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执拗敏感期”的误区]通常从两岁开始,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逐步分化,对父母的建议和指令会常常不听从、固执己见甚至开始反抗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执拗敏感期”。作为父...+阅读
儿童敏感期有哪些表现?如何捕捉儿童敏感期?面对孩子敏感期,家长该如何做?下面了解一下孩子的敏感期~
家长为什么一定要学习一些教育知识呢?
我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人身体有些问题需要去医院做个小手术,当他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主刀医生拿着刀向他走过来,亲切地对他说:“我是你的主刀医生,我今天负责这台手术,虽然我没有医师执照,对你的病不是特别了解,也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也富有爱心,我愿意倾尽全力为你服务。”
相信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想象的到,在没有打麻药之前这个病人就已经跑掉了。很多行业都是要有相关证件才能上岗,但是父母这个如此重要的职位和角色,却似乎不用事先评估资格。我相信不少父母也都像这位医生一样热忱,很爱我们的孩子,也愿意为了孩子倾尽所有。但是光有一颗热忱的心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家长还需要多学习,用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就不会只会说:“我孩子就这样啊,随他爸爸。”而是能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能正确地给予指导。
在面对孩子诸多问题时,很多家长常常忽略、忘记、甚至制止,然而却不知道其实已经破坏了孩子特殊且珍贵的阶段。而这些珍贵的阶段往往就是孩子的敏感期。
那么什么是敏感期呢?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上面这些场景,还有的孩子只要是不合心意就要重来,比如剥香蕉他要自己来,家长一帮忙剥,她就吵着说:“你给我长回去。”一些孩子逛商场都会走这固定的路线,如果你就换一条路走,他就嚷嚷:“不要,我就要从这儿走,重来。”出现这些问题时,有的家长就会说:“我的孩子太淘气了,管不了。”有的甚至还会说:“这孩子欠揍吧。”
为什么孩子好像一下子从小天使变成了“小魔鬼”和“小恶魔”了呢?其实不是孩子太矫情,而是孩子已经进入了相应的敏感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给孩子提供科学的刺激或相应环境的话,就会产生一种不可逆的结果,或者造成敏感期后移。所以我们也将敏感期称之为关键期。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狼孩的故事。
两个狼孩:老大和老二。老二不能够适应环境死掉了,而老大呢经过长达几年的教育只学会了几个单词,还不是句子。所以可以看出因为错过了敏感期,这个狼孩的发展造成了滞后,甚至使他终生不能发展,这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
蒙台梭利提出了九个敏感期
一、语言敏感期: 0至6岁
二、秩序敏感期: 2至4岁
三、感官敏感期: 0至6岁
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
五、动作敏感期: 0至6岁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七、书写敏感期: 3.5至4.5岁
八、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
九、文化敏感期: 6至9岁
现在我们就来细说一下婴幼儿各阶段的敏感期,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类的话分为:
敏感期有的时候是一个阶段,它没有固定的某一时间,比如说三个月、四个月,它可能就短短的一个月、或者是半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而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一年、两年、三年。那我们现在先来看一下0-2岁的敏感期。
感官敏感期(0-6个月)
感官敏感期就是宝宝对各个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各感觉科学刺激的一个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常有一些表现:对影子情有独钟、0-3岁看书看得懂吗、最爱听“妈妈腔”、喝完甜水嫌弃白开水……
下面我们逐一讲解下:
视觉
有的家长会问,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说能看到父母吗?其实新生儿眼睛的是可以看到距离8-15厘米的距离的。还有家长问,孩子总喜欢盯着灯泡看,会不会对眼睛不太好呀?其实这个时候孩子还看不到太远,看天花板上的灯就好像我们成人开车在隧道里看到出口处的光线一样。还有家长会发现,孩子总是喜欢盯着黑白相间的地方,对明暗相间的地方很感兴趣。
视觉刺激对孩子到底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视觉是我们眼睛提取信息的一种能力。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刺激的话,那孩子的视觉那就会变得不敏锐。比如要看黑板上的字或考试审题的时候,就可能会比其他的孩子慢一些。
