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追求理解的教学——自主开放思维可见例谈

10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如何形成雅思口语思维]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外教课程或者英文课程。学校既然开设了英文课程或者是外教同学课程,就要充分利用资源来进行口语的练习。自己主动地多与老师做口语交流沟通。所谓...+阅读

摘要:我们很多时候,都只是关注自己的 教 ,而不是学生的 学 。我们首先花大量的时间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使用哪些材料、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是首先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是的,学生需要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理解 前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今年教六年级,学生经过长期的自主习得的培养,已经具备了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的学习上

,也有了一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一些简单的如转化的策略等。

一、基于学情。

这是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例6: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者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之前,在本单元的例4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本册书的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例2例3也学习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再往前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例4学习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有了这些知识经验,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在问自己,学生能不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能有多少学生独立解决,学生可能会在哪个地方出错?于是,在课上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前测。

学习要求:

(1)独立审题,找出单位 1 ,理解问题。

(2)独立画线段图,标出信息和问题。

(3)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

线段图学生基本都会画,信息标注完整,但是有个别学生少问题,有个别学生问题标的是实际比计划多多少吨?

解答统计结果如下:

种类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顺利解决了问题,六3班有4个学生不会,六4班有9个学生不会,其中这9个里面有一个人是单位1找错了。面对这个统计的结果我是欣喜的,因为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里已经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能力已经具备。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数据,我要问自己大部分学生已经会了,我教什么,个别学生不会,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会。所以,我的教学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学情来改变教学设计。

二、调整教学。

如果没有这个前测,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情境导入: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去看看在植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二)读题,分析题意。

(三)画线段图。

(四)列式解答。

经过前面15分钟对学生学情的检测,有了一些数据的支撑,让我做出一些诊断:

(1)强化单位 1 ;

(2)单位 1 已知用乘法,强化数量关系:单位 1 对应的分率=对应的量。

(3)审题,做好新旧知识间的转化。

(4)鼓励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5)加强小组内的交流,使用兵教兵的策略。

因为有了前测,让我知道了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我倒底要做些什

么。所以,我下面的25分钟是这样设计的。

(一)、自主总结:说一说刚才你试做的感受。

(二)、自主交流:4人小组交流,交流的内容有:

(1)审题,你从题目里获取了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我是怎样画线段图的,从图中我发现了什么?

(3)介绍第一种做法,我是怎样想的。

(4)介绍第二种做法,我是怎样想的。

(5)还有其它方法吗?

(三)、自主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经过调整后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指向性强,以学生的需要为本。

(1)通过说一说刚才做题的感受,学生普遍认为,这道百分数应用题,其实和分数应用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把分数换成了百分数。解题的思路是一样的。

(2)通过读题,我们获取了两个已知信息,像植树造林这种题型一般都是实际比计划要多一些,这是一个规律,如做一项工作也都是实际比计划做得多。最重要的是问题,从问题这句关系句中,我们首先找到单位 1 是把计划植树的公颂数看作单位 1 ,这一题不是求实际植树的公颂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而是实际植树的公颂数比计划多百分之几。从问题的分析中,我们隐约看到了两种思路:先求实际植树公颂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或者先求实际植树公颂数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颂。

(3) 从线段图,可以明显地看出两点,一是实际植树棵数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颂,二是实际植树棵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三种方法:

① 20-16=4(公颂)

4 16=0.25=25%

② 20 16=125%

125%-100%=25%

③ 20:16=5:4

5-4=

1 4=25%

第三种方法每个班只有一个人想出来

,充分灵活运用了比的知识。非常值得表扬,说实施,在课前我也仅仅是预设了两种方法而已,当我们充分地尊重和理解学生时,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清晰可见,并且潜能是无限的。

(5)两个班里都有个别学生用了方程的方法,显而易见地是画蛇添足,当他们汇报时说准备用方程的方法的时候,就有学生反问:请问这里单位 1 已知吗?(已知)单位 1 已知还要用方程吗?(不要),问题迎刃而解了。

(6)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深切地感受了百分数、分数、比之间的密切关系。我知道了单位 1 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里的重要性。我知道了百分数应用题也可以转化成比来做。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百分数又叫百分比、百分率,它是一个关系数,它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学生说得多好啊,把我要说得话全都说完了。让我又想起了一句

话:当我尊重学生时,学生也尊重我,当我理解了学生,学生同样也理解了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教了五十多年书,教着教着,终于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是于老师表达爱的至高境界,我们也要像于老师学习,为理解而教。

以下为关联文档:

思维导图刺激,激发自主预习教学内容是译林英语六年级下册 Road Safety Story time 板块,此板块教学内容篇幅长、教学词汇量多,如果没有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可是,学生的盲目预习并...

妇女扶贫“新思维“从1994年的8000万下降到2004年的2610万,10年时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5390万,其中妇女占了多数。”谁言数字枯燥,道是无情却有情,这背后潜存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贫困妇女现身...

阅读与思维各位家长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邹琦妈妈,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 阅读与思维 ,主要分享一下我对邹琦早期的一些启蒙教育,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借鉴和启示,我分为培养阅读兴趣和...

读《备课新思维》有感近日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中的《备课新思维》一书,心中有很多感想,现想与大家同分享。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撇开学生因素,一个教师一节课活动的成败就在于备...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读书| By: 18孙元华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 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一书是董毓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共包括十章,系统的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第一章批...

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评价今天,有两堂我们校际教研组的区公开课,我有幸在教研员的支持下,为这两堂课做主讲,下面呈现的是我的讲话部分内容 从上学年开始,我们都在思考并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今天呈现的两节...

《创新文化与思维创新》讲座反思周六上午,我园二十多位教师统一在幼儿园门口集中,坐班车去白峰幼儿园聆听一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海兵教授的讲座,顾教授的《创新文化与思维创新》的讲座,句句话让我回味无...

让学生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案教学片段:师出示一正方形纸,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每个内角各是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么?生1: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 ,因为每个内角都是90 ,有4个内角,就是4个90 ,也就是360...

通过“思维导图”扩充与梳理在既定了我的论文选题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通过 思维导图 软件进行我的想法的扩充与梳理。 杂绪二中已经清晰地道出了我的写作缘由,即说明了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那接下来通...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