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孩子该如何面对父母离婚

09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设计教案]走近父母主题班会 教学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说说、议议。 教学程序: 一、课前...+阅读

孩子的父母决定结婚、生孩子的时候,几乎都是满心希望白头偕老、家庭和睦的。可是事情的发展有时并不尽如人意,夫妻之间出现分歧、裂痕,开始争吵、打架或冷战,最终分手,这样的情况在近年来越来越常见。有些父母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勉强维持婚姻。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能真正保护孩子。父母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家庭不和的氛围也会使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父母争吵不断,甚至武力相向,孩子的身心发展会更受影响。许多研究发现,早在离婚以前,父母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家庭中怨恨、愤怒或冷漠的气氛已经使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并出现行为问题,因为处于婚姻困境中的家长很可能缺乏耐心而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或把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有调查表明,在不和家庭成长的孩子,容易出现自我控制不良和社会交往能力差的问题。男孩尤其容易变得亢奋、易冲动、逆反、学习困难。

当家庭破裂时,孩子难免受到伤害。但如果父母能够处理得当,可以帮助孩子尽快调节心理状态,适应新的生活。虽然孩子失去了一个形式上完整的家,但家长可以帮助他们重建一个心理上完整的家,让孩子重新感受到安全和宁静,继续享受被爱的快乐。

当离婚真正发生时,对家长和孩子都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无论父母如何努力使离婚的过程波澜不惊,孩子对家庭离散的事实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感到痛苦。孩子普遍的情绪反应是伤心、害怕、沮丧、愤怒、困惑,有时可能是解脱,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主导性的情绪存在差异。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对离婚的理解和反应,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试。

(1)了解孩子的反应

孩子的年龄、性别、智力水平都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离婚的适应。智力是应对一切压力的重要资源。处于懵懂状态的幼儿因父母离婚所受的影响相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要小一些,智力发展比较成熟的高中生对父母离婚的适应也相对较快。因此,帮助孩子理解离婚的原因和目的,让孩子明白离婚以后可能产生的生活变化,对孩子接受现实,调节情绪十分关键。

在学前阶段,孩子经常感到被遗弃了,茫然不知所措。他们担心自己是导致父母离婚的原因。他们通常用否认来控制自己的情感,不愿接受现实。有些孩子出现倒退,开始尿床、发脾气、害怕。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支持比任何其他人的支持都更重要。家长需要与孩子谈心,向他们解释离婚是怎么回事。因为孩子小,你需要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而且不仅解释一次。告诉孩子他们的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除了口头上向孩子保证他们的需要像以前一样会得到满足,还要在行动上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没有被忽略。

5~7岁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们最突出的感受是忧伤和哀痛。孩子可能否认父母离婚的事实,说服自己父母的离婚对自己没有影响,或者幻想有一天父母会重归于好。但这些心理防御并不能消退痛苦,这么大的孩子还不能独立安排活动寻找安慰和乐趣以缓解自己的痛苦。父母的离婚往往成为孩子脑子里想得最多的事。当一个父母刚离异的女孩在游戏中被告之可以许三个愿时,她的回答是:“第一,让爸爸回家。第二,爸爸妈妈和好。第三,他们永远不离婚。”

害怕是孩子最常见的反应。孩子担心没有人爱他们、照顾他们了。对孩子来说,父母一分开,世界就变得四分五裂,找不到安全的巢穴了。许多孩子相信只有父亲才能维持家庭的秩序,父亲的离开使他们感到惶惑不安。

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心理咨询中困难最大。因为谈论父母离婚的事太痛苦了,很多孩子一张嘴就要哭。而且他们有时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如果家长或心理医生用独白的方式,替孩子讲出他们可能有的体验,会对孩子有帮助。

一个8岁的男孩,不愿意对别人谈论父母离婚的事,因为他害怕讲着讲着就会哭。心理医生告诉他:“我和许多其他父母离婚的孩子谈过,他们都为家庭破裂感到非常伤心,有时候还会生父母的气,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不能好好住在一起。我知道这些孩子都很难,他们不愿意伤害爸爸或者伤害妈妈,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小男孩听了,一个劲地点头。心理医生的话都说到他心里去了。