0-6个月正是孩子视觉刺激最关键的一个时期。4个月左右的孩子视觉开始进行追踪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把灯关暗一下,拿手电在墙上画圈儿,注意不要照到孩子的眼睛,看看孩子是否能够根据跟随这个光源来移动他的的眼睛。
我们带孩子上早教课的时候会在彩虹伞上吹泡泡时,家长会说:“宝宝快看,那有一个大的,那有一个的。”在不断指的过程中孩子的眼睛会跟着不断地在挪移。而我们在抛接海洋球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在“哗啦啦”向空中扔一大堆海洋球的时候,孩子在看“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虽然在认知的过程中孩子不能准确给它们进行命名,但是眼睛在不断地看,也起到了视觉追踪这样一个效果。
有很多家长会问:“哎呀,孩子现在看图书,能不能看得懂啊?”其实孩子早期,特别是0-3岁左右,是以右脑为主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映像记忆,就是图片记忆。他看什么几乎就是以图片的形式来进入的。右脑又被称为天才脑,像爱因斯坦、牛顿就是右脑比较发达的人。右脑记忆是左脑记忆的100万倍,它的记忆方式就像一个照相机把信息拍下来,然后储存记忆,是不容易遗忘的。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地就偏向左脑,所以一些黑白图卡就是很好的开发右脑的一种方式。
建议:
1、0到6岁是孩子视觉发展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这时候宝宝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白天一定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这样能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2、宝宝出生以后不要阻碍他的视线,让宝宝自主地观察世界,锻炼孩子的视力和认知能力,这时候可以推荐大家看一下黑白图片或者是带五官的那种洋娃娃。
听觉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就是“十聋九哑”。这里有一个小例子:一个5岁的小女孩总是不说话,她的家长一直认为是孩子不太爱说话,因为这个小女孩子哭的时候有娃娃的声音,家长就觉得这声带是没有问题的。后来经检查发现是听觉有问题,孩子是因为听不到,所以才无法去表达,从而导致不止听不到还不能很好的说话。如果及早发现就可以在孩子1岁以前为孩子植入人工耳蜗,也就不会影响孩子接下来说话了。那1岁以后可不可以呢?植入之后孩子还是能听到了,但是因为她错过这种语言发展最敏锐的一个时期,所以会在语言发展上大打折扣,当然五岁以后发现就更晚了。
所以听觉在儿童发展早期我们需要格外关注。所谓耳聪目明,讲的就是高智商的一种表现。耳聪指的是听觉敏锐,目明指的就是视觉敏锐程度。所以视觉和听觉的关键期是非常的重要的,我们给予科学的刺激也是非常重要的。
胎儿在3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能听到母亲体内的声音了,胎儿5个月大的时候听力水平已经接近成人了。那在孩子1个月的时候已经有了听觉。孩子到了2个月的时候,就是会向声源处转动头部。3-4月时,能够区分大人的讲话。5-6个月的时候就能够听声辩位,听声辨位就是你如果在他的左侧“当”敲一个声音,他迅速能循着这个声找到源头。
很多孩子在妈妈抱抱后就不哭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孩子可能听到了妈妈心跳的声音,就会停止哭泣,安静下来。也有人这样讲,因为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熟悉了妈妈这种心跳声,有安全感。
建议:
1、巧用“妈妈调”,越清晰孩子越爱听“字正腔圆”,重复性高,一遍两遍、三遍四遍,让孩子在脑里形成这种特殊的记忆。
2、我们可以用摇铃的铃声去帮助孩子,在这个敏感期的时候让他能够进行听物辨方向。
3、为孩子提供一些音乐活动,多给孩子多涉猎音乐场景,比如可以听一些世界名曲或是节奏感比较强的的音乐,培养孩子这种节奏感和对音乐的感受力。
味觉
2-3个月的时候婴儿的味觉开始发展了,宝宝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道,那么3-12个月,特别是6-9月这中间还处于极为发达的一种状态。
那味觉刺激的重要性在于什么呢?
各位家长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六个月左右,这个时期是宝宝味觉最发达的时期,其实味觉刺激可以再早一些,比如让孩子尝尝苹果汁、香蕉泥、橘子汁的味道,早期进行味觉刺激,对宝宝日后味觉的敏锐度有很大的影响。
建议:
1、0-6个月的时候,家长要给宝宝多进行味觉刺激,品尝各种味道和食物。
2、辅食添加的原则就是不要加盐、不要混合。不要混加各种食品,要单种食品让孩子去品尝。比如你要打果汁,有的家长会说就一种营养不全面,量也太少了。但从味觉刺激来讲,我们最好给它单独的食物,这样不会影响孩子味蕾的辨认。让宝宝品尝到食物原本的味道,还可以减少未来总挑食的现象,这也是很多宝宝喝完甜水之后就不爱喝白开水的原因。
嗅觉
有的家长会问:“刚出生的宝宝能不能分辨出谁是妈妈呀?”其实婴儿在出生5天以后就知道谁是妈妈了,靠的是什么呢?就是妈妈身上的味道。也有人说那是奶香,尤其是很多哺乳期的妈妈走到哪儿都感觉能闻到奶香,其实这就是妈妈的味道。
嗅觉刺激对孩子的重要性在于哪儿呢?
