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的4块糖,这样制服顽皮孩子!

09月13日 编辑 39baobao.com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会]在开学初,在园教科室带领下,全体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颇深:一、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 生活即教育 ,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阅读

你平时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是不是为教育孩子的问题感到非常头疼,教育家陶行知的4块糖,这样制服顽皮孩子!

孩子总有做错事的时候,特别是顽皮的孩子,屡屡犯错,令父母们头疼不已!100个父母中,有99个一开始是抱着心平气和教育的念头,无奈最终被孩子一次次点燃导火线,于是脾气爆发,拳头抡起,成为怒火中烧的家长:

“你再这样,看我不打烂你的屁股!”

“你改不改?再不改我打断你腿……”

打了吗?或许没打,或许打了。即便打了,也不会像恐吓的那样,真把孩子的屁股打烂了,把腿打折了。父母们无非也是想借着言语恐吓,震慑下孩子,顺带发泄下自己内心的愤懑。

孩子呢,受教了吗?可能第一次他们听到这样的话,会非常有效,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但是次数多了,他们似乎也听习惯了,似乎也摸索出了:其实父母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于是,屡教屡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频发,一方成为粗暴的家长,一方成为叛逆的孩子。

(一)

孩子做错事,自然要惩罚,但惩罚也讲究艺术,这让我想起著名的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教育美谈。

陶行知先生曾经担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有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在打同学,于是立即上去制止了这名男生的行为,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陶行知回到办公室,看见这名男生已在等候,于是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了。”

陶先生说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块糖递给男生。

这时,男生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4块糖,轻轻松松做了一场教育,男生心服口服,主动承认了错误。这4颗糖,估计是孩子这辈子吃过的最甜的糖吧,因为他尝到了被理解、被尊重的滋味。

(二)

相反,我的朋友玲向我诉苦的关于她家两个男宝的生活,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寻常一幕:

那天,兄弟俩在阳台玩着玩着,又闹开了,大宝怎么都不愿意把手里的玩具给弟弟玩一个,并且是怀抱一大箱玩具,一个都不肯。爸爸好言劝导了几句,大宝依旧不听,于是玲丈夫的脾气也蹿上来了:“给弟弟!你到底给不给?信不信我把你这箱玩具全扔窗外去!”

大宝没吭声,也没屈服,红着眼睛更用力地护着整箱的玩具。父子俩就僵在了那里,幸好玲及时赶到,解了围,不然还真不知道作为爸爸该怎么下台?大宝不给,难道真把整箱玩具扔出窗外?!

谈到两个儿子的生活,玲苦恼不堪,她觉得大宝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说教已失效,打骂成为家常便饭,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三)

在玲的大宝身上,不难看出孩子对父母产生了抵触情绪,让他有了逆反的心理。

有父母可能会提出异议: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一个父母能够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每时每刻都这样教育孩子!的确,每一天面对孩子,会有百般情况,但是陶先生的这个方式为会我们父母提供了一个教育思路,以及让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批评孩子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而不是说一些过火的话,发泄一下自己的愤怒,从而无形中又伤害到孩子的自尊。批评孩子,需要尊重孩子,也需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做到有效批评呢?诺妈觉得父母们需要在三个方面给自己一些注意。

1、 心态上:时刻告诉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有这样的心理,父母就会克制自己不说一些过火的话,不对孩子大声嚷嚷。而恰恰平和的声音去批评孩子,则更能让孩子把话听进去。

2、 语言上:少而精。孩子对父母的训导越来越无所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父母说的多了,孩子也听腻了!所以,批评要说到点子上,要适可而止,言简意赅,把握主题。并且要注意的是,不要大错误小错误都狠狠批评一通,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有“反正怎么样都要挨批”的想法,长此下去,孩子慢慢就会把错误的行为放大。

3、 行为上:“打一打,揉一揉”,效果最佳。任何人都喜欢被表扬,孩子也一样,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前,可以先对孩子表扬一番,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心理,再话锋一转,提出不足之处和应改进之处,批评完了之后,再做一番表扬。在这表扬、批评、再表扬的一波三折中,同样是批评,孩子则更容易接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孩子?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是我们也要讲究教育手段和策略,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要帮助我们的孩子,让孩子成长。

以下为关联文档:

以教人者教己——读《陶行知教育名篇选》有感近日,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选》让我受益匪浅,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当今社会 考试即教育 的社会压力下,孩子们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教,孩子学,这种填鸭式的...

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感想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都对陶行知先生的书籍有所浏览。尤其是书中所写的 生活教育 的篇章。不容否认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针对人们的需要,让教育从实际出发,开辟了...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散记先生,亲近您,总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醴;更是如醍醐灌顶,如佛光普照。读您,是在读您的教育情怀,读您一怀萧索而又一腔炽热的教育情怀。近百年前,您即以犀利深刻的洞察力和忧愤深广的前...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浅谈积木游戏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性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 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以来与环境不断...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阅读从小就应抓起当湖小学 陶苏红,陶行知先生其人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但是其学说又有多少人真正拜读过呢?今年寒假有幸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其语言平实质朴,可要一一深入了解可得花费些时候,...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中“教学做合一”有感陶行知先生的 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的实施方略。 教学做合一 不仅解决了在生活中如何实施教育...

读书笔记《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陶行知先生继承发展了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提出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等三大理论主张。他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教育回归生活。一、从学生实际出...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创造力是人的先天本性,正常儿童的天赋其实是差不多的,而关键就在于环境...

陶行知名言大全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