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天生不如别人家,只是你缺少了远见而已]前几天在肯德基排队买早餐的时候,后边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小男孩大概4、5岁的样子。妈妈一直在抱怨儿子说:“如果你刚刚走快点的话,我们早就到了,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被雨困在这...+阅读
生活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都会用“谈条件”的方式,然而跟孩子谈条件,还不如守住底线!
上次去吃火锅,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拿着一辆玩具车跑来跑去,服务人员端着锅碗瓢盆穿行,他还是横冲直撞。
一旁的妈妈看见了,赶紧去制止:“别跑了,这样很危险!”小孩子不管,继续跑。
妈妈一边追他一边说:“你给我站住!回来!”小孩子一看妈妈追他更来劲了,置若罔闻。
妈妈着急了,也担心孩子安全,说:“再不回来,下午的电影不带你去了!”
孩子一听,“不行!你不带我去我一会儿就不去上课!”
“那你赶紧回来不乱跑!”
“那你要带我去看电影!我才去上课。”
妈妈点点头,孩子终于安静下来了,开始乖乖吃饭。
这个场景熟不熟悉?诸如此类的还有:
“你把作业做完了,干什么都行!”
“你先把这个吃了,我就带你去玩碰碰车!”
“不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今天就没有睡前故事了。”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越来越会讲条件。
谈条件的孩子,会怎么长大
很多父母,在孩子顽皮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跟孩子谈条件:你停止或者完成眼前的事情,你就可以获得某样奖品或者是去做某件事情的资格。说好听点是奖励,说直白点,就是交易。
为什么这些方法会被如此频繁地运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中?
因为面对随时可以把你气炸的孩子,与耐心的教导相比,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立刻生效。但图省事,往往意味着后患无穷:孩子也就越来越懂“交易之道”,越来越“狡猾”。
站在父母的角度说,适当的用一些奖惩方法去引导孩子,无可厚非,但我们可能需要知道的是,用多了“交易”不仅有可能失灵,还有更严重的后果:
1模糊孩子的是非观
就拿开头火锅店的孩子来说,孩子真正不适合在火锅店里跑去跑来的原因在于:
对人对己都不安全
打扰到餐厅就餐的其他人
对服务员造成困扰
但如果母亲让孩子安静下来是用孩子喜欢的“看电影”予以强化,却并不做进一步的解释,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不妥地方在哪里,下一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更重要的,孩子缺乏站在其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没能够利用这种机会树立起自己的同理心。反而是,因为他的行为,他拥有了跟母亲叫板的权利,下一次,他还有可能变本加厉。
更别说,还有一些家长,就算是孩子按照要求做到了某样事情,家长却常常失信于孩子,比如孩子考试达到了预期,家长却不实现当初的奖励,长此以往,在孩子心中渐渐失去了威信。
重要的,“被欺骗”多了,孩子对整个世界都会产生不信任感。
2让孩子迅速明白交换的好处
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在一个家庭之中,他们能够通过一次次试探,迅速明白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人抱怨,孩子倒地撒泼,要糖要玩具,老人迫于公共场合“丢人现眼”的感觉,满足了孩子。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交换”到了他需要的东西。
但或许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这个孩子,他跟着爸爸的时候,却从不撒泼,显得很通情达理。亦或是他离开家庭环境,进入学校之后,能够循规蹈矩,做老师同学眼中遵守纪律的学生。
因为,孩子通过他的试探,明白了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会根据这种预估去采取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孩子的“狡猾”之处。看脸看脾气决定行为。
有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孩子蛮不讲理,或许是我们家庭内部有人喜欢跟他进行“交换”,而他,也早早地学会了这套规则,运用自如。
3破坏孩子的内部动机
通常意义上而言,内部动机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内部动机较强的人,在一件事情上会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获得更多的愉悦感。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影片中父母为了促进大宝跟二宝的关系,让已经上初中的大宝跟妹妹玩耍,推出了“每次陪妹妹玩十分钟就奖励十分钟ipad时间”的制度。
一开始,大宝积极地陪妹妹,十分钟,二十分钟,一点点换取玩ipad的时间,然而,时间长了,她开始从心底里觉得陪妹妹只是为了获得电子产品时间而不得已做的事情。
当她对电子产品的时间渴求越来越多,而陪妹妹这项任务就让她越来越反感。
其实爸爸妈妈没有明白一点:陪妹妹是不需要奖励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然而,这项制度硬生生把她自发的想陪妹妹的动机压下去了。
这一点在学习上也体现的很明显,当交换或者奖励被滥用的时候,学习主体会丧失掉学习的享受感。
父母要守住底线
1帮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家长要淡化对孩子的期待,孩子不写作业,不要表现得比他们还急,让孩子明白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可以不写,结果就是被老师批评或者早上匆匆忙忙补,最终还是要为自己不写作业的行为负责。