父母可能不能像心理医生那样说自己了解很多离婚家庭的孩子,但可以对孩子说:“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小孩,他感到……”“电视剧里有一个父母分开的孩子,他……”借助对某个与孩子处境相似的孩子的分析,启发、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于

9、10岁以上的孩子,外界的干预和帮助会比较有效。专业的心理咨询能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感情,并表达自己对监护权和探视安排的真实感受。心理咨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可以帮助孩子证实和肯定自己的感受。在孩子感到压抑、气愤、担忧的时候,有一个专业人士对他们说:“这是一个艰难时期,可以理解你感到伤心和难过。”对孩子来说很有好处。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情感,减少“我不应该这样”的自责或“我该不该这样”的困惑。

许多孩子认为自己对父母的离婚负有责任,是他们使父母产生矛盾。家长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明确地、肯定地告诉孩子离婚是父母之间出了问题,与孩子没有关系。

孩子还会担心离了婚的父母心情不好,对父母的一举一动特别敏感。因此,尽管父母不可能在孩子面前完全掩饰自己的伤感和沮丧,但也要尽量克制,等到自己一个人时再发泄痛苦的情绪。

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可能对父母的离婚感到松了口气,因为他们目睹了父母之间的暴力或不幸婚姻对家庭成员造成的严重的心理折磨。这些孩子认为离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从一个冲突不断的家庭转移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他们较容易适应新的生活,调节心理状态的过程往往顺利一些。

孩子的气质类型也影响其适应程度。随和的、适应性强的孩子,相比之下容易摆脱阴影。这样的孩子也使离异后的父母感觉相对轻松,离婚后的一切调整和安排就容易实施,不会因管教孩子产生尖锐矛盾,因而父母与孩子的适应都相对要顺利一些。而困难型的孩子本来对环境的改变就十分敏感,适应性差,他们对父母离婚的较激烈的反应又可能成为离异后父母忧虑或恼怒的焦点,他们因不安、焦虑或愤怒而表现出来的不当行为,容易成为父母发泄怒气的最方便的目标。在父母和孩子相互的消极作用下,孩子的压力和适应的难度就更大了。因此,对于不同气质的孩子,家长要有不同的心理准备。父母尤其要耐心、宽容地对待困难型的孩子。

(2)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父母正在离婚或刚刚离婚的孩子最需要和父母交谈,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家长需要建立或保持与孩子交流的畅通渠道,经常跟孩子交换信息和感受。鼓励孩子问问题和表达感受。对孩子的问题,家长应给予明确的答案。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生活的具体安排,比如,谁和谁一起住。孩子需要确信父母还继续照顾他们,关心他们。

当父母中的一位即将离开时,父母双方最好一起把消息告诉孩子,如果孩子有兄弟姐妹,那么所有的孩子应该同时在场。孩子可以知道父母是共同做决定的,他们也有了心理准备,不会因为突然看不见父亲或母亲而感到震惊。家长可以这么对孩子说:“我们结婚的时候是希望能够永远在一起的,但是后来发现我们在一起过得并不开心。我们已经不爱对方了,我们经常吵架,这对大家都不好。所以我们不想再吵了,决定离婚,这样就可以恢复平静了。”家长对孩子解释的目的之一是给孩子做个理智解决问题的榜样,让孩子明白父母也可能犯错误,但他们能够承认错误,并且用道德的、社会所接受的方式改正错误。尽管父母最终决定各走各的路,但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父母的行为是负责的。

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作出离婚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他们知道这可能会让孩子伤心。换句话说,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为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感到十分歉疚和难过。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一直是在乎自己的,自己没有被忽略。另外,当家长表达了对离婚的伤感之情,孩子也就知道可以不加掩饰地表达心中的忧伤了。

不要把你对另一方父母的消极观点强加给孩子。不要指责另一方是造成问题的根源。有一些话父母不该说:“都是你爸爸不负责任。”“是你妈妈不想要我们了。”也不要让孩子选择立场。孩子往往需要也愿意对父母双方都忠诚。孩子对父母、婚姻、家庭的忠实,有时会令我们吃惊。甚至一个受到虐待的孩子,仍希望虐待他的父亲或母亲不要离开。即便孩子愿意接受父母一方离开的事实,他们也不愿意听到任何贬低父母的评价。

