,认识到自己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其次,还应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师与家长在育儿方面既有共同目标,又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再次,要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要使家长认清他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期开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一代新人的观念。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

幼儿园节日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有效性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的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提供“实践场” 无论 。 是社会性节日还是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和思想精华,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而 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神圣使命。

当前社会关系、家庭结构的发展和变 迁以及独生子女的社会性体验学习的欠缺,由此引发了幼儿不尊敬长辈、不懂礼貌、自私、自理能 力差、自信心不足、缺乏必要的交往、互助、合作的意识和技能等问题。而家长在面临幼儿社会性 品质缺陷的问题束手无策时,忽略了节日活动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因此充分利用节日契机,挖掘 节日活动的教育价值是向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家园有效互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纲要》提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 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当前 家园合作共育不仅是幼儿教育发展趋势,更是教育现实的需要。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要取得最大化的成效,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生活化、自然化的特点,为幼儿社会性等诸方面发展提供了“实 践场” ,统整社会、家庭资源优势,调动家长合作共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家园教育在 目标、价值和追求上的协同,才能使节日教育活动取得真正实效。

(三)节日活动中家园互动是我园园本活动。我园一贯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家园合作共育” 的办园理念,在节日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无论是六一家园游园互动活动,迎新年 系列家园活动还是尊老爱幼春节家园互动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成效,为本课题扎实深入地研 究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而本课题的研讨也促进园本的节日教育活动更深入有效地开展下 去。

二、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

(一)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民族自豪感、传统美德、合作交往、良好个性等) 、语言表达等 多元能力的发展。

(二)在活动中引导家长领悟我园教育理念,逐步增强家长合作共育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家庭教 育的成效。

(三)形成我园节日教育活动的园本课程和家园互动活动。增强教师设计、组织节日活动以及有 效进行家园互动的能力和技巧。

(四)展现我园师生积极向上、活泼大方的风采,使我园 的办园理念、办学成效进一步赢得社会 和家长的认同。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一)以整合和多元发展为目标,充分挖掘节日活动蕴涵的教育资源,并有机地整合到课程中, 形成节日教育活动园本课程。培养幼儿在社会性、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多元发展。

(二)充分利用“三八” “五一” “六一” “元旦” “春节” “国庆”等节日资源,发挥幼儿园教育引 导作用,调动家长合作共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同教育目标,引导家长在节日的家庭活动中有意 识地创造时机,鼓励、引导、支持幼儿发展的相关策略。

(三)在幼儿园节日活动中积极创设家园互动平台,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开展形式多样、寓教 于乐的节日活动,促进家长、幼儿、教师三者多方互动。

四、遵循的原则

(一)幼儿园节日教育的主题必须吻合节日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与时代的潮流相 合拍、活动的内容必须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等多方面发展;活动的过程必须能有机地使主题内容整合 到社会、家庭节日环境和活动中去。

(二)家园互动的主体是幼儿、家长、教师三者,而互动的核心是幼儿。主体三方的地位是平等 的,关系是和谐的。幼儿不再是节日的局外者、旁观者,也不仅仅是被教育者,而是以一个完整的、 独立个体的“人”成为节日活动不可或缺的主角,家园互动的过程是多向的、积极的、整合的。在 节日教育活动中三方的互动应是多向而流动的,即 幼儿 教师 家长 幼儿,互动主体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互动的过程是频繁而随机;互动的内容能与节日活动和家 庭生活有机融合,呈现着节日化、生活化、人文化、家庭化的特点。

(三)教师在活动中引领的作用。其作用表现在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内在主体性以及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之上,表现在根据不同节日蕴涵的不同主题设定目标、根据不同年龄幼儿 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组织不同层面(课程、家园互动等)的活动

(四)活动的成效应是多效的、深远的:其多效性表现在活动的主体三方均能获得不同层面的发展, 幼儿园与家庭进一步建立起理解、信任、合作的桥梁;其深远的意义体现在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幼 儿园, 用自身的实际教育行动影响着家庭对节日的观念, 积极地应和着时代的步伐, 从而溶入到 “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创建和谐家庭”的社会主旋律中去。

五、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比较法、个案追踪法。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l、成立以年段为单位的课题组,召开课题研究方案讨论会,根据园本节日活动中家园互动的实 际水平提出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和走向,撰写实施方案。 2、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组成员和...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家园配合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自己的家庭是一个小家,我们的孩子既是小家中的一员,也是大家中的一员。而我们的父母过多的宠爱着孩子、保护着孩子,使得孩子们很难适应社会这个大家...

太全面了!孩子学前、小学、中学各阶段要养成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1、幼儿阶段1.听故事。聚精会神,每天定时。2.用...

怎么才能让孩子养成刷牙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养成任何一个好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现在,三岁的女儿已经会自觉刷牙了,并且每次都很开心,仿佛那是一件美...

帮孩子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家长会碰到这样的困惑:万一幼儿园的规矩和家里的规矩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呢?儿童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配合幼儿园为孩子立规矩。调查显示,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不会对规矩灵活运...

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捐款送礼物培养爱心 这些天,上海慈善基金会收到了不少以孩子名义捐赠的善款。以自己一岁儿子军军名义捐款的林先生表示,孩子现在还不懂,但鲜红的捐款证书也许能潜移默化培养起...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前言: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家长可以通过下面的内容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怎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

家园沟通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很多父母都会问老师:孩子今天表现怎么样?但是有的家长反过来说:老师,我发现我的孩子最近特别好动,老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样由父母提出来,我们知道他们也在关注这件事情,反而更愿意...

学前班养成教育有哪些幼儿园(大班)习惯养成教育 一、 生活习惯教育内容大班 1、作息习惯有规律,能够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能够独立进行睡前及起床后的整理。 2、大小便能够自理,便后能整理衣服...

如何做好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人的行为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关键时间,一方面,由于幼儿思想意识尚未成熟,还不能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