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名师公益课堂展示课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规则

10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以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为例*(*本课为徐州市名师公益课堂展示课)徐州市大马路小学 王银娣,摘要:规则意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规则意识是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是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通过共情、走心、导行等策略,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内化规则认知,自觉践行,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遵守规则意识,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道德与法治 规则意识 培养策略

规则是指人们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遵守的行为要求。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党章党规、风俗习惯、行业规范、单位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对规则的定义是: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由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风俗、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都属于规则的范畴,蕴涵着社会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要求。

法治教育的实质便是在于培养国民的规则意识,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于2017年9月在全国推广使用,新教材尤其重视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规则意识的形成对小学生自由个性和品格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要点,其中 社会责任 重点强调的就是 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 。由此可见,守规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培养,有利于促进道德内化,增强规则意识,使守规则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规则对于保障毎个人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在游戏和模拟情境中,体验规则的必要性,尝试制订规则,并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修正自我、约束自我的能力。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共情、走心、导行等策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许多不该发生的事、不想发生的事都是由于没有遵守规则,敲响警钟的同时,深省规则的力量,树立规则在心中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遵守规则。

一、共情 在链接生活中增强规则意识。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对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影响不可避免,2018年下半年,几起高铁霸座事件和乘客抢夺方向盘事件都是因缺乏规则意识引起的。我及时捕捉到这些事件中的相关因素,以此为教育契机,抓住时效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学生观看了重庆市万州区22路公交车坠入江中的视频之后。我引导学是展开交流:这起导致15人丧命的公交车坠江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按站下车,是我们坐公交车的规则,而乘客刘某因自己坐过了站强行要求司机为她一个人停车,司机不答应,便打骂司机,司机在保护自己的过程中能够方向盘时空,导致公交车坠入江中。这一切悲剧的源头是乘客刘某没有遵守规则,她错过了一站,可全车人都错过了后半生!

我又对公交车坠江事件进行了相关资料的补充:救援队副队长周小波的父亲也在这辆车上,周队长的父亲76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出事的时候,老人家还有半站路、还有2分钟就到站了。周队长参与过无数次救援,这一次,他打捞出了父亲的遗体,他说: 我多么希望我父亲还是好好的,还能微笑着和我说话,叮嘱我注意安全。 在打捞的过程中,一名潜水员打捞出一个3岁孩子的遗体,潜水员当场失声痛哭,说: 孩子,水下太冷,我带你回家

了解到这些信息,很多学生眼眶里蓄满了泪水,有的学生甚至轻轻抽泣起来。周队长亲人离世的悲痛深深感染了学生,让他们对这起事件进行了更深入地反思:如果人人遵守规则,就不会有类似的悲剧发生。

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在解读中引发学生对悲剧根源的反思,进行价值澄清,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增强了规则意识。

二、走心 在亲历体验中构建规则认知。

众所周知,在道德教育中,参与体验与灌输知识更重要。只有真正触动学生内心的体验、认识与感悟,才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对规则的认知。为此,我们应想方设法,将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体验。

在课上,我引导学生开展了 火场逃生 的模拟体验。一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瓶中的6个彩球代表房子里的人。现在房子发生了严重的火灾,还有5秒钟就要倒塌了,只有在5秒钟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接下来,小组商议逃生规则,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制定的规则开展情境模拟体验。学生逃生成功时,情不自禁地欢呼: 我们安全了! 此时,我对学生进行引导: 看到同学们都安全了,王老师特别感动。虽然我们现在做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模拟体验,但是,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真的发生了火灾,如果你真的身处火海,能够安全地从火海中逃生,你们现在拥有的是最宝贵的生命呀! 顿了一下,我接着说: 感动之余,你们让王老师非常震惊,知道你们刚才全部撤离用了多长时间吗? 1秒29。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学生们开始兴奋地交流起他们逃生的规则。

这次的模拟体验,让学生享受到遵守规则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对规则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不知不觉中,遵守规则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悄萌发,建构起对规则的认知,实现了规则意识的内化。

三、导行 在制定规则中实现自觉践行。

规则需在生活中践行,只有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遵守规则习惯。但反思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大多是成人强加给孩子的,而要实现学生规则意识的构建,应该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成为规则制定的主人,学生就会从心底里真正接纳这些规则,增强对规则的认同感。美国教师罗恩 克拉的55条班规享誉教育界,这些班规就是全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共同总结出来的。

结合鼓楼区 幸福教室 的创建,我引导学生从上课、路队、卫生、同学交往、午餐、课间游戏、上下楼梯等方面开展了班级规则的制定。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小组同学一起商议,制定班级同学应该遵守的规则,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和相互补充完善。学生们交流之后,我继续追问:如果我们都能遵守规则,我们的班级会怎样?学生们纷纷表示,如果全班同学都能遵守班级规则,班级会更加美好,同学相处更加和谐,班级活动更加有序,每位同学也会更加幸福地享受学校生活。

我又进一步进行引导:你们展望的这美好的一切都是同学们自觉遵守规则带来的呀。所以,规则虽然是个无形的框,表面上看起来束缚了我们,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但换个角度想一想,正因为有了这个框框,我们的学习生活才更有序、更安全,这个框为我们营造的是和谐的氛围,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这个框也是一份爱的保障!国家制定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这是国家给我们的一份爱的保障;我们大马路小学制定了《学生生命成长指导手册》,这是学校给我们的一份爱的保障;刚才同学们制定了在班级中大家应该遵守的规则,这是同学们给彼此的一份爱的保障。在这个爱的怀抱中,同学们才能茁壮、幸福地成长!

制定规则,认同规则,用规则指导自己的生活,让规则内化为具体行为,在践行规则中用不断规范、修正自身行为,让规则意识深深地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每个脚印之中,实现由 他律 向 自律 的转变,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总之,运用共情、走心、导行的策略,链接生活,增强规则意识;亲历体验,构建规则认知;制定规则,实现自觉践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遵守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遵守规则习惯,真正做到品格上自重、心灵上自省、思想上自警、行为上自律,实现知行合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