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1、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由被动的 听 转变为真正的学,逐步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2、调动了...+阅读
“一般发展”是指整个个性的发展,即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
“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是赞科夫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两个概念。赞科夫(Л.В.Зaнков,1901-1977)于1957年开始在学校低年级进行“教学与儿童发展”的实验,长达二十年之久。1975年发表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就是这个实验的总结。赞科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扩展资料:
赞可夫主张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求得知识的深度。他认为强调高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引导者必须通过观察确定孩子已经真正地理解了概念后,再发现孩子的几许探究的意愿后,才可以继续下一步的引导。
对此,赞可夫说得很清楚:“以高速度前进,绝不意味着在课堂上匆匆忙忙地把尽量多的东西教给学生,……我们是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技巧的适宜速度的。”这个速度是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实际相适应,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去吸引、丰富孩子的智慧,促进其发展。
如何发挥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走
举例说明: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参与与学习的主动性
一、抓读书激发学生读书热情,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上语文课,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会读、乐读,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那才算是在上语文课。如果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有很深的感受与体验,在课堂上读书热情高,那他们的上课积极主动性一定高,课堂学习语文的气氛一定很活跃。如何抓读书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呢?我认为首先要抓好课前的预读,因为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流畅,读出感情,那是不切实际的,毕竟要完成一些教学目标、任务。通过预读,让学生参与到阅读实践中来,阅读是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在预读中,让学生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他们通过所了解的资料结合文本,潜心读书,获得个人的初步理解、体验和感受,在自读中不断提出读中疑惑问题,有了问题,课中学习自己就有了目标。带着目标的期待去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体现。学生这样经常练习,使他们在不断的自主活动中增强主体意识,就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读中提出的疑难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去设计用读书来解决疑难点,通过读来理解感悟预读中的问题,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因人施教,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交流,在读中去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在读中体验读书的快乐,在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朗读情境,训练学生有感情地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由于教材中的情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是靠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学生往往难以体会深透,这需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加深体验。因为学生有了课前预读,课中理解作为铺垫,学生读起来有一定体会了,如果教师能创设朗读情境,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激发下自然进入教者所创设朗读情境之中,在情境中读,在情境中加深感受。在引导时,教师要积极发挥“导”的作用,正如杨再隋教授在《学生主体的再认识》一文中所说“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试问教师自身的情感激发起来没有?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情境,教师自己进入情境了吗?”教师要把学生带入自己创设的朗读情境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以自己的情激起学生的学情。教师发自内心形于辞色的情感,会直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先受感悟和感染,然后才能“移情”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前积蓄这种情,认真钻教材,把握文中感情基调,在课中通过自身体态语言,借助相关教具创设情境,因势利导,调配场上的气氛,让自己积蓄要表达的情,让学生领会,激起他们感情的浪花,师生间达到情感交融。学生读书有感情了,自己想放声多读一读,这比教师强制学生读,或学生无目的的读意义就不同了。语文课上学生读书感情的深浅、兴趣的大小直接反映学生上课的主动性情况,我们要抓住读书这个环节,这是语文教学的根,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平淡无味,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上语文课干什么。
二、抓学习思路切入点,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会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在一篇篇课文教学中,如果能找好每篇课文学生学习思路的切入点,对学生积极主动学好一篇课文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切中学生求知的思维过程,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找好这个点,让学生去探究、去合作,得出自己满意的答案,那么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有趣味,有收获,学习主动性高。找好这个切入点,关键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学定教,依据教材特点,灵活处理好教材,采用阅读教学方法中的“重点突破法”,以点带面,牵一而发动全身,集中时间,突出重点,深入理解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中,我抓住课题“和”字作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去读文本找出将相“和”与“不和”处,在“不和”处抓住廉颇一句话“蔺相如凭着一张嘴爬到我头上去了。”抓住“一张嘴”让学生读、思、议文中三个小故事,去寻找答案,蔺相如是否凭一张嘴爬到廉颇头上去了?结果学生认真读文,积极思考,主动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快就得出了满意的答案,认清了廉颇、蔺相如两人的个性与品质。由这篇课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中,找好学生学路的切入点,能很快地与学生的求知思维衔接,能顺利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抓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但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力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都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讲,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怎样才能让低年级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呢?