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孩子越小越易患“川崎病”

09月2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奇怪的川崎病]该病首先在日本发现,后出现在西方国家。此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人们认为是由感染引起,但尚未分离出致病菌。个别情况下,川崎病会引起心脏病。 川崎病的症状有: 1、发烧...+阅读

初春乍暖还寒,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在使用抗生素、退烧药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同时伴有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家长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其实,这可能不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而是近年来在本市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病———川崎病。

不少成人科医生对川崎病闻所未闻,但据市儿童、儿科医院等儿科专家透露,每10万个4岁以下的儿童当中,就有上百个儿童患有一种称为川崎病的疾病。小孩在患病初期就有如同一般的发烧样,但在病重时,则会影响心脏功能的运作,甚至导致突然死亡。在发达国家里,川崎病已经成为导致儿童后天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年龄越小越容易患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取代了风湿热,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年龄越小的孩子,患该病的几率越高。

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敏教授告诉记者,川崎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硬性水肿胀、指(趾)端膜样脱皮;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全身皮肤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整个发热期或更长;口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凡是有上述六种症状,可以诊断为川崎病。但也有患儿只有上述症状的一部分,视病情变化而被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

容易混淆关注发烧

川崎病的病情症状和其他疾病比较相像,所以容易被家长忽视。比如猩红热、全身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败血症等,其中的一些症状都和川崎病相似。

川崎病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心脏和冠状动脉受累多发生在起病的1—6周,可伴有心脏炎、心律失常和冠状动脉炎等。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者约占1%—2%,多于病程一年内(尤其病程3—4周内)发生。临床可能出现烦躁,腹痛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因此,专家建议,对于小孩发烧,家长不可放松警惕,以为只是一般的感冒,自己随便给孩子吃些药就会好。

大部分可以治愈

不过专家也表示,只要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大部分川崎病患儿还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同时,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在发病后3—5年内随访,病后1—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户外剧烈活动应适当加以限制。

以下为关联文档:

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时应注意什么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为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早期使用大剂量...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有川崎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综合征。好发干小于3岁的婴幼儿,男多于女,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常见症状 持续发热,体温达38-40℃,持续1-2周。 皮疹-...

川崎病的症状表现和疗方本病的临床表现可见持续发热,热型不规则,高热时出现烦躁或嗜睡。皮肤黏膜表现尤其突出,发病后2~3日即双眼球结膜血管充血,无脓性分泌物,热退时消散,全身可见多形性红斑或猩红样皮疹...

小儿川崎病的来龙去脉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症,也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川崎病,又称为...

如何及早识破小儿川崎川崎病在医学上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位名叫川崎富作的日本人于1967年首次发现的。川崎病大约80%发生在3岁以下的小儿,大多数是1~2岁的婴幼儿。通常来讲,男孩多于...

身材矮小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2岁宝宝:练习跑跳、拍球、双腿跳。 2~3岁宝宝: 跳绳、蹦床、单腿跳。 幼儿期:以调整运动能力的项目为主,如过独木桥、舞蹈,结合游戏所进行的跑跳等。 少儿期:以室外活动为主,如打...

川崎病一般多久能治好川崎病一般多久能治好川崎病不难治疗,轻者一周病情就有所缓解,重者症状严重,要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能治愈。 医生介绍,病程为1~11天的患者属于急性发病者,病程为11~21天的患者为亚急...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