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探析

03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读书心得]《幼儿园语言教育》这本书是幼儿园教师语言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指南,书中从语言教育与幼儿语言发展以及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幼儿园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阅读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

——角色重新定位策略研究

一、新《纲要》呼唤教师专业角色重新定位

新《纲要》为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及专业要求作出了新的阐释。新《纲要》所追求的理想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这一理想最终会转化为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新《纲要》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怀,这种尊重与关怀的集中表现,就是对教师主体性的肯定和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期望。

1、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望

新《纲要》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素质体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上,即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是专业实践能力与品质的提高,而专业能力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

2、对幼儿教师专业角色的定位

新《纲要》对教师的专业特征从角色的转变与适应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孩子互动、交往,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多元角色承担能力和相应的专业素质。这些素质需要教师与孩子在一起,与教育实践相联系,在具体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3、为教师创造性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纲要》从现代的教育理念出发,对幼儿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方向性、框架性的意见,为教师创造性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也需要广大教师联系教育实际,去研究、去探索、去创造性地发挥,寻找《纲要》倡导的理论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的固着点,寻找在《纲要》指导下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在这样一个创造性的空间内,使不同水平的教师通过自主化、个性化的实践,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途径向《纲要》对教师的专业要求靠近,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创意去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二、教师专业角色重新定位的策略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很多,我们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师的专业角色重新定位问题。角色的重新定位并不是“换个座位”那么简单,需要确立教师发展策略、培养机制与评价标准,在长期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师培养过程中逐步实现。我园市级科研课题“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研究”首先就要让教师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自己的专业角色,即“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学习、观察、记录、反思为抓手,在研究中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教师是研究者”蕴藏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我们根据教育实际,作以下的认识与定位:一是定位于孩子发展的角色转换,即“让教师成为观察者”、“让教师成为支持者

...

”、“让教师成为促进者”;二是定位于教师自身成长的角色转换,即“让教师成为学习者”、“让教师成为合作者”、“让教师成为思考者”。

1、让教师成为观察者

教师成为观察者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孩子主体地位的关系,提倡教师做“无名英雄”,把我们的孩子推向前沿,成为活动的主角,而教师则以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身份出现。关于这一角色的转变,我们专门进行了学习和研究,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孩子的言行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了解,并运用各种方法收集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数据,并在分析归纳记录结果的基础上,找出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进而制订出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观察孩子 就是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教师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观察孩子的行为,观察孩子的发展,倾听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特语言,敏锐地捕捉蕴涵其中的学习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判定孩子行为对错的法官,而是蹲下身来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是孩子所运用的各种学习策略的理解者与解释者。这种观察和关注能使孩子产生被支持感和尊重感,有利于孩子良好情绪情感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

●记录孩子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好记录:观察记录和环境记录,两种记录都必须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切忌主观臆断。

一是观察记录,无需统一的模式,可以是对集体活动的记录和对个体行为的记录;可以是围绕一个目标的记录和对某一事件的记录;可以是对一组幼儿的记录和对一个

...

活动的记录;也可以是对一段时间的记录和对一个主题的记录。教师将观察的东西记录下来,分析、寻找幼儿的兴趣热点,知识区域和思维特点,发现其中的教育契机,从而生成活动内容,生成主题活动。

二是环境记录,通过环境,一方面把孩子的作品、孩子的发展、孩子的“理论”记录下来,展示出来;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孩子与家长的主动参与,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教师在其中了解孩子成长的信息,吸取丰富活动内容的营养。

●聆听童声 真实地观察孩子,如实地记录孩子,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能真正地走进童心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对话、聆听孩子的心声。“聆听”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听取汇报”,而是以一种谦恭的姿态,学习的心态给孩子以表达的愿望,表达的自由,为孩子创造真实表达和表现的心理环境,从而真实地捕捉每一个有助于理解孩子的线索,破译儿童世界独有的语码,理解与学习“儿童的理论”。

2、让教师成为支持者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凸现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点,强调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孩子学习,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努力为孩子创设和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材料,积极鼓励孩子操作、探索和与人交往,激发主动学习的态度与愿望。

●环境支持 即创设适宜孩子发展的支持性环境,这里指的是狭义的环境。瑞吉欧将环境视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和学习的“容器”,赋予了环境丰富而有意义的内涵,它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幼儿园的环境应该动态的。环境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能使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新的主题,形成新的课程;环境能展示孩子们心智成熟的历程,能记录和反应出孩子们成长的足迹;环境能支持幼儿园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环境能促进孩子可持续性发展。有效的环境能激发孩子的认知,使孩子处于一种积极地探索状态,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

