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计划总结

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

01月23日 编辑 39baobao.com

[构图是绘画的基础在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几]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阅读

《英雄波兰舞曲》降A大调,OP.53,作於1842年,钢琴曲,是肖邦所作16首波兰舞曲之一(亦是最为宏伟的一首)。这是一首充满战斗力量和英雄气概,以“英雄”而著名的波兰舞曲。 创作背景 肖邦的创作灵感源于自己和祖国悲剧性的经历,《降A大调波兰舞曲》是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据说此曲奔马节奏写成的对比性中段,描写了1683年英勇抗击入侵者的波兰国王约翰.勃比埃斯基的骑兵队。

该骑兵队曾击败横行欧洲的土耳其人,保卫了祖国,也拯救了欧洲。故又称《骠骑兵波兰舞曲》。又据说:萧邦在作此曲时,由於倾注了他的全部爱国激情和对波兰历史的无限缅怀,竟仿佛听到了波兰先辈们的脚步声,眼前出现了他们全副武装地愈走愈近的幻影,吓得萧邦逃离自己的创作室。由此可见,这首乐曲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的。

《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斩钉截铁的节奏,朝气勃勃的音调,表现出这支军队威武雄壮的阵容、勇敢坚定的品格。 结构简析 乐曲的构成为复三段体: 第一段:降A大调。在音量逐渐增强的序奏之后,无比辉煌的英雄主题进入,充满着信心与力量,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体现。 第二段:从E大调起经过各种转调又回到降A大调。肖邦利用钢琴描绘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左手在低音部以十六分音符八度双音奏出均匀而清脆的马蹄声,越来越快、越来越强,仿佛革命力量汇集成为千军万马之势;右手则在高音部奏出雄壮的进军号声,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第三段:降A大调。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通过变化使整体气势更加宏伟,最后在胜利凯歌中结束全曲。 评价 一位钢琴家评价道:“这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顶峰,发挥出了最为壮大的气势,具有最为完美的结构。这首优美的作品最先打动我们的是:宏大的构想,高扬的乐念,强壮的效果灵感。正如所有赞美着过去的辉煌作品一般,肖邦使人们听到了穿戴铠甲的波兰祖先们的脚步声,看到了波兰先辈们的雄姿。”...

以下为关联文档:

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的创作有哪些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致爱丽丝》、《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 1、《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又名《英雄交响曲》是德...

人物传记贝多芬失聪后创作的作品贝多芬1804年失聪,1804年后创作的作品有: 第四交响曲 Symphonie No.4 Op.60 1806.10 降B大调 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命运) Symphonie No.5 Op.67 1804-1808 C小调 交响曲 第六交响...

贝多芬耳聋后创作出来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生平作品 交响曲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号交响曲(英雄)降B大调第四号交响曲C小调第五号...

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的创作有哪些?在耳朵渐渐失聪的情况下完成的,他的“英雄”交响曲就是1804年完成的,这一时期他还写下了著名的《拉苏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第四和第五号钢琴协奏曲,以及第四至第八交响曲。他惟...

哪些作品是贝多芬失聪后创作贝多芬1804年失聪,1804年后创作的作品有: 第四交响曲 Symphonie No.4 Op.60 1806.10 降B大调 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命运) Symphonie No.5 Op.67 1804-1808 C小调 交响曲 第六交响...

简答题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点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作曲家都创作了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尤其是贝多芬,对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就是这些贡献的集中体现。这32首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创作角度谈谈他的音乐风格特点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

您知道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特点么交响乐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九部交响曲代表了他与苦难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 。 第 一、二交响曲具有明显的维也纳古典主义特点,受海顿影响最大第 三、 五、 七、九交响曲...

肖邦:英雄波兰舞曲《英雄波兰舞曲》这一波兰舞曲为前一类中的杰出代表。本曲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简直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因此有人认为本曲是作者用来描述十七世纪的一位波兰民族英雄抵抗...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