首先早期能够给宝宝安全感,比如说有的孩子一上幼儿园就抱着他的小被子、小枕头,这种依恋物,还必须是没有洗的,洗了就不行了,没有没有那个味道了,就感觉就不是他的了。家长就会担心说这孩子不会有恋物癖吧的。其实孩子是对上面的味道很熟悉,他有安全感,仿佛妈妈没有离开一样。还有孩子喜欢抱着小抱被、玩具,他其实都是在寻找这种安全感,嗅觉可以辅助记忆,增强认知。
建议:
可以让孩子闻闻我们经常接触的各种水果和食物的味道。比如吃苹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闻一闻:“哎,香甜的苹果。”让孩子去闻他熟悉的食物,对孩子会有天生的吸引力。各种食物的味道,也可以让他去尝试闻一下。
触觉
皮肤是婴儿最大的感受器官,婴儿期皮肤的感知是成人的5倍。
触觉刺激的重要性在于新生儿的口周、眼、前额、手掌和脚底等部位触觉很明显。 0-2个月的触觉发展主要是以反射动作为主。3-5,宝宝可以将反射动作加以整合。6-9个月宝宝的触觉发展已经遍及全身了。
建议:
1、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一些抚触运动,比如做一些被动操,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带婴儿去一些水育馆尝试游泳。平时多去摸摸孩子的小脚等等。抚触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强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让宝宝更加有安全感和自信。1岁半以前,它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建立亲子的依恋关系。所以家长要学会给宝宝做抚触,3岁前坚持都给宝宝做,特别是1岁半以前这样坚持做,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
2、愤怒的时候千万不要抱宝宝。
口腔敏感期(0-18个月,又叫口欲期、口唇期)
口腔敏感期是在孩子时,一些典型的表现就是:总是会把手放在嘴里哈,就好像是手指头上沾了几勺蜜,总把个手放在嘴里吃,开始的时候他会把整个拳头都塞到嘴里,然后等到他慢慢会抓东西时,他就会抓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还有些宝宝爱咬人,尤其是在哺乳期的时候,很多妈妈都被咬过,乳头甚至有的都咬出血了。
宝宝这个阶段其实是用嘴巴来探索世界,他们会用嘴巴来感知东西的软硬、大小、温度、材质等等,同时用嘴巴来解放双手,他开始会吃整个拳头,而整个全都吃完之后他发现原来可以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吃,先吃大拇指,然后再吃其它的手指,最后所有手指都吃遍,手就解放了,解放了之后他就用手去抓东西,发现原来手还能干这个。
特别在孩子1岁半之前,等到孩子长大了,要去幼儿园了,突然开始吃手家长再去管就管不住了。还有些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喜欢啃橡皮、咬袖子、咬指甲,等再长大一些就零食不断、喜欢嗑瓜子、口香糖嚼不停,嘴永远不闲着。还有就是青春期有的孩子开始抽烟了?这都与口唇期有关,就是口唇期的过程中,家长干预的太多,我们常听到家长说:“不许吃这个,怎么什么都往嘴里放,脏不脏。”等等。而我们有的家长就非常明智,会给孩子把她的玩具能够入嘴的东西都清洗干净,并且消毒,满足孩子口欲期的现状。当能够顺利把口欲期度过了以后,其实上面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就不会发生了。
之前我们说过敏感期呀有时过了就过了,是不可逆的,但有时它并不是不可逆,它会延续。比如孩子在1岁以内这个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他会延续到2-3岁,有可能会延续到4-5岁甚至更长。就像上面我们说到的有些青春期的孩子会烟不离手、零食不离口等。
建议:
1、在发现宝宝进入或还未度过该敏感期时,一定为孩子提供自由选择和自由啃咬的机会。
2、注意给宝宝身边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及时清洁和消毒,包括玩具、衣物等一切宝宝够得到放进嘴里的东西。
行走敏感期(7-24个月)
行走敏感期,也就是说孩子开始学走路了。大家都知道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孩子行走需要一个过程,比如肢体的力量、平衡能力等,这些铺垫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强调一下:千万不要给孩子使用学步车。很多会把孩子扔到学步车里去,觉得省事又安全。但是如果经常使用学步车孩子就会出现踮脚走的现象,或者是胯骨发育不好。因为孩子走,是需要先学会匍匐爬、然后跪地爬、再站立、扶物站立,然后才能开始行走的。如果一个孩子还没有学会爬,你就直接给他放到学步车里,会直接破坏了孩子感觉统合这种能力和空间感。孩子从坐起来到站起来这种空间视野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孩子来说,自己要掌握身体平衡,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还有就是鞋子带有发光小灯,一踩就“滋滋”叫的那种鞋子,也会影响孩子对地面的一种感受能力。