幼儿教育应为孩子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为孩子提供蕴含教育内涵的信息;使环境具有一定的问题情境性,让孩子在环境中不断产生和探索新的问题;使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将引起相关经验的各种环境因素组合起来;使环境富有弹性,能根据孩子和成人的需要不断变化,并鼓励孩子参与环境的创设。

由此我们提出创设“活”的环境:发挥环境创设的参与、服务和评价功能,使环境成为孩子、教师、家长才华展示、思想碰撞的主阵地。一方面,给每个孩子留一块属于自己的展示空间,展示他们的思想,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孩子在这样的天地里互相交流、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另一方面,吸引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创设“动”的环境:即变化的、流动的环境,这个变化要缩短到“天天有变化”,围绕主题教学,教师、家长、孩子共同收集资料丰富环境,共同创造作品更新环境,真正使环境成为大家成长的沃土和共同的老师。

●活动支持 要求教师组织适合孩子发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活动成为孩子学习性的、支持性的、发展性的环境,我们强调:无论是活动、材料、区域布置,还是要求、引导,都要重在支持孩子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创设多样的“问题情景”和“开放式问题”,激发孩子思考与探究,调动与激励其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孩子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支持孩子在群体中互相观察、模仿、协商、合作,组织“孩子教孩子”活动,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

●情感支持 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起积极的情感支持性环境和进行充分的情感沟通。教师的情感支持是教育行为最有效的催化剂,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孩子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和愉悦感,学习的动机更强,效果也更好。孩子是纯真的、感性的,对教师的依赖与崇拜使他们几乎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因此,教师需要淡化的是主宰的、冷漠无“情”的、高高在上的教育,着力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情感”教育。

3、让教师成为促进者

要求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孩子身心发育成熟度较低,其能力、品

...

质更多地是作为潜质存在,孩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有效教育行为,因此,我们提出教师要与孩子合作,做孩子支架,为孩子助跑。

●与孩子合作 要成为孩子的促进者,首先应该是孩子平等的合作者,当然,我们的孩子毕竟还非常的稚嫩,这种“平等”或“对话”应该是教师的理念和意识。教师要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从容应对孩子抛过来的球”。作为“合作者”,教师应该和孩子在彼此感兴趣的问题上聚焦,与孩子们进行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智慧的碰撞。

●做孩子支架 要了解孩子已有的发展水平,据此提出适当的发展目标,这个“适当”体现的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教师要帮助孩子明确他可能并应该达到的水平,使教学活动适当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找到通向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点,为孩子搭建合理的支架。

●为孩子助跑 教师要做孩子个性化、个别化发展的促进者。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幼儿教师来说,都已不再陌生,多元智能的阐述更是从人的不同智能的角度揭示了个体间的显著差异,教师要努力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因人而异地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时时留意孩子的行为,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种帮助不同于简单的指导与示范,而是在了解孩子潜能的前提下,略微超前,积极引导,有效促进孩子潜能的发展。

以下为关联文档:

培育优良师德,争做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幼儿教师——各位老师: 我的暑期生活我做主 ,这是我们暑期博客教师沙龙的一个主话题,在老师们的博客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对自己暑期生活的规划,也感受到了许多老师践行 规划 的自主行动,如:坚持...

如何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教师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育的师长和益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

探析婴儿恋物行为的成因与矫正摘要:恋物行为是2岁左右婴幼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婴幼儿对特定的物品执着的依恋,他们在有这些特定物品的陪伴时,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们,就会哭闹不止、焦躁不...

幼儿教师听课记录表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任课教师:课程名称:班级: 听 课 人:时间:年月日第节 地点: 1 序 号 1 标 准 1 好 1 较好 1 一般 1 较差 1 差 1 基 本 要 求 1 1 1 备课充分 1 1 1 1 1...

家园通力合作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有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书中第六辑 理解家长对孩子的爱 中也特别提到了发挥家访的家园沟通作用。...

暑期幼儿教师培训成果验收所感为推动我县学前教育发展,7月20—24日,县教育局对全县骨干幼儿教师免费进行了为期5天的封闭式培训,培训立足我县学前教育发展实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教研,又含管理,内容丰富,形式...

四有幼儿教师演讲稿四有幼儿教师演讲稿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四有好教师》。 我常在心中自问,什么样的教师称得上好教师。要谈论什么是好教师,首先要明白...

浅谈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沟通文/任晓薇内容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

教师做四有幼儿教师演讲稿3篇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四有好教师》。 我常在心中自问,什么样的教师称得上好教师。要谈论什么是好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该做什么。 韩愈说:...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