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有哪些行为养成

05月15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陶行知说过: 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养成,多半可以在六岁之前培养成功。 在这一阶段中,幼儿很多行为都得以养成,逐步定型为习惯而伴随其终身,如幼儿的卫生、进餐和学习等,将对幼...+阅读

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幼儿快乐而又有效地学习。集体教学活动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智力、体力的发展,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近三年开展来的“苏中地区幼儿秩序感养成之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集体教学活动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它需要一定的秩序来维持。而秩序需要规则来维护,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

一、存在问题 那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执行规则的情况是如何呢?课题组的老师在各项集体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了跟踪观察和个案分析,发现:

(一)部分幼儿规则意识比较模糊,自制力较差,活动中难以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常常打断别人的发言;有的幼儿的注意力会游离于活动之外,做与活动无关的事,影响集体活动顺利开展。

(二)不能按要求整理、收拾材料,动作无序。活动中,部分幼儿随心所欲,不会按老师的指令进行有序操作。有的幼儿在活动结束后,也不能及时将用过的一些操作材料如绘画工具、乐器等放回原处,做事无条理;

(三)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在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或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找不到新朋友,不会找空地,容易碰撞他人,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纵观这些违规行为的发生,我们发现在集体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规则制定不明确,从而使幼儿不知其所以然,班级常规出现混乱,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幼儿没有真正了解遵守规则的价值和意义,如上课为什么不能随便说话?取放材料时为什么要有序等待等。还不能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遵守集体规则,从而干扰了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研究和实践,在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分析自身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思考着“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有效提高幼儿有序操作能力的策略?”和“怎样合理共享空间”等相关问题。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亲历亲为中,逐渐理解规则、内化规则,从而自觉遵守规则,以保障集体教学活动的有序、有趣和有效。

一、多种途径,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我们发现在幼儿园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中,幼儿只有耐心倾听老师的讲述,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有意识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也才能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表现欲强,再加上多数是独生子女,常常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想说就说。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倾听别人发言的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不能安静地、集中注意力地倾听,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加以反馈。我们分析:这些孩子其实并没有掌握倾听的具体要求,不知道倾听是一种参与学习的过程。我们试着从幼儿喜欢的文学作品入手,通过针对性的游戏,锻炼幼儿倾听的能力,提升倾听品质。

(一)故事解读,明了倾听的要求 故事、儿歌一类的文学作品,通俗易懂,幼儿喜欢,乐意倾听,而且注意的时间较长。因此,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常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情节有趣、富有教育内涵的作品作为教材,如《小青蛙听故事》、《大熊有一个小麻烦》、《我知道》、《小羊过桥》等,让幼儿在与作品的互动中,逐渐明白倾听的具体要求,学会耐心倾听。 案例:语言活动《小青蛙听故事》 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遍故事后,用夸张的表情,学“月亮婆婆”皱着眉头、生气的样子,轻轻问幼儿:“为什么月亮婆婆躲起来不给小青蛙讲故事了?”沉浸在故事之中的幼儿在老师的情绪感染下,也皱着眉头,撅着嘴巴说:“因为月亮婆婆生气了,不高兴了,所以就不讲故事了!”“那月亮婆婆为什么会生气呢?”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小朋友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因为小青蛙不好好听故事,呱呱乱叫!吵死了!”有的说:“因为它没礼貌!”……接着,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你在讲话的时候,被别人打断,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让幼儿设身处地为发言者着想。接下来,老师与幼儿分别扮演“月亮婆婆”和“小青蛙”,通过语言对话和动作表演,让幼儿直接了解倾听的要求,即别人说话时要注意耐心倾听,不可以随便插嘴。要尊重发言者,学会控制自己的激动情绪,即使对他人的发言有意见,也得等别人把话讲完以后再发表,这才是有礼貌的行为。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地解析,幼儿很快掌握倾听的要求和做法。 另外,我们还在教室里开设专栏,请幼儿轮流到集体面前讲述,如“我高兴的事儿”、“故事大王”、“天气预报员”、“新闻广播员”等。幼儿间互相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事儿,孩子们非常乐意倾听,既丰富了知识经验,又培养了耐心倾听的习惯。

(二)游戏强化,提升倾听的品质 《纲要》指出: “游戏是幼儿进行各方面学习的主要途径。”我们知道,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因此,在游戏中进行倾听能力的训练时最为有效的。 1.“传声筒”。 游戏方法:幼儿分成若干组排好队,教师事...

