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9种消极的教育方式]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固然理解,但在教育儿女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孩子是否能够接受,有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些既是细节,又是关键,大家不妨来...+阅读
人进入老年期以后,由于机体健康状况和社会职能方面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精神心理的改变,形成某些老年人所特有的心理特征。一方面,随着生理功能的衰退,老年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精神衰老,如思维活动迟缓,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不稳,情感平淡等;另一方面,老年人对词汇和语言的理解能力仍然很高,逻辑记忆及数字记忆能力衰退并不明显,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相当高,而且由于知识面广,经验丰富,不少知识型老年人还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继续不断地为人类科学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面对职业及生活发生的新转变,老年人在出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消沉、多虑、固执和淡漠等不良情绪的同时,在心灵深处仍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自尊心和对荣誉、贡献的渴望。所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可以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认识。
(一)积极的心理活动
到了60岁,绝大多数老年人不得不从工作了几十年的岗位上退下来。他们虽然离、退休在家,但极少能够在家闲居。不少老年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凭借自己的能力,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寻找适当的机会,继续关心着国内外大事,关心着国家及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关心着同志、家人及亲朋好友的事业及健康。有的老年人仍然坚持从事一定量的专业工作或社会工作,有的老年人开拓新领域的研究或学习新的知识,没有间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四化建设继续作贡献,体现了老年人较强的责任心和对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求。
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和丰富社会阅历的老年人,对正确与错误,善与恶,以及生活的真谛的认识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在离、退休后的生活中,不论是对过去的回忆还是对未来生活的安排,都更加侧重于荣誉的感觉而不是利益的获得。不少老年人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继续为社会服务,从受到他人的尊重中感受到莫大的欣慰,而对相应报酬的多少并不过多计较;老年知识分子仍然继续不断地从事研究和热情地关心、帮助年轻人进步,也是为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经验奉献给人类社会并获得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的尊重,反映出老年人较强烈的荣誉感的需求。
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和相应的社会地位,使老年人养成了强烈的自尊心。离、退休后,各种社会关系和客观情况虽然有所变化,但他们仍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不愿意因离、退休而被社会忘却,或掩没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老年人虽然退休在家,生理功能也相应的减退,但精神上仍然保留着某种信念和追求,或者树立起新的目标。这种心理在一定范围内是十分积极的,它可以有效地延缓老年人大脑及躯体衰老的进展,有利于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二)消极的心理活动
由于内脏功能的减退和耐受力降低,老年人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体力下降,容易疲劳以及视觉、听觉等功能衰减等,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过于在乎这些身体内发生的变化,为此而产生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就有可能导致情绪消沉、意志衰退等不良精神情绪的出现,并由此而影响到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反而加速衰老的进展。同时,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改变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因生活圈子的狭小而带来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心理变化,使老年人适应环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降低,对他们的心身健康构成不利的影响。
1.忧郁多疑离、退休是一个人步人老年最直接的信号,它意味着生命的历程已走过大半。壮年时匆匆忙忙,许多事情都无暇顾及,一旦离、退休后,才让人感觉到时光是如此飞快地流逝。老年人如果对此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离、退休后的生活没有作出适当的安排,就很难顺利渡过由离、退休带来的不适应期,难以避免因此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产生抑郁状态。
离、退休后的老年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追求,没有适当的兴趣爱好,在过于闲暇的时间里,容易就自我健康状态及某些疾病的症状特征形成不良的自我暗示,总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健康状况十分不好,或者是患了某种疾病,甚至怀疑自己可能到了疾病的危重阶段。在这种多疑心理的驱使下,会将机体的一般衰老表现同某些严重病症对号入座,产生恐惧和危机感,破坏了老年生活的安详和幸福。
