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初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软件有什么]背诵"初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的APP有: 初中古诗文翻译大全、 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延伸阅读 一、初中文言文答题技巧: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阅读
“而”: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为”
(一)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对,向。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4.“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2.指示代词,这,此。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初中文言文如何断句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
古文中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哪里有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汇总之 1、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有哪些虚词初中的常见文言虚词 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
初一文言文虚词归纳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而以之等等一切谢啦!展开全部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
文言文中的虚词而有哪几种用法、【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以管仲之圣而隰朋...
文言虚词的用法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
谁有初中文言文虚词归纳展开全部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