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03月09日 编辑 39baobao.com

[用音乐教育促进儿童主体性发展]用音乐教育促进儿童主体性发展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日益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人的主体性构建及其正确发挥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阅读

一、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由于青少年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叛逆及依赖的冲突;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等,使得他们的焦虑情绪较重。并且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脆弱,生活阅历的肤浅,抗挫能力较低,因而更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进而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以致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精神疾病。

所以青少年时期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非常时期,全社会都应当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二、改善家长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者,与教师一道结成施教的主干力量。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和谐的人才,家长及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很大的感染力。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当全面深入地学习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咨询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理论梳理好自己的情绪情感,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解决青少年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

三、中小学应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实行心理干预

1、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

2、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进行个别与团体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采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对症下药,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矫治。

4、兼顾对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宣传,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四、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协调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教师的认知偏差会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出现攻击行为。青少年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榜样之一,是公正的代表,遭遇问题时,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与爱。

如果教师缺乏包容心和耐心,不能以平和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易叛逆。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学生的心理遭受严重的创伤。

2、协调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即家庭中以自然的血缘和人伦为主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弟兄姊妹。民主的、宽松的家庭给青少年一个温馨的港湾,专制的、严苛的家庭会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易养成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

因此,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维护必须以家庭为起始点,以全体家庭成员的优良品质及和睦的关系为依托,同心协力为每一个生命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3、协调同学、朋友间的关系。青少年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被同学、朋友接纳,渴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若同学、朋友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就会呈现孤独、苦闷、郁郁寡欢的情绪状态。

学校和家庭应通过各种形式,倡导青少年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在日常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

五、如果发现青少年有明显的适应不良、学习不专心或学习成绩下降、古怪异常行为、焦虑抑郁情绪等,就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其成长奠基的有效策略

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交流过程。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调查表明:“学生不喜欢学校的第一位因素不是课程的压力,而是师生关系,学生需要老师的信任、公平、鼓励和表扬。”因为任何一个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这个潜在的和谐环节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想说说......”“请你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课后,也常常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或其它活动等。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另外,教师还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良好互动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事实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焕发出求知的积极情感,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木厂小学 孔垂兰

“健康”的概念现代社会已不仅指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小学生由于成绩、升学压力,还有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以及一些家庭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隔代抚养孩子问题,等等,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在当前环境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一、创设行为激励环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是树立名人榜样,通过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就是利用小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给他们讲一些名人自信的故事,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进而对任何事情都树立顽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是开展能力锻炼,通过挑战自我培养自信。通过锻炼学生培养自信心的方式很多,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当一次“管理者”;交给学生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老师不插手,等等。通过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是培养集体观念,通过感受自我培养自信。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特别是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荣誉时,让学生知道荣誉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他是集体中的光荣的一员,强化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在学校中的自信心。

二、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一是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通过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校园里设置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让学生理性思考;在校园里营造繁花点点、绿草茵茵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

,进而使学生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是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内化、积淀优秀的心理素质。而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因此,在学校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通过心理认知暗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心理品质的优化。

三、创设全新学习环境,努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一是利用好学科教材中的健康心理教育内容。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并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科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二是精心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教师学习过程指导者、诱导者的角色。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三是设计新颖科学的学科教学活动。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学校在支持和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方面你认为值得肯定的是

作为一所学校,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平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培养,身心健康,还要加强体质能量的训练,这样方能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

为的是培育学生向多方面发展,学生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水平,所以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必然的,不是侧重于某一方面。

扩展资料:

学校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因此,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教育目标,领导必须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运用和掌握实现科学管理的策略及方法。

这必须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不同的程度的专题研究,使之实现教育科研成为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教科研专题研究的成效如何,重点是取决于学校领导者的素质怎样。领导者的心理意向,表现出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行为,自然也就发生指导策略是否正误和指导能力是否适应的情况。所以,建立和帮助学校领导提高指导水平,是有效地完成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因素。

以下为关联文档:

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三个内因  心理品质 学生的心理品质迅速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情感、思维、意志品质和性格的变化更为突出。这种在生理发展基础上的心理发展是主体性生成的重要基础。当思维到...

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潘焱,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也变得不同。除了身体的健康之外,还注意到了心理的健康。而孩子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健康也应该从身心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和...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认真进行探讨和研究自...

积极营造开放的英语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目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

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条途径和方法进行: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

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以下六个方面应予以加强。 1、加强教育督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

如何加强意识形态的工作促进中国社会健康发展解放军报2015年1月1日元旦献词———西方国家加紧对华实施“政治转基因”工程。……特别要看到,国际社会处在多事之秋,波涛频起,暗流涌动,天下仍很不太平。我国周边形势总体稳定...

如何加强教育促进造口者的健康(1) 卫生知识的宣教①疾病知识的教育,如病因、危险因 素、预防、治疗、预后;②患者相关检查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治疗的配 合;③手术方式、术前常规准备、肠道的准备;④术后活动和饮...

农村小学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教育的愿望和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 才能实现。作为教师,如果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虽能使之理解许多道德知识,但并不一定能使之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真正奉...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