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教学反思

01月06日 编辑 39baobao.com

[求一篇英语月考反思或总结]上周高一年级举行了本学期第一下考试——月考。很快,每个人的成绩全都出来了。这次月考,与上学期期末考试相比,无论从班级整体还是从个体上,都有所进步。我想这跟班级同学的努力...+阅读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和小学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过度方面比较自然。

新课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题:“希望小学六年级有50名同学,今天有一人因为生病未到校,请问六年级到校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既复习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又为下面即将要学的新知打下伏笔。然后在学生顺利解答复习题之后,要求学生把结果化成百分数,直接告诉学生并板书“到校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就是这个班今天的出勤率”,要求学生对照这句话写出出勤率的公式,理解为什么公式后面要乘以100%。然后把复习题的问题改为“请算出六年级的出勤率”让学生列式解答算出其出勤率。

2、在例题设计、练习方面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当学生学会计算由复习题转化过来的例题中的出勤率之后,马上安排学生算一算我们班今天的出勤率,一是检验学生理解、掌握求出勤率的情况,二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的数学,三是渗透出勤率最高可以达到100%。

在设计第二个例题时,我以上一个单元的考试成绩为素材,让学生根据考试及格和高分人数算出我们班的及格率和高分率。使学生能根据例题举一反三理解什么是及格率什么是高分率,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并感受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每出示一个题目,都让学生解释要求的那个百分率的意义,说出计算的公式,为学生理解掌握新知铺好了路。后面又让学生讨论本节课所计算过的出勤率、及格率、高分率、发芽率等与1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复习题的第二个条件其实可以设计的更为简单一点,直接告诉“今天有49人到校”就可以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一些,在计算时花的时间也会少一点。然后在新课结束时出一个转了弯的题作为思维训练,让学生在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基础上再去思考、去解答可能效果会更好。

2、在巩固练习时,由于下课的铃声已经响了,所以这个过程进行的有些匆忙,导致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发现(课后才发现并改正),这是以后一定千万要注意的。

以下为关联文档:

英语月考考试反思怎么写这个问题其实你应该根据自身的学习方法与经验来总结的。 我就说一下我以前读书时的反思吧。 1.不管是考得理想还是不理想,要在第一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出月考的实质目的的...

英语月考后的反思这个问题其实你应该根据自身的学习方法与经验来总结的。我就说一下我以前读书时的反思吧。1.不管是考得理想还是不理想,要在第一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出月考的实质目的的找...

学生会纪律不好的反思1500字1、首先,进行沟通,主要的方法就是开会,给学生开会,多了会觉得烦,但是不开会必然出问题。 2、然后,从男生先入手,男生从一定角度来说必然有些难度,但是你必然要明确自己的立场观点,要...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slp9002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萍聚 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工作比较散漫、拖拉,时间观念不够强。 2、备课不够细致充分...

一吨有多重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缺点《 1 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是 “ 数与代数 ” 中 “ 常见的量 ” 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校三年二班进行本课的教学活动后,我有很多收获,下面做...

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我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反思: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在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1、课后备课 课后,教师要主动征求学生,反馈自己的教学情况,然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提炼、升华自己的经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 在一天繁...

如何写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反思上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0—21页例2、3一课,其中例3是老教材中有的例题,而例2是有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的例题,是新课标教材新增加的。该例题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的知识,而且渗透了...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