如何指导幼儿进行集体手工教学活动

摘要:“手工”是指用手操作、表现手艺的工作。手工活动关系到大脑的发育,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联系,手的活动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运动区的活动,从而使思维活动水平越来越高。关键词:手工教学;撕贴;剪纸;染纸;泥工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在他的《儿童心理》专著中指出:“幼儿从4岁开始,精细动作技能已开始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的手部上,同时这一时期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等也都能发展起来。”作为教师,要从幼儿这个年龄段开始,挖掘幼儿巨大的学习潜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让幼儿掌握多种技能技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撕贴教学可发展小班幼儿小手的灵活性撕贴是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的有效形式。此方法比较简单,对刚刚入园不久,没有经过美术训练的幼儿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可作为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如:撕贴苹果树。老师画好苹果树图样,并准备红色纸撕成细长条形,让幼儿练习把长条纸撕成小碎块,然后粘贴在苹果树上。从撕到贴,需要幼儿手的灵活、协调。幼儿对撕贴很感兴趣,撕得快,贴的干净,虽然都将苹果树贴满了苹果,但出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画面杂乱无章,而有的画面却一目了然,清新爽意,每个小苹果都贴的位置恰当。在幼儿有了撕贴的经验后,可以加入一些稍难一点的撕贴教学,比如撕贴秋天的大树、热带鱼等内容。老师示范后,让幼儿自己完成撕贴的整个过程,幼儿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不但小手越来越灵活,而且撕贴的技能也逐步提高。

二、剪纸教学是培养小班幼儿创造力的较好手段剪纸教学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中大班幼儿的手工活动内容,小班幼儿根本不会使用剪刀。然而事实证明,小班幼儿不仅能学会正确使用剪刀,而且在教学中还能通过剪刀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这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初上剪纸课教幼儿使用剪刀,可先让幼儿剪直线,即老师可以在纸张上折出痕迹或画出直线,让幼儿沿着折出的痕迹或画出的直线进行练习,如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幼儿会使用剪刀后,可让幼儿按画好的轮廓线剪纸。如老师在彩色纸上画好星星的轮廓,让幼儿先沿线剪后,再贴在剪好的月亮旁边,组成了一幅“星星和月亮”的画面。为了巩固幼儿使用剪刀,还可要求幼儿回家后在旧图书上找喜欢的图样,把他们剪下来贴在一起,组成一本“画书”。新年到了,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教师可以教幼儿学剪窗花,上课时,重点教幼儿折的方法,因为折是剪得基础,再教幼儿怎样剪,在什么位置上剪,结果出乎教师的预料,在参与剪纸的幼儿之中,只有两位幼儿不会剪,其他幼儿都剪出了有规则的图案。经过几次练习后,大多数幼儿都掌握较好,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还剪出像大人一样整齐、精细的图样。由此证明,小班幼儿完全有能力使用剪刀。在剪纸过程中,幼儿的手和脑并用,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三、染纸教学可发展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力染纸是一种较复杂的手工活动,通过染纸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颜色的奇妙变化,发展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及兴趣,激发幼儿学习色彩的积极性。初进行染纸活动时,可先让幼儿做“染纸玩色”的游戏,为幼儿准备了白纸,红、黄、蓝颜料,毛笔等材料。教师先示范在白色纸的一边用毛笔任意蘸上三种颜色,然后将纸对折压平,打开后,竟然神奇的出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幼儿被这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很快投入到自己动手操作中去,教师启发他们在纸上按不同方向涂不同颜色。在涂色过程中有一个重点问题要让幼儿掌握,那就是涂色时动作一定要快,不然,颜色干了,再对折压平也无济于事。幼儿经过练习,染出了许多画面,有的画像机器人,有的画像一件毛衣,一把扇子,一棵古老的树干……孩子们一会儿说像这,一会儿说像那,连老师看了孩子的画也要琢磨一会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完全体现在他们的染纸作品中。

