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运动切忌“拔苗助长”!]运动对孩子的好处不言而喻,它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但是练习“童子功”真的就能让他“赢在起跑线上”吗?据调查,伤病已成为运动员最大的天敌,曾参...+阅读
俗话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管做父母的多么艰辛,无论做爹妈的有无文化,都会尽一切努力让孩子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当然了,除了物质生活之外,做父母的更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头之日,青出于蓝。
对于家庭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庭的教育观念,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幼儿早期教育。走进那些早教机构,你会发现年龄仅2-3个月的宝宝,也都上起了早教课程。
早教真的越早越好吗?其实,有不少家长的早教观念存在误区,对于这些家长,专家建议,很有必要先给自己 矫矫路子 。
误区之一:金钱万能。有些家长在孩子早教上花钱很大方,却没有认识到培养人才的真谛。我们说,人才、人才,首先是培养 人 ,然后才是造就 才 ,有的时候,培养孩子成才的富矿、金矿就在我们身边,就看你是否能够发掘出来,并且为我所用。
譬如,引导孩子从小热爱生活、热爱长辈、学会同周围环境和伙伴友好相处,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 早教 。相反,过分看重金钱的作用,让孩子过早背负沉重的学习压力,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生活中,类似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事例并不少见,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误区之二:有些家长简单地把早教同学习文化知识等同起来,忽略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须知,在幼儿阶段,孩子学到的所谓 知识 往往是一种鹦鹉学舌,并不能帮助提升心智水平,也无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甚至反倒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应该意识到,学龄前儿童的天性和特点就是一个字 玩 ,应该重视在玩乐中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乐观情绪、合作精神,乃至思维方式、动手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可以说 寓教于乐 是幼儿早教的法宝。
网友点评:
钱天铃:放开入学年龄才是釜底抽薪
现行的教育体制对小学入学年龄一刀切,这个年龄如果对于一般孩子是合适的,对心智发育较晚的就是 拔苗助长 了,对早慧的则是 压苗禁长 了。
幼儿首先必须通过游戏和人际交往等方式促进心智发展 ,这没问题。然而,一旦孩子具备了相应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则语文、数学等传统的文化知识课是极有效的开发智力的工具。早慧的孩子在 学龄 前一两年便具有了这种能力和欲望,这时开始学小学课程可谓正当其时。这一两年学的知识十分有限,但开发智力的效果不可小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早慧孩子的家长才热衷于 知识早教 ,引起普通孩子家长的恐慌,怕 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去跟风,去拔苗助长,形成早教乱象。理想的状态是,只规定一个最迟入学年龄,某个孩子几岁入学由家长自定。知子莫若父。没有了恐慌,绝大多数家长都会理性对待这件事。同时还可配以留级等制度,制约盲目早入学者。这样,同一班级中的孩子虽然年龄略有差异,但心智发展水平更趋一致,便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早出人才、出大人才。
要抑制早教乱象,当下的一些措施都只是隔靴搔痒或扬汤止沸,唯有放开小学入学年龄才是釜底抽薪。
马德祥:早教应与小学教育错开
我孙女马婧童两岁半开始上幼儿园,中班开始学数字做加减法、念拼音、认字、学英语单词,直至幼儿园 毕业 。上一年级后我问她,算术难不难,她说不难,在幼儿园就教过了。我说,那你考试100分笃定了,她颔首答应。但期末算术考试一揭晓,只考了80多分。
后经走访老师了解到,孙女以为教的算术内容在幼儿园学过了,觉得会了, 这些 我已经学习过了,今日再来学没劲,就不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于是考试就犯傻了。由此说明,早教内容与小学教育内容重叠,不仅浪费孩子的时间,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对以后学习同类学科掉以轻心。
因此,早教内容应侧重于放在培养孩子的生活常识、卫生知识、安全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尽量不要与小学的教育内容重叠。
魏诗佩:因人而异未尝不可
我有一位堂兄家境比较富裕,且从小就聪明过人,表现与众不同。其父见是棵好苗子,四岁就让他进了小学,果然各科成绩优异,在班级一枝独秀。他父亲喜出望外,读完二年级就让儿子连跳两级进了高小五年级。从此一路顺风,读完初中、高中,一举考进上海交大,轻轻松松学完所有课程,出国留学读博士。
学业完成后找到了一份相当好的工作,其经历让人羡慕不已。这说明一个问题,一个人若从小有才有志,就要让其趁早发挥,决不可延误,否则就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涉及到当今的幼教事宜,我认为,对待自己的孩子,若发现其真有天赋,就不可埋没,需及时挖掘,尽快发挥其聪明才智,搞点早教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这不是什么拔苗助长,而是实事求是。再则,让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材,早日为国效劳,实现自己的理想,亦是美事一桩。若自己的孩子本来智商一般,没什么过人之处,就不必花这份心思了,因为拔苗助长、得不偿失的事不可取。
耿实:家长要让幼儿 快乐每一天