在父母重建生活的时候,需要保持交流的进行。家长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指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家长可能会听到孩子表露对自己或另一方父母的愤恨,不要粗暴地指责或制止他们。运用反映式倾听和“我”语言的技巧,可以帮助保持交流的公开、坦率,这样对家长和孩子的情绪调节都十分有利。

当孩子和另一方父母闹别扭,回来抱怨时。家长应该承认孩子的感受,鼓励孩子与另一方家长直接交谈,让另一方家长采取措施解决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而不要亲自出面干涉。除非出现了孩子被虐待或忽视的问题。

(3)建立稳定的生活秩序

家庭氛围也是影响孩子适应度的重要因素。家长之间的平和态度,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合理分配的家庭责任,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新生活。有些父母为自己给孩子造成痛苦感到十分内疚,因此通过买礼物、给予特权或放松约束来补偿孩子所受的伤害。这样的做法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有害无益。孩子在情绪不定的时期,缺少纪律约束和正确引导,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研究表明,男孩在经历了家庭解体后,容易出现缺乏自控、攻击性行为增多的现象。因此离婚后的家长必须保持对孩子,尤其是男孩的严格纪律约束和理智引导。

离异后父亲和母亲会分担对孩子的照管,孩子有时可能用一位家长的许可来对抗另一位家长的要求。比如孩子会说:“我在妈妈那儿从来不要干这个。”“爸爸允许我看电视看到9点。”家长不必为孩子需要适应双重要求而歉疚,但要让孩子明白人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规矩。与孩子公开讨论规则的合理性,这样可以得到孩子的尊重。明确规则以后,应保持规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要频繁变动,使孩子因无所适从而气恼烦躁。

独自抚养孩子的家长生活负担加重,可以让孩子适当分担一些家务。这不仅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有助于家庭生活的有序运行,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能力和独立性。被赋予一定责任的孩子往往更自信,而且不会把任务看作是不公平的负担。

一位单亲母亲带着一儿一女生活,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她与孩子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讨论如何分担家务。母亲向孩子坦陈自己的困难,希望孩子们能帮助她。孩子们体谅母亲的难处,十分愿意为家庭出力。一家三口把所有的家务活列出清单,然后孩子们记下自己愿意并能够承担的家务。当孩子发现家务活与自己的课后活动冲突时,一家人再开会调整家务安排。每天,孩子们自觉地早起,在上学前完成一些家务。不管孩子完成得是否尽如人意,母亲总是表扬孩子的努力。

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能干,他们向妈妈要求承担更多的家务活。一家人制作了个巨大的表格,把每人每天需要完成的事项全都列在上面。这个制度卓有成效地维持了五年。

在家庭系统中,祖父母的支持也是极有帮助的。老人有充裕的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还可以通过特别的优待来抚慰孩子受到的创伤。另外,祖父母给予孩子父亲或母亲的生活上或心理上的支持,也间接地帮助了孩子。因为,祖父母帮助缓解了独自抚养孩子的负担,孩子的父母就可以更有条不紊地重建自己的生活。而且心理上放松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也更容易做到理智、恰当。

(4)帮孩子建立新的生活

离婚后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需要制定探视规则。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与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则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孩子过一段时间。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讨论孩子的监护问题,从保护孩子最大利益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探视时间,并征得孩子的同意,孩子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

父母不要把以前的恩怨带进新生活中,不要以剥夺对孩子的探视作为要挟或惩罚对方,虽然双方已不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所需要的父母。离开孩子的一方仍有义务关心孩子的成长,仍应该经常给孩子生活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当然以何种形式体现关心,需要与抚养孩子的一方达成共识。

当孩子在两个家庭来往时,父母不要将孩子作为自己的心腹、同盟或抚慰自己创伤的主要精神寄托。这样无疑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孩子应该自由地开始自己的生活。父母需要疏通其他家人的思想,避免双方家人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另一方。孩子母亲的娘家人也许会说:“你爸爸最没良心,把你们撇下不管。”孩子父亲的家人可能会说:“你妈真作孽,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大人泄心头之恨的话,对孩子来说,却仿佛伤口上撒盐,孩子对父母的爱往往是无条件的,任何贬低父母的评价都会伤害孩子。

