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好的班级的建立就像一个等腰三角形]在大4进班,感受着这些孩子的聪明、可塑;也体验着他们的淘气、调皮。让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是:一个班级常规的建立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们交流、沟...+阅读
等腰三角形复习
(一) 姓名 班级
一.例题:
1. 如图(1),在ΔABC中 ,AB=AC,点 D.E分别在AC.AB上,且BC=BD=DE=EA,求∠A的度数。
2. 如图(2),在ΔABC中,∠C=90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垂足为E,∠BAD:∠CAB=1:3,求∠B的度数。
3. 如图(3),BD平分∠ABC,DE⊥AB,DF⊥BC,E.F为垂足,连结EF。(1)图中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有,写出来,并说理。(2)BD与EF垂直吗?为什么?
二.练习:
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5,另一边为6,则它的周长为
2. 在△ABC中,AB=AC,∠A=3∠B,则∠A= ∠C=
3. 如图(1),△ABC中∠C=90,∠B=30,CD为AB边上的高,E是AB上一点,且CE=BE.
(1) 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2) 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边三角形
(3) 若DE=2cm,则AB= cm,AC= cm.
4.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24cm,且底边减去一腰长的差为3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为
5.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它的三个内角为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一外角为120,则它的周长为
7.如图(2),已知AB=AC,AD=BD=BC,则△ABC的三个内角为
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7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
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成5:3,则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三.作业:
填空:
1. 等腰三角形两个角的比为4:1,顶角为
2. 如图(1),∠p=25,且PA=AB=BC=CD,则∠CDE的度数为 ,∠DCF的度数为
3. 如图(2),△ABC中,AB=AC,AD⊥BC于D,△ABC的周长为50 cm,而AB+BD=AD=40 cm,则AD=
4. 如图(3)△ABC中,AB=AC,且EB=BD=DC=CF,∠A=40,则∠EDF=
5. 如图(4)△ABC中,AB=AC,AD=BD,AC=CD,则∠B=
6.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它的底边长是
7.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 cm,以一腰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其周长为30 cm,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8. 在△ABC中,D是AB的中点,且CD=AD=BD,则∠ACB=
(二)。解答:
1.如图(1),△ABC中AB=BC,∠B=36,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D,垂足为E,请你猜想AC.BD.CD有何关系?并加以说明。
2.如图(2),已知△ABC中,∠C=90,∠A=22.5,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F,垂足为E,若CF=3cm,求BC的长。
3.如图(3),在△ABC中,AB=5cm,BC=3cm,∠BAC.∠B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点D在AB上,且AD=OD,DO的延长线交BC于E,试求△BDE周长。
4.如图(4),∠BAC=105,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求∠PAQ的度数。
5.如图(5),△ABC中AB=AC,∠A=40,点O为△ABC内一点,且∠OBC=∠OCA,求∠BOC的度数。
6.如图(6),在等边△ABC中,BD为高,延长BC到E,使CE=CD,连结DE.(1)BD与DE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2)把BD改成什么条件,还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7.如图(7),已知AB=AC,D是AB上一点,DE⊥BC于E,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F,则△ADF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8.如图(8),△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BAD=40,E是AC上一点,AE=AD,求∠EDC的度数。
以下为关联文档: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 By: 18刘秀荣 ] 在本课教学前,我进行了一次课堂前测,随机抽取了二(3)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折、剪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活动,发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点差,一个折、剪等腰三角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