父母要给孩子讲清楚事情的后果,比如不按时吃饭就要挨饿、不按时睡觉第二天就会困等。
当孩子逐渐知道了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不听父母话后来吃亏的是自己,孩子就会树立起个人责任意识,不再和父母讲条件。
2家长要反思自己以往的做法
是不是自己为了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完成一种任务、达到一个目的,就给孩子提出一个交换条件”,如“好好学习、做作业,就奖励5元钱”等。如此,反反复复,时间一长孩子也就逐渐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他们要达到一定目的的时候,也会对家长提出“交换条件”。而家长对孩子的每一次妥协或满足,都会强化孩子的”条件意识”。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量让孩子在“无条件”状态下去学习、做事。长此以往,孩子就习惯于这种状态,该干什么干什么,而不是附加条件。
3家长要讲明道理,激发内在动机
有的家长不好好思考孩子学习、做事的意义和道理。总觉得给点小的“刺激”便会引起孩子的反应,这可能会暂时起作用,但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因为心理学上有个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问题。
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
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交换条件和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造成了不给条件、不满足自己,就不做的局面。于是家长让他们学习、做事,他就要向家长提条件,造成了家长的被动局面。
因此,家长应讲清学习、做事的意义和相关的道理,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做事的感情和兴趣,增强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这种来自内部的动机会持续推动他们的学习、练琴及做别的事情。
孩子小的时候,有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刺激,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知识的不断增长,精神世界的丰富,家长在精神上的鼓励可能就显得更为重要。
4家长以身作则
如果我们想培养出具有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那么毫无疑问,我们从内心要对这个世界的万物有尊重的心,并懂得其他人的善意,值得深深的感恩。
很多做父母的,在公共场合对服务员百般挑剔,觉得自己花钱买了服务,对服务行业的员工提出各种要求;亦或是随便浪费食物,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些,孩子都会一点一滴地学下来。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得争取自己跨前一步,这也是一种先行先试。
孩子有着最原始的本能的敏锐和敏感,你对他付出什么,他就会回报你什么。条件,不论是奖励活惩罚,只能解一时之急,而理解、耐心、爱和信赖,才能给孩子灵魂上的养分。
以下为关联文档:
熊孩子败光父母积蓄打赏主播!有了孩子,你的底线还在吗家有宝宝是件多幸福的事,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会让父母们欣喜若狂。但宝宝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他们可就没这么乖了,有些行为,会让父母很崩溃!!↓↓↓面对这种情况,你的底线还在吗?其...
给孩子补钙:要牢记这几点,否则还不如不补!要不要给孩子补钙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缺钙,就给孩子各种补;而有些家长,却坚持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可能缺钙,拒绝给孩子补。但其实给宝宝补钙没有那么简单,而...
触碰孩子自尊底线的3件事,请不要做每逢过年,总能提及压岁钱,同学小张说,小时候她最耿耿于怀的就是父母总是把别人给她的压岁钱“占为已有”,虽然她心里也知道这些钱父母都要包还回去,但总觉得存了很久的私房钱,突然...
与其抱怨孩子有问题,不如教他如何做事“我的孩子专注力太差。”“我家娃做事太磨蹭。”“别提我家这个,学啥都是三分钟热度,愁死人了。”“孩子老爱撒谎,真是要命。”……与其抱怨孩子有问题,不如教他如何做事。当...
谈薪,你应该有一条这样的底线!讨论谈薪这个话题前,我们需要先假设一个前提条件:这个槽是跳定了!基于确定了要跳槽这个大前提后,我们再重点讨论怎么设立一条让自己不吃亏的谈薪底线。 参考1:有一个底线幅度 这...
都说药补不如食补那么吃什么东西养胃呢胃,是人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器官,所以我们要把它保护的特别好,因为一旦胃出现一丁点的问题,都是作用在人的身上的,比如说胃痛,时不时的都在提醒你,它有点不舒服,有的更是严重,甚至是会威...
宝宝便秘吃什么水果好 治便秘香蕉不如苹果好宝宝便秘吃什么水果好?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认为吃香蕉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所以有些便秘的人会经常吃香蕉。然而,香蕉对于有的人不但不能解决便秘,反而造成了大便干结。难怪...
千般呵护,不如自护寿光市洛城街道寒桥社区幼儿园 董爱葵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尤其是户外活动,理论上讲,我应该 放手 让孩子玩,但 放手 让孩子玩,又担心发...
数落孩子的缺点,不如找到他的优点加以鼓励,让孩子体张立珍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过不改也徒伤情,奖长易功也且全恩。----颜元《四存篇》。 大致意思是:你经常数落孩子的一些缺点,还不如找到他的优点加以鼓励,让孩子体验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