探视的安排不可能一成不变,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工作的变化,居住环境的变动都可能需要家长、孩子重新对生活规律做些改变。但无论怎样,孩子的利益是家长需要重点考虑的。

对于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有一位人品好的人替代离开的父亲或母亲扮演榜样的角色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在单亲母亲家庭,孩子的舅舅、姨父、运动队男教练都可能成为孩子榜样的人选,与男人的接触对男孩、女孩都很重要。让母亲的男朋友承担这样的角色不一定合适,孩子会觉得他是因为母亲的关系才表现出对自己的关心。孩子需要一个真正关心自己的像父亲一样的人物。

学校是孩子获得支持的重要来源。慈爱而有权威的老师,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同伴会帮孩子恢复或保持自信,给孩子带来欢乐。孩子在学习或学校活动中取得成就,也有助于孩子获得信心,增强适应力。

夫妻离婚、家庭解体虽然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但如果家长能理智地、负责地采取一些建设性的措施,离婚可能变成寻求生活快乐的第二次机会。毕竟,离婚的目的是为了结束一场纷争,纠正一个错误,重建的生活有可能更美好。

(5)远离伤害

如果父母努力将孩子从激烈而持久的婚姻冲突中隔离出来,孩子可以继续健康成长。做到这一点的父母有一些共同的经验:

①让孩子明白: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珍视孩子的存在,也尊重孩子与另一方父母的关系。

②离婚后尽快制定公平的、符合实际的抚养孩子时间分配表,哪怕是暂时的。

③一旦达成协议,父母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协议条款。

④父母一方如果需要改变原来计划好的事项,必须事先通知对方。

⑤实施计划必须有弹性,如果一方临时有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行事,应相互体谅,灵活调度。

⑥在孩子去另一方父母那里之前,帮孩子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⑦不要在交接孩子时处理大人之间的事。

⑧不要把孩子当作心腹、信使、间谍或讨钱的人。

⑨仔细倾听孩子生活在另一个家的感受,如果孩子有抱怨,鼓励他直接与另一方父母解决问题。

⑩家长之间的问题避开孩子单独解决。

以下为关联文档: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主题班会设计教案感恩父母,点亮亲情 ——主题队会 河源市第二小学六(8)中队辅导员:曾贞峰 一、队会主题:感恩父母,点亮亲情 二、实施背景: 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

童年对父母有心理阴影的孩子,长大后应该怎么面对父母题主是妹纸,童年时期,特别是小学二年级,也就是8周岁左右,母亲对我的管教方式比较极端,导致我二年级下学期就曾觉得生不如死(当时已经知道这个成语),产生过自杀和离家出走的念头,也在8...

“感恩父母,孝亲敬老”主题班会设计教案“感恩父母,孝亲敬老”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目的意义】 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心中是心肝宝贝,他们不知道孝敬父母和尊敬师长。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教育有着深...

你是提倡“讲道理”的父母,还是提倡“棍棒教育”的父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面对孩子的时候淘气惹事的时候,很多父母都出现“恨铁不成钢”的念。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有些父母直接动手去打孩子,当然也...

父母的责任是发现孩子的能力这是一个发生在一个恨铁不成钢的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正是这个母亲告诉我的。她就象所有的妈妈一样爱他的孩子,可是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儿子一直很自卑,在别...

国外父母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心系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三(3)中队 活动过程: (班会正式开始前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主持人在音乐声中入场) 主持人开场白: 男主持人:一曲《感恩的心》把我们带...

共同携手,做好家庭教育,当好称职父母——新父母学校尊敬的老师和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小三班马俊攸的妈妈,很荣幸能够在此发言,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家长真诚地感谢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孩子的...

父母八字策略应对贪玩的孩子不少父母为孩子贪玩所困扰,这里奉献的一个“八字策略”——顺应、利用、制约、诱导,可能有助于你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境地。 1、顺应 玩是人的天性。两三岁的孩子除了玩,还能...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