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年龄阶段不同对词义理解不同

09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三上 纸|不同用途的纸|人教课标版]【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纸样的活动,认识纸的多样性。 2.经历用对比实验比较纸的性能的活动。 3.初步感受纸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自己收集的各种纸样品。 2....+阅读

(一)形容词的使用

根据武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2岁儿童已能使用少量形容词,4.5岁以后使用量增长较快,6.5岁使用的形容词可达206个。

幼儿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表现如下:

1.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到时间情景的描述:

从年龄看:

2岁出现物体特征的描述。

2.5岁出现饿、饱、痛等关于机体感知的词。3岁出现形容动作的词。

3.5岁出现对个体外形的描述。

4.5岁出现个性品质、表情、情感及其时间情景的描述。

从各类形容词使用的百分率(人词数)看:对物体的描述的使用率最高占32.8%;对动作的描述占28.5%;对人体外形的描述占25.7%;其他(主要是机体觉)占29.7%;个性品质的占13.2%;使用率最低的为事件情境的描述占5.98%。

2.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如胖、瘦3.5岁就能使用,老、年青要到4.5岁至5.5岁才先后使用。

3、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言词汇

以上海地区调查的几组同义词为例,按各词最早使用的年龄排列,表现如下顺序:

好看(2岁)、漂亮(3岁)、美丽(3.5)、清爽(3岁)、干净(4.5)、清洁(5.5)、开心(3岁)、高兴(4.5)、快乐(5.5)、愉快(6.5岁使用人数只达44%)。

上述好看、清爽、开心等都是上海地区的方言;漂亮、干净、高兴等词在普通话口语中常使用;美丽、清洁、快乐、愉快等词接近书面语言词汇。

4.从形容词的简单形势到复杂形式

如儿童先会讲红(2岁)到会讲红红的(4.5岁)再到讲红彤彤(6.5岁)。又如2.5岁会说干净、4.5岁时能说干干净净。

该调查还发现,使用形容词有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使用的形容词不一定掌握其完整的词义,在使用中往往出现扩大或缩小现象。

(二)对时间词的理解

朱曼殊等在对时间词语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下特点:

1、对事件发生次序的理解顺序为:3岁能理解先、后、同时的顺向句(如轿车先开,卡车后开)。3~4岁能理解先、后、同时的逆向句(如卡车后开,轿车先开),以前、以后的顺向句。4~6岁能主部理解以前、以后、同时的顺向、逆向的一般形式和饱含形式(如大娃娃上车以前,小娃娃上车)。

2.时间词的理解顺序为:3~5岁掌握:今天、昨天、明天。

4~6岁掌握:上午、下午、晚上。5~6岁掌握:上午x时、晚上x时、今年、明年。

3.动作时态词的掌握顺序3~4岁理解:“正在”;3~5岁理解:“已经”;4~6岁理解:“就要”。

4.持续时间长短的判断:这类调查要求被试对特定情况下两个对象动作的持续时间长短作出判断。研究表明,5岁儿童开始能完成如“A、B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从同地开出,A车先停,B车后停”这样的作业。

(三)4~7岁儿童掌握量词的特点

应厚昌等的研究表明儿童对量词的掌握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对个体量词、临时量词和集合量词三类材料的测查结果表明,各年龄组对三类量词的掌握是不平衡的,表现出一定的发展顺序:由个体量词(个、只等)-临时量词(x碗饭、x盆花等)-集合量词(x串葡萄、x对枕头等)6岁组的临时量词的正确率已赶上个体量词而跃居首位。

该研究发现,儿童量词的掌握特点与人质发展有一定关系,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名词”的公式,4岁儿童已能运用这一公式,但只能使用量词中高频词个、只,并表现出对个、只的高度概括,在任何名词前都加上个或只作为量词。

5岁儿童已开始注意到量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但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和所掌握词汇的贫乏,往往出现两种不适当的发配,一种情况是用“数词+动词+名词”的组合方法,6岁儿童已能初步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不少儿童能根据事物的类别标准来选择量词。7岁组的多数儿童已经了解与名词搭配的量词需要借用表示容器的名词,说明已掌握临时量词的使用规则。

应厚昌等还指出,环境、教育、方言均对量词的应用有影响、

史惠中等人的研究认为,影响学前儿童使用量词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词汇内容与儿童生活的密切程度、二是词汇所代表的概念的抽象程度。

例如用来与儿童最接近的事物搭配的量词,使用的人数量多,出现的频次最高,而且多在4岁以前出现,如“杯”-水,“个”-娃娃、水果等许多事物,“碗”-饭、奶,“块”-饼干、蛋糕,“只”-许多事物。4岁儿童的量词中已出现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不是太紧密的词,如“辆”、“张”、“本”、“次”、“粒”、“遍”等。使用的最少的量词则是本身带有抽象的数概念的“双”、“对”等词。