社会角色的转换必然导致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老年人如果不开朗豁达.对人对事过于拘谨,谨小慎微;或者计较小事,喜怒无常,考虑自己多,考虑他人少;或者孤独闭塞、对人冷淡等,必然会对原来社会关系的自然消失和新的社会关系的难以建立缺乏正确理解,产生较为严重的忧郁或多疑,要么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缺少信心:要么怀疑他人的言论或者行为,结果是处处对己或对他人过不去,影响了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和对生活的向往及乐趣。
2.孤独担忧老年人离、退休后,在确立新的目标追求、恰当安排老年生活之前,从整天繁忙、时间紧迫转为闲居在家,时间宽裕,会因不习惯而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如果对原有工作仍抱有极大兴趣,感觉到尚有许多事没完成,而迫于条件限制又无法再进行下去,则失落和孤独的感觉会更加强烈。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老同志、老朋友接触的机会日渐减少,新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尚未形成,随时向自己袭来的孤独不安感,难以找人倾诉排解;人到老年,子女长大,不是忙于学习或工作,就是已结婚成家,往日热闹、愉快的家庭氛围多被清冷、寂静所代替等,都成为加重离、退休老人孤独感的原因。孤独感如果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的消除,将严重影响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逐渐失去生活的乐趣,引起情绪反复无常,导致思维迟钝、闭塞,危害到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随着年龄的日益增大,生活的能力逐渐减退,老年人对自己生活的担忧也有所增加。比如,对自己患有的慢性病担忧,对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担忧,对将来依赖他人担忧,以及为经济状况、为子辈孙辈的健康、为亲人的健康状况、为怕孤单担忧等。老年人担忧心理的强与弱,与年龄、机体健康状况、性格特征、思想认识等有密切的关系,而担忧感过强对老年人的情绪、情感、身体的机能状况等也有明显的负性影响。
3.情绪不稳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因为见多识广,社会阅历丰富,对人对事都能气量宽大,感情真挚,性格开朗;在思维方面,一般也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易被表面现象左右自己的情感。但是,也确有一部分老年人受个人修养、性格、思维能力以及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在遭受较大心理压力时,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或者过于在非原则问题上计较,喜怒无常;或者思维僵化、保守,遇到问题容易抑郁、猜疑;或者性情急躁,独断专行,碰到意见不统一时,傲气凌人,唯我独尊等。由于其性情不稳,难以相处,所以常与他人或家人发生矛盾冲突,使孤独感、担忧心理越加严重,也可使性格变得多疑狭隘,思维能力日渐减弱,甚至导致多种心身病症的发生。
有关心理学家及医学家对老年人的消极心理活动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老年人的心理老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喜欢谈过去的事,记不住近来发生的事。
(2)稍有急事在身,总感到心情焦虑。
(3)事事总以我为主,以关心自己为重。
(4)喜欢孙辈,不喜欢子辈。
(5)不愿和陌生人接触,不愿去麻烦别人。
(6)听力下降,但好打听闲事。
(7)讨厌喧闹,对社会的变化疑虑重重。
(8)好固执己见,家长作风严重。
(9)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常搜集和贮藏无趣的东西等。
以下为关联文档:
传统家庭教育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自然不应当全盘否定传统——给了我们世界观形成以影响的一系列习尚和往事的意义。不能忘记,传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内容,所以必须给它以应有的地位。甚至即使是使我们...
关爱父母 给老年人的起居法则老年人因为年事已高,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适应能力降低,反应也日渐迟钝,稍遇劳累,需更多的时间休整恢复,所以,注意生活起居的调摄,是关系到退休后能否有效地防御疾病的侵袭、消除精神...
不要让消极影响了你的工作所有的人都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报以积极的态度,这是人的本性。但是,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尤其是在职场中,我们不能太自我,不能总是跟着感觉走。然而,对很多人来说,这似乎不容易...
抵御女性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有些女性容易多愁善感。多愁善感是容易给身体造成危害的,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是种消极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也就是...
老年人选用什么帽子为好老人戴帽子比较注重实用,要求帽子轻便、柔软、舒适和耐用。至于样式,颜色、质料,则要和老年人自身的职业,文化程度相适应,有时,还要和衣着相匹配。个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当地的风俗习...
第三十六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第一节老年的生理、心人类的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当代的世界性趋势。解放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38岁,而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已提高到68岁,一些大城市(如上海、成都等的调查报告)人口寿命已达70...
避免孩子受消极影响保证他们积极成长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沮丧的了,当你在朋友家里玩或者在休息时,听到你的孩子喋喋不休地说出一系列表示他不愉快的话语。当然,所有的家庭都有自己的规则和行为规定,但是一旦孩子进入...
《中学教育学》大众传播的消极影响信息时代,文化传播手段日益科学、先进,各种信息对社会成员的覆盖面大大扩展了;经济的发展又使人们对文化精神消费产生了高要求,因此,社会教育事业也获得了空前发展,社会教育对学校...
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