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三卷》有感]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和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他忠诚地热爱教育事业,把心都献给了孩子,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真...+阅读
当我在暑假初拿到《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时,第一次知道了张文质先生,就如去年第一次知道肖川教授一样,心中有种莫名的激动。而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更被张先生对生命的理解,对教育的诠释所折服,《教育的勇气》、《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小学教师》、《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等演讲实录情真意切,令人深思,让我有了强烈的心灵共鸣。
今天,我近距离地面对朴素又睿智的张先生,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你听,他字字珠玑,娓娓道来,报告看似闲话家常一般,其实却句句发人深省,尤其是讲到好教师的标准时,张先生的一个事例让我感触颇多。
张先生在讲到好教师的标准第一条时,他说: 所有的教师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 这让我们在场的老师们着实楞了一下,作为教师当然应以学生为先,怎么会是先教好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不是经常说 公而忘私 吗?正当大家呆楞的时刻,张先生接下来的一番话让我们猛然醒悟。原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中往往期望值过高,经常以自己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有时甚至是他(或她)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且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又往往缺乏耐心,时常以食指指责其不足,有时甚至以巴掌教训其不争。当一个教师连自己孩子的生命质量都不能保证的话,何以教育好自己所有的学生呢?也许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不一定是必然的(后来也有老师提到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张先生讲得非常有道理,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叫做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那么,作为自己孩子的家长,我们又该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张先生向我们描述了西方国家在教育孩子上与我们的做法截然不同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家长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他说,西方国家的家长把与亲人呆在一起的时间看得很重,认为家庭是情感的纽带,他们几乎每个晚上都与自己的亲人、孩子呆在一起,只有周末才会偶尔外出。他们认为与朋友聚会、会餐都没有孩子重要,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事。而我们的家长呢?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在我任教的这一届学生中,由于家长和我年龄相仿,平时的交流也就随意了一些,于是,我也听到了一些真实的话语: 我们自己开厂的,生意一忙谁还有时间管孩子啊! 我们单位应酬特别多,我一个星期难得早回家的,孩子的作业什么的也就没办法检查了。 我自己读书时也很差,怎么去辅导他啊? 如此种种,可以说是实话,也可以说是借口,但这些真的就不能克服了吗?如果按西方国家的观点来说,那就是孩子没有生意、应酬重要?但是,父母的陪伴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里的两个小女孩 婧婧和苗苗,她们俩毋庸置疑都是聪明的,但因为她们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同,也就有了今天不同的教育结果。婧婧的父母平时忙于各种各样的应酬,据她爷爷讲一个星期难得有一个晚上是在家吃饭的,至于孩子的学习嘛,他们根本顾不上,有时甚至连孩子回家作业没完成也不知道。每次当我发现孩子的异常与他们交流时,他们就会重视几天,然后又会恢复到先前。
就这样,孩子的成绩是大起大落,极不稳定,同时还养成了偷懒的坏习惯,让她背的作业因无人监督而弃之,让她听写的作业因无人帮助而舍弃,让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因父母不在家而完不成,长此以往,真不知孩子的将来会是怎样的?但愿这是我在杞人忧天。而苗苗呢,(我想经常看我的博客的老师,对她一定不会陌生。)她父母的做法刚好与婧婧的父母相反。虽然苗苗是个听障孩子,但是她的父母并不放弃,而是在她身上倾注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她玩,陪伴她学习。尽管她的父母所在的单位也有不少的应酬,特别是她的妈妈,工作任务重,应酬多,但他们夫妇俩定下了这么一条规则:每天下班后的时间是属于孩子的,属于家庭的。假如一人有应酬,另一人就回家陪孩子;假如两人都有应酬要参加,就视重要与否,其中一人舍弃,保证至少有一人回家陪伴孩子。三年来,这条规则从来没有打破过,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工作固然重要,应酬有时也必不可少,但孩子始终是重中之重。张先生曾说 遇上好老师是孩子的福分 ,我想说 遇上好父母是孩子福分中的福分 。有了这样的好父母,苗苗焉能不优秀呢?她不仅是班中的学习委员,还在绘画、讲故事等方面崭露头角,那一手漂亮的铅笔字让很多练书法的学生也自叹不如,《南湖晚报》曾两次刊登了她的专题(《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孩》和《一个聋孩的奥运情节》)。还有在这次 惠耳公司 举办的 奥运小天使 评选中,她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 奥运小天使 的光荣称号,同时也赢得了七月份一家三口免费北京游。我想她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正是他们全身心的爱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让她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这与《卡尔 威特的教育》里老卡尔对小卡尔的教育是何曾的相似啊。
因此,在我们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一定要舍得把时间留给孩子,因为你想要改变孩子,首先就要改变你自己。张先生说: 孩子成长的核心不是名校,而是你的关注,是你对他(或她)的陪伴。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张先生说这句话其实应该改一改,改成 一日为父,终身为师。 让我们一起记住张先生的教诲,既然成了孩子的父母,我们也就成了孩子一辈子的老师,就要担当起老师的责任!
