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01月07日 编辑 39baobao.com

[如何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培养学...+阅读

一、要重视劳动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教多年我观察到,从小不爱劳动的孩子自理能力一般都比较差,这与家庭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大多数家长因为孩子小,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便不让孩子劳动;有些家长则怕孩子干得慢,干不好,不如自己干来得省事;还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与其让孩子去劳动,还不如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去看看书、算算题。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要想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就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告诉孩子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要使孩子初步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所谓“不劳动者不得食”,要让他知道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一些劳动技能。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劳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才能在劳动中做到游刃有余,不费力。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最大的劳动就是打扫班级的卫生。记得那是我们班学生刚上学的时候,每次值日,就会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班级来爬上爬下替孩子打扫卫生。几次下来,我觉得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没有好处,不仅没有让孩子得到锻炼,反而让孩子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所以,我就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值日,手把手教他们扫地、洗抹布、擦桌子、拖地等。其实我们的孩子非常聪明,模仿能力强,一教就会。而且,他们也非常愿意和老师在一起劳动。没过多久,没有老师的指导,孩子们做的也非常好。由此可见不是孩子不爱劳动,只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当孩子一旦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时,他也会爱劳动的。

同样,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成了孩子心中的第一偶像。因此,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方面,家长也要成为孩子的表率。一方面,父母应表现出勇于承担家务,热爱劳动的精神,切忌流露出厌烦劳动的言行。比如吃晚饭时,作丈夫的可以对妻子说:“你烧饭够辛苦的,饭后事情我就包了。

”这样就体现了长辈之间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精神。在这种家庭气围的熏陶下,孩子会逐步地从父母身上学到为他人着想,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另一方面,父母应该耐心地教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简单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或者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或者严厉地责怪孩子无能,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本事,从而产生厌倦的情绪。

父母要注意示范,教会孩子劳动程序。孩子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他才会愿意去做。

三、要尊重孩子的劳动,并给予鼓励。人都有一种要获得别人肯定和赞许的心理,尤其是孩子。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做具体的指导,尊重孩子的劳动果实。及时鼓励孩子,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这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当我看见我的学生劳动时,我会表扬他们干得非常好,称他们为“劳动小能手”或“劳动标兵”等,并号召别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孩子在劳动中受到表扬,得到尊重,从而也帮助孩子树立了自信。做家长的特别要注意,切忌在孩子喜欢做家务事时泼冷水,说一些使孩子扫兴的话,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洗袜子时,你却大喊“别洗了,不但袜子没洗干净,衣服倒给弄脏了。”这样会把孩子愿意干家务的积极性给打消了。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我们也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比如当你得知孩子洗了碗后,可称赞说:“哇,这碗谁洗的呀,这么干净。孩子听了,比奖给他一块糖还要甜得多。”

四、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获得成功感 。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参加劳动,会浪费时间,耽误孩子的功课,不值得。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不知道劳动教育与智力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让孩子参加劳动是从小培养他们勤劳的美德,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事实上,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习是一种劳动,劳动也是一种学习。劳动中也包含着事物的规律性,在劳动中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瓦特不是在烧开水的时候,发现蒸气的巨大威力吗?阿基米德不是在洗澡的时候,悟出浮力与比重的关系吗?再说,孩子在劳动中养成勤奋、认真、刻苦的良好习惯,必然会迁移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在我们班里,每天中午都会有几名女同学在上课之前去打扫班里的卫生。记得她们第一次劳动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午我走进教室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她们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每个人的小手都忙个不停,不一会就把教室收拾干净了。虽说她们脸上流着汗水,但从她们露出的笑容中让我感受到她们对自己的劳动非常满意,她们觉得自己做得很成功。

三年过去了,如今我班的孩子大多数都能自主劳动,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总之,美好的东西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获得。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从小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作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以下为关联文档: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邓州市赵集一初中 李金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也早已证明: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兴趣更是他们学习...

怎样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一、培养幼儿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孩子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对、算得快的目的。 为了提...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既可以丰富人类的知识,也可以使身心得到宁静,如果从幼儿期开始就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长大后才华更容易得到施展,但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玩性大,很多家长尝试培养孩子的阅...

我发现孩子没有什么同情心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悦悦妈:创设培养爱心的条件 我觉得,培养孩子的爱心,除了言传身教外,创设适当的物质条件也是有必要的。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我让儿子每天照顾它的饮食起居,遇到困难也让儿子自己解...

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促进作用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促进作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

如何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但劳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进行培养,促使幼儿能够习惯于劳动中获得各种技能,锻炼他们的遗志,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促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

家长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应该注意些什么从小学开始就应该让孩子适当承担一些家务,在注意他安全和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尽量让他自己的事自己做,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让家务和“关爱”联系起来,而不要和责罚联系在一起。...

怎样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可是,孩子的劳动能力却有所下降了。曾经有一副漫画: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面对着煤火上烧开的...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家务劳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家长应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与劳动技巧,为孩子学做家务创造好的环境,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1。 帮助孩子树立劳动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