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备孕知识营养

心源性休克怎样护理

05月28日 编辑 39baobao.com

[休克的临床监测护理]随着对休克微循环细胞水平研究的广泛深入及应用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监护的进展,在病情观察、治疗、用药等方面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措施和观点,休克的治疗效果也为之改观。但在休克的...+阅读

心源性休克病人应立即送重症监护病房,但在此之前,应每15min测量一次心率、血压和呼吸,观察意识状况以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应强调的是早期发现微循环障碍、手足发冷、血压下降均为早期临床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必须增加心肌供氧量,以最大限度增加心排血量,可通过鼻导管给O 2 3~5L/min,如果病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严重肺水肿需使用机械通气。 当病人疼痛或焦虑不安时,需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不过应注意镇静、镇痛剂可能改变呼吸频率,在转入ICU之前还要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在ICU,病人可插入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每天补液量不应加重心室负荷,保持肺毛细血管楔压在1.87~2.40kPa。出现肺水肿时应及时应用利尿剂,同时经静脉选择输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氨利酮等以增加心肌收缩力,也可酌情用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或硝普钠)以减轻左心室负荷。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1)监测脉搏、血压、呼吸和体温:脉搏快而弱,血压不稳定,脉压差小为休克早期。若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搏细弱均为病情恶化的表现。根据病情每10~20min测1次脉搏和血压。每2~4h测肛温1次,体温低于正常者保温,高热者降温。 2)意识状态:意识和表情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注量,若原来烦躁的病儿,突然嗜睡,或已经清醒的患儿又突然沉闷,表示病情恶化;反之,由昏睡转为清醒,烦躁转为安稳,表示病情好转。此外,尚应了解不同年龄意识变化之特点,如婴儿中枢缺氧可迅速嗜睡或昏迷;幼儿常先呻吟不安或烦躁,渐至意识丧失,而儿童常呈间歇躁动等开始。医护人员应了解其特点,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变化。 3)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面色苍白、甲床青紫、肢端发凉、出冷汗,都是微循环障碍、休克严重的表现。若全身皮肤出现花纹、淤斑则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详细记录尿量:尿量是作为休克演变及扩容治疗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2)输液过程的护理 迅速扩容、纠酸是抗休克的关键。 1)溶液选择及用量:轻型病例输1/2张液(2:3:1液)每小时8~10m1/kg,休克纠正后减慢速度,以后用1/3~1/5张维持液,直到病情稳定。重型病例采用三批输液:①用2:1等张含钠液10~20m1/kg(总量不超过300m1),在30~60min内静脉推注。对疑有血液高凝状态者,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10~15m1/kg,滴速同上。②继续输液用1/2~2/3张含钠液30~50m1/kg,于6~8h内输入。③维持输液用1/5张含钠液50~80m1/kg,见尿后补钾,氯化钾剂量0.1g/kg. 2)输液过程的护理:应注意输液速度与量,输液过速或过量可造成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输液速度过慢或量少则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故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速度与流量。在判断输入量是否适当方面,主要观察一般情况、外周循环和酸中毒恢复以及尿量是否增加。若输液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有泡沫样血性痰、肺部有哕音等应考虑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可能,要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病儿取半坐卧位吸氧,并通知医师进一步处理。

(3)积极控制感染 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按时雾化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防止新的感染;有创面的部位按时换药,促进愈合。

(4)心理护理 关心患儿,向家长说明有关本病的知识及诊疗计划,消除恐惧心理,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休克病人的护理及扩容疗法的护理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应取平卧位或头和脚抬高30度,注意保温。

2、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有呼吸困难者禁用吗啡),抗过敏,抗感染。

3、给氧,鼻导管给氧2-4L/分,每4小时清洗导管一次,保持通畅,必要时可用面罩吸氧。呼吸衰竭时可给呼吸兴奋药。

4、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必要时可做静脉切开,以利于血容量的补充和用药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按病情掌握药量、滴速,保证准确及时给药。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用药物雾化吸入,有支气管痉挛可给氨茶碱、氢化可的松,药物剂量遵医嘱执行,如出现喉头梗阻时,行气管切开。

6、早期在扩容疗法同时可酌情应用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药物提升血压,一般维持在80-100/60-70mmHg即可,不可过高,当血容量补足时,也可用血管扩张药,如异丙肾、苄胺唑啉等。输入此类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尿量,避免药液外溢至血管外。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准确记录。

(1)密切观察P、R、BP的变化,根据病情15-30分钟测量一次。

(2)体温每四小时测一次,低于正常时要保温,高温时应给予物理降温,避免体温骤降,以免虚脱加重休克。

(3)观察意识,当中枢神经细胞轻度缺乏氧时,病员表现烦躁不安或兴奋,甚至狂燥,随休克加重,由兴奋转抑制,病人表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对此病人应适当加以约束以防意外损伤,亦可使用镇静剂,但需注意血压。

(4)注意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如面色苍白常表示有大出血,口唇或指甲发绀说明微循环血流不足或淤滞,当胸前或腹壁有出血时,提示有DIC出现,如四肢厥冷表示休克加重应保温。

(5)注意尿量、颜色、比重、PH值,病情重或尿少者应留置导尿,每小时记录一次尿量,如每小时在15ml以下或尿闭,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防急性肾衰,保持尿管通畅,预防泌尿系逆行感染。

(6)严密观察心率变化,如脉速,末稍紫绀伴有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痰,提示心力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测中心静脉压,可做为调整血容量及心功能之标志。休克期CVP在10厘米水柱以下应补充血容量,不宜使其超过12-15cm水柱,否则有发生肺水肿危险,如CPV高于15cm水柱,而休克尚未纠正者,应给予强心药。

(8)休克病人根据病情立即抽血验血常规、血型、血钾、钠、氯、CO2结合力和血浆蛋白,红细胞比积等,以做为抗休克治疗的用药依据。

8、按时做好褥疮护理及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9、饮食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或给予鼻饲。

以下为关联文档:

休克的监测护理随着对休克微循环细胞水平的广泛深入的探讨和应用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监护的进展,在病情观察、治疗、用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和看法,休克的治疗效果也为之改观。在休克的治...

外科休克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代偿失调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特点为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缺氧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典...

休克病人的心理护理(一)对病人作心理上的安抚休克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

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休克护理措施有哪些休克病人的护理一般紧急救护措施,首先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积极进行抢救设特级护理。 1.保持呼吸道畅通,蜜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形态,动脉血气,了解缺氧程度,给氧气吸人一般40 一50%6L-...

低血容量性休克护理措施是什么休克是指由于心排量不足或周围血流分布异常引起周围组织的灌注量不足,不能维持生命需要的一种状态,通常都有低血压和少尿。 休克按照发病的原因,休克可分为创伤性休克、出血性...

低血容量性休克怎么治疗正确答案:A解析:1.肾病综合征(NS)系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底膜对血浆蛋白质通透性增高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以"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不同程...

应怎样进行休克时补液的护理进行休克时补液的护理: (1) 掌握补液原则:补液虽遵医嘱进行, 但护士应明确补液原则:缺什么补什么,需要多少补充多少;输液顺序先晶后胶;输液速度 先快后慢;同时边输人、边分析、边估计...

外科休克护理措施外科休克护理措施,休克护理措施:【摘要】目的 探讨休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要及时、快速、足量的补充血容量,早期纠正休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结果 本组20例休克病人的...

心源性水肿应该怎么治疗心源性水肿应该怎么治疗:营养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体内的钠、水潴留,减轻心脏负荷,维持营养状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要注意膳食平衡、清淡、容易消化以及富有营养,少食多餐,限制饮...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