四、泥工教学可培养小班幼儿对手工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智力在人们的思想中总认为3、4岁的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泥工内容,如:搓根小棒,压个圆饼干等,其实这样做不能发掘孩子真正的智力潜能,上简单的泥工课,幼儿对泥工兴趣也不大。小班的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好,动作不灵活,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能力将泥捏出需要的形象来。因此,我们幼儿园通过反复实践和寻找,发现泡泡泥不但柔软容易揉捏,而且易于保存,最终将泡泡泥确定为我们幼儿园手工课活动的使用材料。刚入园的幼儿,上泥工课时我们应该给幼儿一团泥,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地反复捏弄着玩。让幼儿任意玩弄泥块的课题,符合幼儿泥工乱捏阶段(无秩序阶段)的发展规律,正好与绘画上的涂鸦期并行。这样,他们在手工的天地里成了生活的小主人,不但认识了材料性能,还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从而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使智力通过玩泥迅速提高。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游戏性的主题课,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基本技能。如“请娃娃来我家”的课题,以游戏形式让幼儿任意做一样点心招待娃娃,就比只做一样糕点更能发挥他们的积...

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内容有哪些

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设计、组织、评价教学时首先 要考虑的问题,而有效的集体教学却关系甚广,如:教学的环节设计、 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执行教案的能力等等。近年来,关注“师 幼互动”俨然成为教师评价集体教学过程有效性的一个热点话题。 那么,怎样的师幼互动是有效的?具体的表现如何?《幼儿园教 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 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 关系”。《教师成长手册》中也提出相应的要求:解读幼儿表现、形 成认知碰撞、巩固和挑战幼儿当前的理解。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逐渐清晰“师幼互动”的实质,即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建构新 型的师幼关系,形成交互影响,不断产生“思维共振”,达到提高教 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如何实现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 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有效组织,情景介入 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拉近师幼的距离,使教与学有效连结,使幼儿 能够充分学习与发展,因此,吸引幼儿的有时不是教学活动的内容, 而是教师本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化 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充分运 用语言、语调、表情,采用抑扬顿挫,妙趣横生的语言,配以亲切的 微笑,激励的目光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的环境。 小班主题活动“我爱妈妈”开展期间,我发现孩子们经常学着妈 妈的样子,拿着娃娃家中的包走来走去,并且普遍对妈妈包中的物品 非常感兴趣,另外,因为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妈妈爱自己的 情感认识浮于表面,没有得到真正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我结合主题 开展,尝试开展教学活动“妈妈的包”,以妈妈的包为载体,帮助孩 子建立包中物品与妈妈的爱的情感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妈妈 的爱。首先我通过让孩子和妈妈制作调查表,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 加强了解包的外形、功能、特点,为活动奠定认知基础。其次,让幼 儿征得妈妈的同意后收集妈妈的包,在教学过程中分享妈妈包中的秘 密,“妈妈为什么要把宝宝的照片放在钱包里呢?”、“猜猜包里还 会有什么?妈妈包里为什么要放宝宝的衣服、零食呢?” 了解包中 物品蕴含的深意,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接着,再让孩子们 想一想平时妈妈这么关心我们,那我们可以为妈妈在包中准备些什么 东西呢?使幼儿在角色转换中,进一步了解妈妈的需求,体验关心妈 妈的情感。在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创设激 励式的语言引导情境,让孩子们亲身调查、交流、体验,帮助孩子运 用经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实现情感内化。而在师生互动中,我 充分运用支持肯定的策略,给予孩子自主发现,表达表现的机会,使 活动具有浓浓的情感气息。 小贴士:

