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宝宝再小也会有种被遗弃感

09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在公共场合经常听到妈妈对宝宝说:“回家不回家?不回去,我走了,把你一个人扔这里。”“要是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当初我就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妈妈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想镇住宝宝,使他们安静下来,但却没有注意到,在她们说这些话的一刹那,宝宝眼神里掠过的惊恐。宝宝是在担心:“妈妈不要我该怎么办呢?”

与生俱来的被遗弃感

幼儿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得不到慈爱和被父母遗弃。如果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意和关注,就会生活在惊恐当中,担心被父母遗弃。

宝宝如果产生被遗弃感,危害并不亚于真正被遗弃。儿童的“被遗弃感”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母亲,二是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如果妈妈陪伴在宝宝身边,当宝宝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及时出现在宝宝身边,满足宝宝饿了、渴了、换尿布、排便便等的生理需要,宝宝寂寞了,妈妈就过来陪宝宝一起玩,跟宝宝说说话,和宝宝一起表演个小游戏等,这样,在1岁前,宝宝基本能够建立起坚固的信任感。宝宝感觉到自己被妈妈深深地爱着,就不会有被遗弃感。

宝宝在心理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夫妻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势必会把不良的情绪投射到宝宝身上,宝宝失去了周密的照顾和亲切的关爱,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一旦爸爸或者妈妈不在身边了,他就会患得患失,产生一种被爸爸或者妈妈遗弃的焦虑、紧张、害怕的感觉。这样的宝宝不但现在内心不踏实,即使长大后内心也会有阴影,表现在社会交往中不懂得遵循正常的交往规则,对自己和他人都缺乏信心,性格孤僻,难以驾驭人际关系,对生活的看法容易悲观等。

有的宝宝经常表现出神情忧郁、心事重重、夜间哭闹、和父母分别很难的情况。这样的宝宝大多生活在一个不稳定、不和睦的家庭里,父母脾气不好,不懂得互相尊重,动不动就吵架、离婚,致使宝宝有了被遗弃的感觉,担心父母一离开就见不到了,他们密切观察父母的行动,只要父母有离开倾向,他们就会大哭、大闹。

多给宝宝幸福感

如果宝宝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娟娟出生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爷爷奶奶相亲相爱,父母也是经历了大学四年、工作后两年的爱情马拉松后,在达到了相知相爱的程度后才走进婚姻殿堂的。

他们婚后没有急急忙忙地要生宝宝,而是等到适应了新的家庭生活后,达到了彼此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程度后,才决定要宝宝的。即使宝宝出生后,他们也没有因为生活变得忙乱而吵过架。

妈妈的孕期过得非常平静而快乐,她经常听音乐、读书、和闺密聊天、散步,祈祷自己的宝宝聪明、健康。

娟娟是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降临到这个小家庭的,娟娟出生以后.妈妈陪伴了她两年。妈妈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陪伴她玩耍。即使在她1岁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到处探宝,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妈妈都没有呵斥过她一句,总是很耐心地跟在后面,微笑着为她打扫战场。

娟娟是吸吮着妈妈的甜美乳汁长大的。每次喂奶的时候,妈妈都会用于净的布把乳头擦拭干净,然后很庄重地抱起娟娟,让她的头冲着妈妈。娟娟心里美极了!一边喝奶,一边注视着满脸爱意的妈妈,心里美极了!

在娟娟心里,妈妈是那么爱她,即使她做了坏事,妈妈都不会嫌弃她。

每天睡前,妈妈都要给娟娟讲故事,故事里的人物留在娟娟的大脑里,让娟娟了解到这个奇异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多么令人憧憬。

娟娟2岁的时候,妈妈对她说:“妈妈要去工作了,你每天和奶奶在家里,等待太阳落山的时候妈妈回来!”娟娟虽然哭闹了几次,但是很快就明白了“妈妈去上班了,会准时回来。妈妈永远爱我,永远不会不要我。

像娟娟这样的宝宝,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内心的幸福感很强,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生命成长经历的每个阶段。他们信任感建立得好,就不怕分离,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产生过大的情绪波动,以至于精神压抑。

培养宝宝的幸福感,除了给宝宝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妈妈还要小心呵护宝宝的心灵,不让宝宝有被遗弃的感觉。

平时,父母不管心情多么不好,都不要给宝宝坏脸色,也不要用遗弃来吓唬宝宝,即使是开玩笑都不要。否则,一旦引起宝宝心灵深处的害怕遗弃之感,就会使宝宝的心理受到伤害。

当妈妈不得不和宝宝分离的时候,分离前要在精神上做好准备。较好的办法是和宝宝玩一些相关的游戏,如玩“妈妈出差去”的游戏,通过扮演角色、模拟出差过程,让宝宝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有些父母由于害怕宝宝哭闹,常常悄悄离开,然后再让其他亲友对宝宝说明真相,这种方法是不足取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