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论文

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和重点研究方向有哪些

01月07日 编辑 39baobao.com

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和重点研究方向有:

(1) 预制构件的模数化和标准化研究。模数化和标准化的 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向:一是要对全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全产业内推行模数协调;二是要实现统一价值导向,建立技术 标准。住宅模数协调准则是建设者、施工方、设计者在装配式建 筑的建设中共同遵循的统一准则,是建筑标准化的依据,因此 要大力推行住宅模数协调准则研究,要加强构配件尺寸与建筑的配合、协调、定位。

(2) 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研究。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 建筑抗震的研究仍较少。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抗震研究的重点在节点,装配式建 筑节点的抗震性能与现浇节点存在差异,其力学特性对建筑整 体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对装配式建筑节点抗震性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同时,要加强各类型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研 究,应及时依据最新且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对现有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设计规范及设计条文及时更新。

(3) 基于BIM的一体化项目实施(IPI))应用研究。所谓 的IPD,就是通过协作平台,对体系、人力、实践和企业结构 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所有参与方的见解和才能,通过设计、建 造以及运营各阶段的共同努力,使建设项目达到最大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IPD模式贯穿项目建设的全部阶段,包括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建造阶段,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院等各方高度协调 合作,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IPD模式适用于大规模项 目,有利于项目成本的节约。因此,尽管当前建设项目的交付 模式种类繁多,IPD却已经在行业内得到大力推广。 当前,国外实践IPD与BIM协同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多。利用BIM软件建立的建筑模型可视性强,交互性高,数字化 程度高,同时具备开放的数据标准,有利于信息及数据的共享。在IPD模式下的项目,BIM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设计协同、 可视化、估价、施工重难点模拟、碰撞检测、设备管理、场地 分析等方面。 目前,由于受国内建筑发展模式的制约,建筑业在IPD 模式下缺乏相关法律体系及合同范本,应用环境也还处于培养 期,BIM技术全面推广还有待政府和企业的努力。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