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小儿川崎病的来龙去脉

09月2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奇怪的川崎病]该病首先在日本发现,后出现在西方国家。此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人们认为是由感染引起,但尚未分离出致病菌。个别情况下,川崎病会引起心脏病。 川崎病的症状有: 1、发烧...+阅读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症,也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

诊断要件包括:

(一)持续高烧(39-40°C)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

(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现象。

(三)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

(四)两侧性结膜炎,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无分泌物。

(五)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口腔咽喉黏膜充血,嘴唇红肿干裂甚至流血。

(六)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直径多超过1。5公分。

根据1993年美国心脏学会所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标准,以上

(二)-

(六)要件中至少要符合四项,加上持续高烧五天以上,并且能排除其它可以造成类似症状的疾病,才能正确诊断为川崎病。其它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病童注射卡介苗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甚至结痂的情况;血液检查出现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增多现象,发炎指数(ESR、CRP)升高,无菌性脓尿等。这些表现将增加川崎病的可能性。

合并症包括:

(一)心脏血管系统侵犯,常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急性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导致心脏衰竭或心律不整。发病1至3周时(平均约10天) 15-20%的川崎病患者则可能产生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超过50%会在1~2年内消失,特别是常见的直径小于8mm的中小型冠状动脉瘤。至于直径超过8mm以上的巨大冠状动脉瘤,日后追踪经常无法完全消失,容易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或冠状动脉瘤破裂,两者皆可能引起猝死(猝死率约占所有病患的2 %)。心肌梗塞常发生在发病6~8周内。日后也可能因冠状动脉扩张痊愈后,疤痕组织造成冠状动脉狭窄或钙化引起心肌缺氧。

(二)发病两星期内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有文献报告甚至症状可持续达4个月之久。

(三)胆囊水肿可能在疾病发作后两星期内出现,通常不需特别的治疗。

(四)肠道假性阻塞。

(五)无菌性脑膜炎。

(六)肝功能指数上升、黄疸、腹泻、血清白蛋白降低等。除了心脏血管系统以外,其它器官组织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应该会逐渐消失。

川崎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幼童,发生率在台湾约为五岁以下儿童人口的万分之一,男孩得到的机率约为女孩的1。5倍。川崎病最早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于1967年首先发表,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法了解其病因,可能和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

以下为关联文档:

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时应注意什么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为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早期使用大剂量...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有川崎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综合征。好发干小于3岁的婴幼儿,男多于女,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常见症状 持续发热,体温达38-40℃,持续1-2周。 皮疹-...

川崎病的症状表现和疗方本病的临床表现可见持续发热,热型不规则,高热时出现烦躁或嗜睡。皮肤黏膜表现尤其突出,发病后2~3日即双眼球结膜血管充血,无脓性分泌物,热退时消散,全身可见多形性红斑或猩红样皮疹...

孩子越小越易患“川崎病”初春乍暖还寒,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在使用抗生素、退烧药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同时伴有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家长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其实...

如何及早识破小儿川崎川崎病在医学上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位名叫川崎富作的日本人于1967年首次发现的。川崎病大约80%发生在3岁以下的小儿,大多数是1~2岁的婴幼儿。通常来讲,男孩多于...

婴儿湿疹的来龙去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宝宝原本娇嫩细滑的皮肤上竟然长出了密密麻麻的湿疹,看着真是难过极了!如何才能让宝宝远离湿疹的困扰呢? 湿疹什么样? 婴儿湿疹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和下颌...

川崎病一般多久能治好川崎病一般多久能治好川崎病不难治疗,轻者一周病情就有所缓解,重者症状严重,要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能治愈。 医生介绍,病程为1~11天的患者属于急性发病者,病程为11~21天的患者为亚急...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