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国标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教案

09月25日 编辑 39baobao.com

[黄鹤楼送别]一、导入。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提问解题。 黄鹤楼在哪里?(位于湖北武汉长江江畔,名胜之一。) 谁送别谁?(李白送别孟浩然。)教师板书:李白 孟浩然 3、 教师介绍背景。 李白...+阅读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一个二会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

3. 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文诗对照, 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会读古诗,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新词。

一. 激发兴趣,揭题:

1. 投影出示古诗:(1)自读。(2)指读正音。(3)齐读。

2. 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指名试说)

说不好没关系,学了课文之后,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写了谁与谁在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_____评议_____再读

3.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 四人一组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还有什么不懂的?

(2) 派代表集体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练读自己最生疏的段落。

2.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同桌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的,并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简介李白,孟浩然)

这首诗记录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 二 课 时

一、检复:

1. 齐读题,引说课文主要内容。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渡:孟浩然和李白如此之深厚的友情都隐含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

二.精读课文:

1. 自由轻声读文,你觉得哪些词句能体现他们依依惜别的深情的,用笔做上记号。2. 检查:

(1) 生读第二段,说说划出这段的理由。(读好“一会儿……一会儿……”)

过渡:但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于是, 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话别”。

3.引读第三段。<<<12>>>

以下为关联文档:

名师献艺——《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 师:你听到了什么,你了解我多少情况? 生:了解到你是校长。 师:少了一个字。“副” 生:你在上海,姓徐。徐副校长,教语文的。教语文的副校长。特级老师。 师:都会听。我叫什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整合教学设计技能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充分运用了宋代大教育家胡瑗的“商讨教学法”,将学生放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地位。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教学设计从问题的提出、...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初步设疑: ⒈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为谁送别呢?(板...

黄鹤楼送别》设计理念:阅读的过程是将学生置身于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像、体验、感悟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目...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