【摘张先生经典之话语】
1、教师首先是一个美的人,还应该是一个可爱的人。
2、笑是多么重要。(以笑感人,以笑激励人,以笑带领人)
3、给小学老师的十条建议之前两条:一是不要把自己教成祥林嫂;二是不要把自己教成小学生。
4、教育是职业?是事业?还是命业?(教育应该是命业,以内在的力量去消化它,管理它。)
5、小学老师为小人做小事,把小事做出境界来。
6、教育是母性的,慈祥、柔软、耐心。
7、好教师的标准:一是所有的教师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二是要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5岁;三是好教师看上去像个教师。(归纳:仁慈、耐心、素养)
8、教育要避免 有了什么就有了什么 或 没有什么就没有什么 的片面看法。
9、教育难就难在: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以下为关联文档:
读《小古文可以这样教》有感文言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学好文言文是了解华夏悠久历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是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今年秋季,全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使用了统编版...
读《遥远的歌溪》有感太仓市经贸小学五(2)班 王闻蕊 岁月如歌,儿童文学最真、最美、最善良的文字留在了《遥远的歌溪》里。如果你愿意用心去侧耳倾听那一篇篇如歌的散文,它将会为你打开一幅精美的人...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 出自陶行知...
“差异”不等于“优劣”——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刚翻开《有效教学方法》这本书时,心里是颇有些发怵的,因为这本书太厚,又是译著,令人望而生畏,及至读进去,才觉得这本书所讲述的理论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深,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告诉我...
反思与评价》有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我们也看了不少反思教学的体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通过对此书《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细细品位,感到此书的实用价值很大,在我们...
狼图腾,草原魂——读《狼图腾》有感暑假里,我读了《狼图腾》一书,书中故事情节奇峰迭起,精灵般的小狼活灵活现,好像随时能从书中蹦出,使我不由自主喜欢上了它。 在我的印象里,狼是无恶不作的大坏蛋,奸诈、狡猾、凶恶...
感受母爱——听《麻雀》和《剥豆》有感杭州之行,虽然很累,但也有不少的收获 精彩的课堂演绎,名师的点评引领,感动的瞬间 特别是课堂上那份浓浓的人文关怀,感人至深,留下深深印象的是 《麻雀》和《剥豆》,写下一二与大家...
十一观升国旗有感十月一日早上六点多,天还没亮,街上行人稀人,只有微弱的路灯在闪烁着,这应该是我记事以来起的最早的一次。学校组织十一升国旗活动,要我们七点左右在东方广场集合。本来和同学约好...
读《从实践到文本》有感高尔基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一直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当闲暇时拿起《从实践到文本》这本书,并细细阅读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我觉得书籍还是知识的摇篮,读书是一种享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