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幼儿园适应性障碍的个案透析

09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读《发展适应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后感]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2种特质对于幼儿在未来生活中应对突发事件或适应新环境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儿童发展专家认为:游戏是 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 缺乏游戏的儿...+阅读

摘 要:幼儿插班到幼儿园,进入新环境会出现焦虑,产生心理上的“水土不服”,从而产生适应性障碍。通过对一位幼儿园插班生的长期、细致的观察,分析其产生适应性障碍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适应性障碍;成因;对策 德国的哈克教授曾做过一次调查:有30%~40%的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很不适应,常常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医学上把这种心理上的“水土不服”叫做“适应性障碍”。在幼儿园里,也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插班生,翔翔(化名)就是这特殊群体中尤为典型的一个。他是中班时的插班生,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工作,他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由于家中只有翔翔一个孙子,奶奶什么事都是包办代替。翔翔进入幼儿园一年了,每次奶奶送他到幼儿园,他都哭喊抱着奶奶不肯放开,他不会和小朋友玩耍,不会和身边的人交流……诸多状况引起爸爸妈妈重视,他们带翔翔到医院检查。经诊断,翔翔为适应性障碍。

一、适应性障碍的成因分析 针对翔翔的情况,笔者做了一系列调查分析。

(一)家长访谈 教师:翔翔主要由谁带?他最依恋谁? 妈妈:主要由爷爷奶奶在老家带,比较依恋奶奶。 教师:翔翔在家里表现如何? 妈妈:在家里挺好,会和爸爸妈妈讲话,但是很调皮。 教师:翔翔就在幼儿园才表现出这种不适应吗? 妈妈:不是,平时在外面他都不去厕所,走在路上遇到熟人也不讲话。

(二)在园观察 1.入园时情绪不稳定。每天早晨来园,他都哭喊着抱着奶奶,不肯放手。 2.在园的日常活动中,翔翔不能够融入班集体。

(三)原因分析 1.缺少爸爸妈妈的关爱。 专家研究指出,如果从出生到3岁失去了母爱,其生理、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将极其迟缓。翔翔的日常生活缺少双亲的照顾和抚慰,虽然奶奶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但终究代替不了父爱、母爱,所以他缺少安全感,产生了一种对外界的不信任心理。 2.奶奶的过度保护和包办。 埃里克森认为: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这时候,如果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表扬他们,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这一时期,翔翔却在奶奶的保护下,自主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3.环境的巨大变化。 翔翔之前一直和奶奶在乡下长大,到了入园年龄,仍然在家。五岁,才被爸爸妈妈接到身边,直接读中班下学期。由农村来到城市,翔翔周围都是陌生人。种种落差使翔翔一下子难以适应。

二、适应性障碍的对策探究

(一)家园合作 (1)及时家访,了解翔翔在家的生活情况。并建议翔翔家人放手让他学做自己的事情,培养他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建议平时多带翔翔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尽可能地与人交往。让他接受同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二)成为朋友 我从他的情感入手,试图打破他的心理防线。着重给予他生活上的关怀、增加情感的交流。 在园里,我始终以关怀、尊重的态度与翔翔交往,给他情感上的抚慰,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我时常微笑着接近他,和他说话,即使他不予理睬;他不愿洗手、擦嘴,我也鼓励他自己试试;他不愿意玩游戏,我就有意无意跟他玩;在一日生活环节中,特别注意他的行为表现,在集体面前表扬他,给他格外的帮助和关怀,并鼓励其他幼儿多关心他,和他一起玩。

(三)培养幼儿在园言语能力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翔翔不乐意交流主要是因为他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平时我抓住每一个时机与他沟通,不论他是否愿意理睬。我对他的口语比较重视,经常鼓励他把意愿说出来,即使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过了一段时间,他会说“某某某讲话了”等完整句了。

三、实施效果 一段时间后,翔翔进步很大。早晨,他会开心地与家人再见;在园愿意遵守一般的常规,参加集体活动。他看到同伴开心地游戏,会高兴地跳起来,并一起玩。他会和同伴聊天了,有了自己的朋友,他会告状了,他会举手回答问题了…… 总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作为幼儿教师,对于插班的幼儿,我们更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让我们用一颗爱心,换取家长的放心,孩子的舒心吧! 编辑 谢尾合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发,幼小衔接的问题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逐渐形成了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重要性的共识。做好幼儿园和...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题的实践研究【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新的改革发展实践的进行,幼儿适应性发展课程也被提上了日程并逐步走向完善。幼儿适应性教育作为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提出的重点课题,现在有必要对幼儿教...

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中地理资源透析一、把地理渗入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中的价值判断 地理学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待人类事务的科学,把地理渗入儿童社会领域教育之中,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 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

入园先了解孩子适应性有些宝宝总能很快的融入周围的环境,找到他的乐趣;而有些宝宝在陌生的环境里总是哭闹个不停。 再过一段时间,不少好网的小宝宝就要上幼儿园了,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宝宝需要多长时...

透析幼儿园保育员队伍摘要: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幼儿园的保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如何让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孩子,是我们每位教师和保育员所要学习的共同话题。 关键词:幼儿园; 保...

透析幼儿园教学活动形式化问题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逐步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教学活动中,教师考虑到活动目标要体现整合性、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化、组织形...

透析孩子的恋物怪癖孩子对特定物品产生依恋是令不少家长头痛的难题,这种现象从孩子1岁前便出现,一般至七八岁后才逐渐消失。家长们与其着急着为孩子的“恋物”心理妄下诊断,强行改正,不如先弄清孩...

“新生适应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活动主题:新生适应性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使大学生尽快认识大学、熟悉及适应新环境。 2.分析不适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3.初步学会调整心理失衡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活动过程...

适应性高和适应性低的教养适应性高的宝宝 ◆ 慎选成长环境 对适应能力良好的宝宝来说,受外在环境影响的机会也增加。因此,对于宝宝的成长环境和学习对象,家长绝对有替宝宝把关的责任。家长应教给宝宝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