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谁才是家的主导

07月02日 编辑 39baobao.com

[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此次在日照举行的第六批省教学能手评选共进行了七天,在七天的时间里我们欣赏了六十一位教师精彩的教学活动,聆听了专家评委独到、精辟点评。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推进,教学活动呈...+阅读

今天早晨,下意识中做的一件事情,给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敲响了警钟。话说,今天早晨,刚起床,准备去洗澡的时候,小鹿就醒了,喊妈妈。我说,“妈妈在。”接着小鹿又想拉着我陪他睡。我对他说,“让妈妈去一下卫生间好不好,马上就回来。”小鹿居然回答说“去”。我感觉自己好像得到了巨大的恩赦一般,带着一种欣喜告诉小鹿姥姥,“小鹿让我去”。哎,一种深深的奴性,孩奴的精神就这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小鹿还小的时候,都是在养孩子。只要不碰着,不受伤,怎么都行。这是我的养孩子的方法。还好孩子不是我一个人在养。

孩子得教育,当然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是一个问题。

回想我们教育小鹿的历程,是从绘本开始的。1岁5个月的时候,一次给他买了三套绘本。里面有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刷牙、穿衣、问好、交友的规矩和情景。这些书的功能性好强,小孩好喜欢模仿这些绘本里的小人。

现在发现,应用的最多的还是关于吃饭的。看来,吃饭问题还是这个阶段的养育重点。

当小鹿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对他说起绘本里的一句话,“吃饭长得高,长得比小猪还高呢”,小伙子就会边端着碗吃喝,边踮起脚尖。还会用这句话来说服。奶奶说,要吃饭了,先别喝酸奶了。小鹿拿起酸奶就跑到了给他量身高的地方,并且立起了脚尖。意思是,喝酸奶长得高。这下把奶奶弄得哭笑不得。只好让他喝了酸奶。

昨天,在他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指着绘本上那个宝宝吃的紫菜包饭,对他说,他吃的就是咱们现在吃的,你要不要吃呀。这才同意吃给他用海苔包的米饭。不过,他要自己包。结果是,弄了一桌子米饭,不过好在他还吃了好几口。

绘本里还有自己收拾玩具。同样,管用了一段时间,只是大人没有坚持让他自己收拾,所以在这方面小鹿也没有坚持。

看到刷牙的绘本之后,小鹿倒是很喜欢去刷牙,漱口,刷上几下,把牙刷在牙刷筒里涮几下,再把水全部倒掉,因为是对着马桶的,所以刷完牙还会把马桶盖给盖上。刷牙的几个程序都有,但在真正刷牙的环节还不会。

因为买的绘本太多了,总是给他挑新的讲,旧的就几乎不讲了。现在回想起来,旧绘本里面的好些生活技能他还不会呢,比如穿衣。

除了绘本、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之外,教育小鹿的最明显行为就是“不要”。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给小鹿立规矩之后,如果还是出现不合规矩的行为,或者是哭闹,最常用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当小鹿大一些,记忆力发展起来了,注意力没那么容易被分散了。

往往是分散之后,很快就会再回忆起来。所以,我们对小鹿进行说理。小鹿还是比较讲理的。奶奶说,抱不动了,胳膊好疼呀。小鹿就会让奶奶将他放下。小鹿讲理,得益于他的爸爸从他出生之后,就对着小鹿嘚啵嘚啵说理。

在很多时候,我总会认为给孩子定的规矩太多了。比如说,不能拿洗菜盆玩、不能打开橱柜等等。

在我的观念中,觉得“教他规矩”和“释放孩子的天性”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我也在心中存有疑问,“释放孩子的天性”与“溺爱”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呢?

另外,在带着小鹿和小区里其他小孩一起玩的时候,我隐约发现了另一个观点,就是当父母的似乎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不老实”。似乎不听话大人的话,在2岁之前,都会被当作是正面的行为。这样的孩子似乎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外向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充沛的孩子。“你看你们家小鹿多老实呀。看看我们家孩子,这疯的。”语气中明显地带有一种自豪感。

不听话的宝宝会导致父母总是围着孩子团团转。一些事情反复地说,孩子反复地不听,最后以孩子的哭闹,父母的妥协作为结果。

有一次,小鹿想吃彩虹糖。给他拿出了两颗。他吃完之后,又跑去放糖的地方喊我过去给他拿。我觉得彩虹糖比较小,一颗只有药丸一样大,让他再吃两个也无妨。于是又给他取了两颗。没想到他吃完之后,又过去了。给他讲一大堆道理之后,他很听话地没再要吃了。我很得意,以为小鹿是听懂了我说什么了。后来,我发现,实际上他所理会到的意思应该是我不会再让他吃了。

如果不想总是被孩子所牵制,给自己留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一种健康的利己主义生活,那就需要向孩子立规矩。让孩子明白,在你与他的关系中,你具有最终权威。

在立规矩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挑战你的权威,父母需要做的是一旦坚决说“不”,不论他在做什么,都不能再继续。

“如果你希望你的宝宝以后成为一个快乐的宝宝的话,你就需要向他立规矩并且当你说‘不’的时候,不论他做什么,都不能改变你的决定。”

想象一个情景,给孩子立下餐桌的规矩,并让孩子执行了的话,父母将会直接受益。不用每天追着孩子喂饭,不用自己独自一人去吃已经凉透的剩饭。小绅士和小淑女的养成,看来得从小就抓起。

这些的前提都是不要“过度控制。”与设立限制同样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去探索世界。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惹麻烦,问题可能不在于他需要更多的纪律约束,而是因为环境不适合他。”

以下为关联文档:

“游戏为主导”36岁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淄博市高青县实验幼儿园 杨嫔嫔,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首先,由于脱离家庭环境来到一个大的幼儿园环境下,他们非常渴望社会生活。他们通过和同伴、老师的接触会频繁的发生一些...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幼儿园主导作用引领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幼儿园和家庭都是孩子成长的环境,教师和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只有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双方共同担负起这个责任,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两...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什么【摘 要】 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教师应该怎样导,幼儿应该怎样学,教师角色已不再是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幼儿,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幼儿进行再创造。能否收到好...

女孩儿占据社会主导“市场地位” 引言:女孩儿,在这个时代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可行各业也都展现出了很多女强人。很多现在的家庭也是想要女孩儿,不要男孩儿,因为男孩儿费钱,女孩儿省钱,这样的现实问题已经直接逼着8...

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导读:教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使用探索发现法,引导幼儿主动地探索,并非只是教师主观地灌输。此外,还应注意用操作法,让幼儿通过操作进行探索。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发挥教师的主...

浅析幼儿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摘要:强调幼儿学习主体性观念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旁观者,实现幼儿主体性必须是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应该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加以引导、组织、实施并科学地...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学前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幼儿喜欢游戏,也需要游戏,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幼儿在生活环境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会许多动作,大多是通...

幼儿能否接受新老师主导权在老师手中两岁到四岁小朋友多久可以接受新老师?小孩子是很容易被带亲切的,除了亲子分离问题较多的小朋友。孩子渴望社交,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也喜欢新的视野,喜欢交朋友,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分享...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