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具体内容

01月01日 编辑 39baobao.com

[减负―――从课堂做起]一、教学改革给课堂注入了活力 “同学们,你们爱不爱听故事?”孩子们亮着嗓门齐声回答:“爱!”教师笑咪咪地说:“孙悟空一行在去西天取经中分吃西瓜的一个片段。孙悟空建议每人吃...+阅读

为了可以进入一所优秀中学,从课业到特长,加班加点学习成了家常便饭。看到孩子这么小就这么忙碌,家长也心疼。但孩子们现在轻松了,到了升初中的时候怎么办,这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担忧。

有的家长根据之前的实际经验来看,减负的结果是换汤不换药。过去一直喊减负,结果孩子一个班也没少学,无论是哪个升学阶段,都得拿考试成绩说话。减负让人轻松不起来。

在减负十条出台之前,有的学校就实行“快乐教育”,每天没有纸本上的作业。但家长担心孩子初中跟不上,就天天自己给孩子留作业。即使减负规定出台,也没多少人遵守。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许多家长也表示无奈。 能不能减下来,规定能不能落实,是许多一线教师对于减负规定的疑问。当高考的指挥棒牢牢掌握着孩子的命运时,减负似乎真的成了空谈。

减负十条出台后,这确实是这么多年减负工作中,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教师蒋礼说,希望教育部门能真正加强监督,把措施落到实处,还孩子们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在蒋礼看来,不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不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学生还是会“每分必究”,负担仍然减不下来。“从小学到高考,这是一个连续性非常强的教育过程,小学减负了,中学课程仍然不变,家长怎么能让孩子放下负担?” 长春市一位小学校长直言,现在很多学校追求升学率违反“减负令”,校长担心“减负”把学校的牌子砸了,负不起这个责任。同时有的学校里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工资密切相关,老师负担减不下来,学生的负担又怎能减下来?

长春市一位基础教育处处长坦言,其实中小学减负是个顽症,年年都在抓,年年都抓不好。按道理来说,应该中小学一起减负,但是现在“减负”十条只针对小学,是不是就给人一种错觉,中学就可以“不减负”,可以加量作业了?当问到是否会按照“减负”十条去落实时,这位处长表示,各省都不出头,但各省也都不会落后。 “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情况下,减负不可能一蹴而就。”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杨卓说,“减负缺的不是形式主义的口号目标,而是有真实效果的实际行动。”

“负担过重,不仅让处在发育期的孩子身体劳累,还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教授董青华说,“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更多偏重的都是儿童的认知层面的成绩,而对于儿童心理层面的关注长期缺位。”董青华说,现在的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的事物要比过去复杂很多,波及心理层面的影响更加深刻,巨大的压力和关注缺位,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专家们认为,减负是个“一揽子工程”,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事情,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然这个规定可能和过去的许多减负政策一样最终被架空。

以下为关联文档:

减负的同时帮助学困生在严格执行“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一系列规定之后,对学优生来讲,是给了他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发展能力的空间;但对学困生而言,他们却在获得发展自由度的同时显得无所适从...

如何采用减负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一、我对“负担轻,质量高”的认识 正确理解“减负” “减负”是要减掉压在学生身上过重的、有碍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合理负担,给学生一块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

教育减负有什么困境呢上海就不断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减负政策。2017年,减负再次成为公共政策焦点。年初上海多位人大代表呼吁,要清理整顿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两幅画面...

如何采用减负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博客减负增效”,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 谈减负,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负”。“负”就是负担,适度的是动力,过量的是负担;自发的是享受,被动的是负...

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减负工作安达市东城小学 袁淑波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育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已经在全社会得到了共识。小学生应该有一个更轻松的童年生活,轻轻松松的学习,快快乐乐的成...

家长如何面对教育减负教育部最近发布了《小学生减负条规定》。我感觉世界真是越来越平了。减负规定有不少很眼熟,很像美国的做法。有批评者称,美国现在正在增加标准化测试,为什么中国朝另外一个方...

为何最好的减负是让教育回归学校日前,江苏省教育厅下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然而,这一“为民”政策,网友...

小学生如何减负给自己充电,接受能力;要推进素质教育、备教法,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多交流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生...

减负困境:教育部十条可行吗翟杜鹃学生的“减负”问题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日前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教育部拟定了全国统一的硬性规定《小学生减负条规定》,并向全社会公开征询意见。从内容上看,这次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