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大多不主张过早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教育,呼吁对幼儿不要早教。但一转眼之间,幼儿早教却已成气候,有了个 体系 :家长在子女两三岁时就在念叨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千方百计动早教的脑筋;有的幼儿园中班、大班就开始教字、教加减法、教拼音;市场已出现不少名为 早教培训中心 实为捞钱的 学店 ,学店老板收费后关门卷款潜逃的新闻也时有所闻。
最近,电视中还有 幼儿简历 的报道,说某地有位家长,竟为三四岁的孩子制作了简历,上面赫然有 钢琴名师亲授 、 能背唐诗若干首 、 识字若干 等内容,这真是个幼儿早教 典范 。
幼儿早教如此泛滥,可以说是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闯的祸。 起跑线 说从出现至今,八个字一字未变,内涵却已发生很大变化。开始, 起跑线 指的是教育资源,说如果一个孩子进了重点中学,高考录取已基本不成问题,其他进非重点中学的孩子,进高校无望,已输在起跑线上了。
后来,尽管仍然指教育资源,具体指向已经变了,说如果孩子进不了名牌小学、名牌幼儿园,等于在 起跑线 上就输了。于是,家长就千方百计朝着名牌小学名牌幼儿园挤。如今,起跑线已指幼儿接受知识教育的时间,认为是越早越好,越早越主动。早,就能成功,晚人一步,就是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我以为,今天的 起跑线 说,是既不合科学,也毫无道理的。幼儿期应以玩乐为主,应以亲子密切沟通为主,应以传授必要的生活知识为主,不必急于灌输其他知识。过于超前地灌输知识,正好对着幼儿不善于抽象思维的短板,结果便是欲速则不达,吃力不讨好。
孩子接受有困难,家长如硬要灌输,就会形成压力,使孩子产生厌倦、焦躁、反感等情绪,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目前不少家长反映单位工作压力大,嚷嚷要 快乐每一天 ,为什么转过身来,却想剥夺孩子玩乐的权利,不给他们 快乐每一天 呢?
当然,如果孩子特别聪颖,家长的文史知识也丰富,那么,平时让孩子背几首唐诗,对几个对子,也未尝不可,不必以 早教 相指责。至于有些知识性娱乐性兼具的项目,例如下围棋,幼年启蒙到底好不好,也可以进一步讨论。
中国去年有4个90后小将夺得围棋世界冠军,他们大多在三四岁时开始下棋,聪明好学,少年成才,中国围棋因此也提前进入了90后时代。高兴之余,应好好研究 早教 的问题。
花剑:因材施教顺乎天性
如今,各种早教中心遍地开花,如何判断早教中心的质量,的确是个问题。我想,判断早教中心办得好不好,应该对照两条标准,即早教也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另外,早教必须顺乎幼儿的天性,不能将幼儿教育小学化。
其实,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历史上看,不少大学问家从小生长在穷乡僻壤,并没有接受过什么早教中心的熏陶,照样可以脱颖而出,其中的原因也许很多,但往往离不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
因为孩子虽然小,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所在,对此,家长要善于观察,因势利导,不要违背孩子的意愿,小小年纪就 被代表 了。
我们知道,不同的孩子,由于遗传素质、生活环境以及身心发展的程度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很正常的。作为孩子的 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是最了解的,在给孩子选择早教时,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选择,并且不要忘记征求孩子的意见。
当然这种意见征求不应该是 抢逼围 ,而是让孩子有在非常宽松的情景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只有孩子自觉自愿,早教的效果才会好。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幼儿成语知识:拔苗助长拔苗助长成语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成语出处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 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 拔苗助长 。...
避免做个“拔苗助长”的妈妈 前言:孩子上了幼儿园,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比方说邀请妈父母们来一起做游戏,有的家长比较心急,看着自己的孩子落后了,就开始不是催促就是埋怨的,殊不知道,...
那些逼着幼儿园将孩子“拔苗助长“的家长们引言:在幼儿园的宝宝们,通过孩子们在园的学习生活,家长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如何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呢?很多家长一味的给幼儿园提自己建议,给幼儿园施加压力,无非是想让孩子更快...
拔苗助长对孩子的危害颇多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们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棵“独苗”的身上,为了孩子不惜倾注全部心血,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因急于求成而拔苗...
防止对孩子拔苗助长的教育前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已经成为了家长们的口头禅,为了防止家长们拔苗助长,教育部颁布了孩子成长的书集,但是要防止家长们拔苗助长的现象仅仅靠书集是实施不了的,以下...
幼儿园和家长联手“拔苗助长”4岁孩子学小学生英语,课程安排得让孩子喘不过气来,3岁孩子到家还要写家庭书面作业……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时下部分幼儿园和家长联合起来给幼小的孩子在学习上加码,实行拔苗助...
了解宝宝避免拔苗助长12~18个月 ▲ 应具备的能力 * 粗动作:可以走得很稳固;牵着宝宝或他自己扶着栏杆可以走上楼梯。 * 细动作:会拿笔乱涂鸦; 能把瓶子的盖子打开;已经开始出现惯用手。 * 语言沟通:有意...
孩子还小蔫能“拔苗助长”逼孩子“表演”是种伤害 “来,给叔叔阿姨背首诗!”相信很多家长都曾经这样做过。 教育专家认为,这都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把孩子当成了炫耀的工具。专家说,让孩子表演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