近年来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放”,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1、放手让学生说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而在于学生能够主动去理解、探索、记忆。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这样,每位同学就能不同程度地把自己观察到的说了出来,接着,要求同桌学生互相说,最后再个别汇报,这一过程,就把有的同学说不出的或说得不全面的地方弥补上了,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完整的可以补充,不清楚的可以适时地提问,不同的想法各抒己见,并可以争论。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我也不轻易否定,而是追根溯源,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样想的?从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曾经出过这样一道题: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一星期工作多少小时?学生A的解法是:8*7=56(小时)因为一星期有7天。学生B的解法是:8*6=48(小时)因为我妈妈每星期只休息一天,一星期工作了6天。学生C的解法是:8*5=40(小时)因为我们每星期休息两天,我妈妈和我一样,休息两天,工作5天,所以一星期应按5天计算。以上几位学生的不同答案,都有道理。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轻易地加以否定,势必扼杀了学生智慧中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反之,不轻易地加以否定,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说,使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愉快气氛中进行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1、放手让学生做“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动脑探索事物。也就是说,动手操作是小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年级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针对这个特点,我经常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学具,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用学具帮助学习数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手、脑、口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从而获取知识,学会学习。例如:在5以内的分与合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操作学习的,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得到2并学会用分1,1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
1、
3、
2、
2、
3、1师:“刚才大家每人只摆了其中的一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们互相讨论,边议,边摆摆弄弄。真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真都放在左边,每次移1个到右边就是(3,1)、(2,2)、(1,3);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的分,就成了(1,3)、(2,2)、(3,1)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予以表扬,同学们得到鼓励,主动探索的精神更足了。在引导学生讨论3的分与合时,学生进一步发现
2、1,
1、2两种分法只是位置反一反,找到了规律,我们能摆一种说两种,简约了操作过程。到学5的分与合时,水到渠成,学生看到5个木块就可以在头脑中利用表象很快说出:5可以分成1和
4、4和
1、2和
3、3和2。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为6—10各数的分与合打下基础,那时,不用教师教,他们也能主动、清晰、有序地说出各数的组成。再如:教学“认图”时,我就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与老师出示的实物图相同形状的学具,用手摸一摸,摆一摆,堆一堆,滚一滚,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都抢着发表各自所发现的秘密(各形状特征),从而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趁他们印象深刻时,再让学生发挥想象才能,举实物讲形状,学生通过眼看、手做、脑想等活动而学的知识容易懂,记得牢,理解深刻,掌握牢固。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学生动手、动脑和求知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为数学概念的建立打下形象、生动的表象基础。这样就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学生得到了主动的发展。总之,敢于“放”,就是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去获得数学知识。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
以下为关联文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展勤丽 ]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为目标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来自于日常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具体的预习活动中...
个体的生命发展指的是什么首先,发展是一种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外部的变化就不能说是发展。例如当一个人从一个房间来到另一个房间,空间位置和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这个人并没...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认真进行探讨和研究自...
基于学生视界,促进学生发展—《滴水穿石的启示》沉淀基于学生视界,促进学生发展—《滴水穿石的启示》沉淀在我心中的思考 前不久,我参加江苏省课题优质课比赛,执教的是《滴水穿石的启示》2次执教同一课,同样的教学目标,同样年...
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在你能力够不够,只看你是否有心,和坚持。 先你得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有时候这种兴趣可能是负面的。比如说打架,欺负同学等等,对他们的批评点到为止,如...
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儿童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3373133顺序性、阶段性、可变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由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化的影响,相同年龄阶段的...
谈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儿童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可变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由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化的影响,相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在脑力与体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
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展一、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情发生兴趣,这时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灵活,也富有创造性。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
如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如何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面、找一找。教学中,来形成空间观念的并加以巩固,形成空间观念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找一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