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10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201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学生 1、 学校饲养组养了15只小白兔,8只小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 ) 2、 图书室借出38本连环画后还剩下9本。图书室原来有多少本连环画? □○□=□( ) 3、学校开展植树活...+阅读

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课时。本单元的第一二课时介绍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涉及的都是一步计算,第三课时介绍了按照一定顺序计算的加减混合运算。本课时,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是用简便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分数相加减。分析教材,教材直接出示题目 用两种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直接想通过这样的提问设计,使学生自发的把整数加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运用到分数运算中。但我想,就仅此而已吗?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其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锻炼数学思维。所以我想,练习课也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预设本节课时,想让学生经历两种数学思想

,一是 猜想、验证、运用 这一常见数学学习方法,以养成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二是 不完全归纳法 ,通过对任意的两个分数加减混合计算的猜想验证,得出整数加减运算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这两种思想方法是互相渗透的。本节课也主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下面说说这两方面在设计与实施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其简便计算所遵循的加法定律和一些减法性质。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已不是很难理解,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需,自主地进行猜想和验证,这是本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此时我运用了学生的 思维定势 作用,在课开始,热身之后,直接出示一道计算题,让学生衔接上节课的计算方法 自然而然 地按照运算顺序来算,但我想肯定会有同学用简便方法计算,果然不出所料。两种方法的对比,正好说明了加法结合律对分数也同样适用。接着出示的一道题,由于第一题的引导作用

,我直接提出要求 用两种方法计算 ,明确要求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过程。基于小数简便计算教学经验,对于学生易错的、运用减法性质计算的题目,通过先让学生回忆 减法有哪些运算性质呢? 写出字母公式,再出示典型例题,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这样,改变一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回忆有哪些减法性质,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经历了两种思想方法。

但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上,我总觉得有点问题,感觉有点重复,这样会不会造成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但我又不知如何改进。上完课后,校长的指导让我豁然开朗。 可以把第一环节的第二道题去掉,让学生自主地任意写一个关于加法的简便计算,自主验算 。是啊,这样,相比于用 教师给的 两个算式

,不完全归纳法的 任意一个 不是被诠释的更淋漓尽致、更到位吗?而且如果这样设计,第二环节关于减法性质的算式,只需要再选择一例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即可,那样就不会觉得重复了。在投影展示学生作业、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的预设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却没有这样做。这节课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引导过多, 牵 着学生走。主要是问题的设计过于琐碎,问题提问还不够有技巧。比如 你认为加法交换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吗? 而不是 它们的结果相同,说明? 这是我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我早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与问题的严重性。从学生平时练习中发现,很多学生碰到稍微有点难度、稍微改变题型的题目,错误率就很高,主要原因是学生 不会分析 ,归根到底就是平时老师引导的太多,牵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只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解题

,没有提示就找不到问题的入口,就不会解决了,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也试图改变这种情况,但碍于这是一项长期工作,碍于这样做可能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改进的幅度并不大,甚至有点原地踏步。我知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又要保证课堂效率,这看似矛盾但并不矛盾,关键是方法、度的掌握。比如,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与实施适当的评价,比较难的结论或方法让表达能力强的学生 带 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来阐述等等方法,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和培养,是可以达到 自主性 和 高效率 的一致性的。

教学中存在的第二问题:不够细致。每一环节我可以思考、设计以及实施的更细致一些。 要么不讲,要讲就要讲到位 这样的要求,因为本身的个性与一些想法一直没有很好做到

,但在不断的改进中。

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语言不可太随意,板书要认真,不要太随意等。

一次评优课,一次锻炼的机会,一次收获。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分母分数加、减法bgcolor="#FFFFFF"> 教学目标 (一)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共10课时)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

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bgcolor="#FFFFFF">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掌握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培养学生对计算题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异分母...

1.6.68和9的加减法详细介绍: 一、学生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加减法意义、能初步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学习一图四式的,再在一图四式的基础上掌握8和9的加减法算式。学生能从图中找出数据,但对于...

1.6.68、9的加减法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 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

1.6.26和7的加减法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第45~46页内...

分母分数加、减法bgcolor="#FFFFFF"> 教学目标 (一)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分...

加减法简便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原因分析学生在加减法简便运算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道理不明白;对运算定律不理解;对知识的运用不灵活;对问题理解片面;学习习惯差,粗心大意。现分析如下: 1.加上...

加减法的验算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