1、接受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通过温暖而富有感情 的互动表达对每个幼儿的接受。

2、处理好影响幼儿主动性的各种因素,想方设法引导幼儿 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 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 范等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幼互动,并通过生生互动,相互影 响,相互补充。

3、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必须借助于有效的媒介,如语言、行 为、态度或肢体语言,以及使用目光接触、表情、手势等非语言 行为与幼儿沟通。

二、有效调控,层层追问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会根据活动预设进行提问,但是在活动 中完全按预设好的问题实施却不一定起到好的效果。所以组织教学活 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预设的问题,而提问的 适切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品质的高低。因此,教师根据教学现场的 实际情况,通过巧问和追问引导幼儿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有效调 控教学现场。 在去年我在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执教了集体教学活动《残 奥在你我心中》中,我通过剪辑录像“轮椅篮球”,让幼儿在观看中, 体会残疾人从事体育运动的艰辛,体会他们每一次成功的来之不易。 在观看中,我听到有两个小朋友在看到运动员轮椅摔倒,被压在椅子 下面,挣扎了几次好不容易才把轮子翻正的情形时,青青对边上的乐 乐说:“ 运动员叔叔这样肯定很疼吧?”乐乐一该往日的调皮,脸 色凝重地说:“肯定是这样!”,我灵机一动,即刻抛弃了原先的教 案,而是通过询问孩子,“谁想来试试看?”在一名幼儿的主动请缨 下,用布条扎住该幼儿的脚,使他不能脚上发力,再模仿轮椅打翻的 情景,让幼儿尝试体会残疾人运动员翻到了爬起来的困难,再通过让 每个幼儿模仿轮椅篮球运动员坐在椅子上向篮筐投球,让幼儿加强体 会成功的艰辛和不易,最后再提问:“残疾人生活已经很困难了,为 什么这些残疾人不在家里让家人照顾,还要做运动员呢?”在做做、 议议中,加强感受、学习残疾人不怕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凸显活 动的情感目标。 小贴士:

1、倾听是巧问的前提,教师善于倾听幼儿,包括倾听幼儿的妙想, 倾听幼儿的童心,倾听幼儿的...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环节设计有哪些关键因素

教学环节展现的是一节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结构,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如何有序开展的思考,其中蕴含了教师基本的教学观和儿童观,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认识。

(一)什么是教学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环节,即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达成教学活动目标而对教学活动内容呈现、教学方法运用所设定的步骤和顺序,是对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的具体安排。它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教”、儿童如何“学”的问题,意味着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想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何时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何时引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何时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等。所以,教学活动环节安排的合理性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也主导着教学活动的整体面貌。

(二)教学活动环节的作用 教学活动一般是由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组成,在这三个部分中又可以演变出唤醒、呈现、练习、巩固、结束等各小环节。这些环节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及不同的教学活动目标灵活安排。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为教师掌握教学活动过程提供一定的操作程序。 帮助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内容呈现的顺序。 为幼儿的学习提供逐步递进的接受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活动环节就像是一个支架,通过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为幼儿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搭建平台,以便把幼儿的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三)教学活动环节的安排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有两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模式,其环节安排的前后顺序也会有所不同。 1.讲授式教学 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活动模式,是教师直接控制教学活动过程,使幼儿从感知到达领会,再通过练习来运用所学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教学程序。其环节的流程设计通常为:导人一呈现(示范)一练习一巩固(交流)一结束。 案例 小班美术活动:吹出来的画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吸管蘸颜料在白纸上随意吹画。 2.能对画面进行想象并用简单的语句大胆说明。 活动过程 环节一:导入 教师出示范例(吹画出的一棵枝叶茂盛的树)请幼儿欣赏:“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原来是老师吹出来的画!真有趣!你们想学这样的方法吗?” 环节二:示范 教师先说明材料以及材料的使用方法(重点是滴管的使用方法)。然后,示范吹画的方法:“用滴管在你喜欢的位置上滴一滴你喜欢的颜色,然后放回滴管。嘴巴靠近纸面,用力吹气。” 环节三:练习 请幼儿分组围坐,开始创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颜料滴到纸上的过程并通过童趣的语言进行吹画方法的指导,如“大风吹,小风吹;这儿吹吹,那儿吹吹……” 环节四:交流教师启发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画,并说说吹出了什么。 环节五:结束 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共同收拾材料和物品。 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讲授式教学活动模式作为一种直接教学活动模式在幼儿园教育领域中无法被完全抛弃,因为幼儿年龄小,故事阅读、①本案例由苗文红老师提供。手工制作、规则传递、动作学习等都需要教师直接示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讲授式教学就不必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只要传递灌输即可。相反,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策略的设计与运用,以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发现式教学 这是一种目前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积极倡导的教学活动模式。它是由教师创设情境抛出问题,让幼儿通过主动体验和发现,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让他们在认知发生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其环节的设计通常为:唤醒(设疑)——探索——交流——巩固——结束。 案例 大班科学:电动玩具动起来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电动玩具的共同特征——有电才会动。 2.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正确拆装电池的方法。 3.对电动玩具有好奇心,乐于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过程 环节一:唤醒

