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公仪休拒收礼物》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课文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1. 抓文本中的舞台提示来品读人物鲜明的个性

本课文本既剧本,剧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性格,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抓文本中的舞台提示来品读人物性格不失为一个号的办法。在文本中小括号内往往交代了人物的表情、动作等,这些词语的品读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这些词语入手。

如文本中小括号中有 回味似的 ,这个回味一词将公仪休爱吃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品读中,我先请学生说说回味一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有没有因喜爱而吃完回味的经历,当学生想到吃到好吃的排骨而砸吧自己的嘴巴,因吃到好吃的炸鸡时摇晃自己的脑袋时,学生透过一个回味似的与两千多年前的公仪休产生了共鸣。当再学到后面说到问道鱼就呕吐时,在对比中学生对于人物的个性就有了更丰富的感知。

再如讲到管家(满脸堆笑)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管家这笑有和深意,学生体会到这笑中带着讨好,笑是不怀好意的。

此时管家谄媚的小人物形象就透过一个人物神态的描写透露出来。

2.在重点句子对比品读中体会剧本的写作特色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从戏剧冲突中可以带出人物的性格与剧本的立意。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初步感知这种文体的特征。

在课堂学习中,我通过两句对话的对比品读中让学生来体会这种冲突,公仪休拒绝收鱼的原因对于管家和子明两个人时表达截然不同。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主品读说说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在交流中通过填空的形式来梳理其中的关系。如果收鱼――违犯法纪 如果犯法――吃不上鱼 现在自己买――一直有鱼吃。在自主体会后,我将公仪休的两处对话放在一起让学生来细细品读,说说同样是说拒鱼的原因,同样一个人,为什么说出来的话截然不同。学生在对比品读中就很清晰的感知到对的人不同(1)拒绝管家的理由,体会其聪明机智

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2)跟子明的解释,体会其清正廉洁、坚持原则。同时拒绝的话语是不一样的,这是要学会拒绝别人是有时需要用上一些智慧的语言,既不伤害别人,也达到拒绝的目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