(四)对指示代词的理解

朱曼殊等的有关调查用分别包含“这”“这边”“那”“那边”四个指示代词的句子发出指令,让儿童按指令完成操作任务,发现儿童理解这些词是以自我作为参照点的。在以主试作为参照点和以自我作为参照点不发生矛盾、不需任何转换时,成绩最好,当必须把主试的“这”、“这边”理解成自己的“那”、“那边”时,需作参照点的逆向转换,其操作成绩最差。

儿童对4个指示代词的理解水平呈阶段性的上升,3~4岁为最低阶段,5~6岁为第二阶段,7岁为第三阶段。

(五)对人称代词的理解

朱曼殊等人的实验对象为3.5岁、4.5岁、5.5岁的幼儿,实验结果表明,三个词项的难易程度为“我-你-他”,年龄越小,对“他”的理解越差,幼儿很难理解别人说的“他”就是指“自己”,他们通常把别人说的“你”当作指自己,5.5岁组的儿童对“他”的理解仍未达到另两个词项的相同理解水平。

(六)对疑问词的理解

朱曼殊等人此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3岁、4岁、5岁、6岁、7岁儿童,调查过程是:用含有“什么”、“谁”、“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向幼儿提问,要求幼儿回答图上的内容和生活中的问题,结果表明,3岁儿童基本上已理解并回答“谁”、“什么”、“什么地方”,可见他们已具有人、物和空间的概念。4岁儿童基本理解并回答“什么时候”、“怎样”,说明他们已具有“时间”和“事物状态、方式”的概念,5岁儿童已基本理解并回答“为什么”,说明已具有因果的概念。

(七)对空间词汇的理解和使用

根据张仁俊的研究,儿童获得各空间词的年龄大致是:

里-从3岁开始,3.5岁基本掌握

上-始于2岁,4岁基本掌握

下、后-从3岁开始,4岁基本掌握

外-3岁开始,4.5岁基本掌握

中间-掌握的年龄是4~5岁之间

左、右-起始年龄为4岁,但到6岁尚未基本掌握

事实充分说明,儿童学词和用词的能动性,如果没有被吸收的词语,没有用词的环境,孩子的能动性无从发挥,因此周围成人应该为儿童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宽松的言语交际情境,使儿童不断产生需要和水平之间的矛盾,让这一矛盾去推动儿童更加自主地去吸收和尝试应用新词语。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三次不同的谈话最近我们正在开展主题 动物,我们的朋友 ,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养在自然角里,有乌龟、金鱼、小兔子、仓鼠、螃蟹。都说 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一点儿都没错,这些动物朋友的...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忌吃的食物3个月内不要吃盐: 3个月内的婴儿并非不需要盐,而是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了,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

由两次不同效果的种植活动想到的由两次不同效果的种植活动想到的 种植活动是幼儿非常乐意去参与的活动。我班幼儿人数比较多,为了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有一次种植的亲身体验,于是我们把种植...

先知先觉与慢知慢觉——孩子在阅读活动中不同表现的分我说先知先觉与慢知慢觉并不是对孩子有所歧视。而是指在相同的教育情境下,反应速度不同,表现不同的孩子。在阅读活动中,孩子也呈现出这样的态势。这是事实存在的。 之一:浩浩生...

尊重孩子的“与众不同”让他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今天,我们要进行美术活动《犟龟》,要求孩子们用连环画的方法想象、绘画出犟龟去参加狮子王婚礼的过程。故事的内容大家事先都了解了,至于添画怎样的背景,就有待于孩子们自己的发...

从家访中,看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上门家访是幼儿园教师日常要做的一项工作,家访能让老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里的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与家长进一步的沟通,让家长对班级里的日常活动的...

不用年龄选择不同的车孩子的脊柱发育分这样几个阶段: 新生儿的脊柱很柔嫩,3个月开始能抬头,脊柱出现第一个弯曲,颈部的脊柱前凸。 6个月开始会坐,出现第二个弯曲,胸部的脊柱后凸。 1岁开始行走,出现第三...

不同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性格迥异首先看个实例:今天是孩子们体检的日子,男孩子们首先排队进行,琛琛跟在队伍中,一会儿瞧瞧这、一会儿看看那,一直没能安静地排队检查。待所有项目检查完,小宇和琛琛都要去坐第一把椅...

孩子们每一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都是不同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弇山幼儿园曹梦娇,周末的闲暇不经想起,那本被我遗落在桌角的纳兰性德词。匆匆翻了几页,还是那句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给我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象...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