(1)玩一玩 教师出示各种电动玩具说:“这里有这么多的玩具,你以前玩过吗?我们来开一个玩具运动会吧。请你选一个玩具玩一玩,让它动起来。” 幼儿自由玩一会儿后,教师提问:“你的玩具动起来了吗?你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2)想一想 请幼儿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有的玩具打开开美就动起来了,有的开关打开了还是没有动起来……并请幼儿猜测原因。环节二:探索

(1)看一看 请幼儿打开玩具的“肚子”,看看里面有什么?(有的有两节大小不同的电池,有的只有一节电池,还有的没有电池等),并请幼儿想一想可以怎么办。

(2)试一试 请幼儿自主选择合适的电池进行操作调整,尝试使玩具动起来。 环节三:交流

(1)请成功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电动玩具要装满电池才能动起来,而且电池要一样大小的才行)

(2)请没成功的幼儿把玩具拿到前面,请大家一起研究解决。

(3)指导幼儿探索电池的正确安装方法。(出示电池安装示意图,并请幼儿拿出电池进行观察,发现电池有“嘴”、有“尾”的特点。请幼儿尝试电池安装的不同方法,研究怎样排列电池才可以使玩具动起来)

(4)小结:原来电池要平平的尾巴对着弹簧,突出的嘴巴对准平平的尾巴,两两相连才可以。

以下为关联文档:

论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事业或活动的成功,必须使其思想和行为都适合于客观的规律。对大多数儿童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身是枯燥的 ,我们知道斯金纳的理论发现是从动物学习的实...

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采用多种方法,随时随地有意识鼓励良好行为,示范良好行为,让幼...

在一日活动中对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纲要》指出: 坚持保教并重,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日生活皆为对幼儿实施身心全面教育的良机,其间蕴涵着广泛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了亲历、模仿、...

论文: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摘要】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终生受益,作为幼教一线的我们,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从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幼儿的一些问题行为在学前期是颇为常...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每次小班区域活动结束后,我总是在墙边、桌下发现好多被小朋友遗落的积木、玩具等,虽然在他们活动时我也曾多次提醒过要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可每次到了整理玩具时我总是发现...

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反思赖晓娇宝贝们已经进入中班下学期的生活了,行为习惯也已经慢慢形成,大家能够按照园内的作息时间进行生活和学习,各项活动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当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挑食、浪...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导读: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

幼儿园文明行为养成的研究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礼仪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体现,是国家文明的标志...

幼儿园幼儿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有哪些字宝宝乐园-->教育支持里有很多游戏案例例:打电话(小班游戏)目的 (1)复习有关汉字。 (2)练习使用打电话习惯用语。准备幼儿每人一张不同的字卡。玩法教师边做打电话的动作,边说儿歌:...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