还有一个就是不走寻常路的例子,就是孩子一旦学会走之后,就开始不走寻常路了。就是哪儿不平走哪儿,喜欢不断地走上坡下坡,哪儿些坑坑洼洼走哪儿,常常把鞋踩脏弄湿。这其实是孩子对行走的一种感知,我们家长不要过多地去制止。比如说孩子在上坡走下坡的过程中也学会身体的平衡。如果孩子想去走小水坑,那你就给他换上雨鞋好了,让孩子去感知行走。如果孩子喜欢上下台阶,你既要学会带领孩子,同时也要学会放手。孩子在下台阶时的视觉角度就像我们看到山下一样,有恐高症的人能感觉到那种感觉,孩子内心需要要战胜这种恐惧。这时家长能做的呢,就是站在台阶下,敞开你的怀抱,告诉他没关系,下来吧,有我呢。摔倒了也没有关系,我会辅助你,但是还是要由孩子自己啊,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下来。
建议:
1、家长应该放慢自己的步伐去配合孩子,让孩子在敏感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2、注意家里的地板、家具最好不要露出尖角,防止宝宝在走的过程中造成伤害。
3、学步车不能帮助孩子学步、有灯光和声响的鞋子尽量少穿。
精细动作敏感期(6-24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特别喜欢自己动手,比较迷恋捏上去软软的东西。
这里我们讲一个专注力的一个例子,就是有时孩子在玩玩具时会特别专注,甚至会玩得忘了时间。这时很多家长会说:“我们该回家啦!”拎起孩子就走。这时家长的行为就是破坏了孩子专注力的培养,等孩子长大后,写作业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东张西望的现象。
有家长会问孩子的专注力为什么不够?叫他他为什么假装听不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根据上述的几大敏感期去感受一下。当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时,家长不要去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但是也不能让孩子一直玩而不做其他事情,家长应该做的是给孩子一个预设,要提醒孩子,无论是心理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都要让他有个准备的时间。比如说:我们再玩儿十分钟就要吃饭了啊,或者是宝宝我们再玩儿十个数啊!在孩子没有理会的情况下可以再次提醒,比如要到时间了或者还有3分钟啊这样的提示。
我们经常能见到小朋友在家长把玩具拿给他时,一下子就把东西扔到地下,然后家长捡起来又放。这是因为孩子在这一阶段有扔东西的需求。家长一定不要说扔了就不给你了,而是应该给孩子提供这样的东西,让孩子不断地去扔。这是因为孩子你捡他扔这样的过程中,既锻炼抓握技能的精细动作,又锻炼了空间意识啊,如远近、上下等空间感。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非常喜欢自己动手,而孩子手上的神经是离大脑反射区最近的,所以说手是孩子第二大脑,动手能力的提高可以很好的开发孩子的大脑,所以家长应多提供一些动手类的玩具给宝宝。家长在给孩子提供玩具时,应多一些插片类的拼插、益智类玩具,少一些电子类的玩具,大部分电子产品孩子玩儿几次就不愿意玩儿了。这是因为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很短暂,反而这种拼插、益智类的玩具,会让孩子不断地去重复去做这动作,还能拼插出不同的造型的东西。所以家长应提供一些简单的、单结构的,或者是无结构的一些材料。简单结构如积木类、拼插类的,无结构的就是水,沙子,土、雪等,家长会发现,其实孩子去这种天然材料的地方,玩儿的时间其实更长,要比电子产品玩的时间还要长。比如说去沙堡啊,或者是外边玩儿土啊,有时候孩子一上公园会遇上那个草草丛里面就不出来。这样的玩具更有益于孩子生长,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抓、捏、拉等这种能力,还有精细动作的揉、搓甚至挖小孔等能力,在我们的早教课程中则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一些教具玩具,比如一些小豆子呀,捏豆子、系扣子等。家长在家里也可以给孩子准备此类玩具,但要注意的是,给孩子准备豆子这类小的东西时,一定要注意孩子很可能会把东西入口,所以一定要保证干净,注意千万不要卡到。事后一定要准备多少就收回多少,否则极可能被孩子塞到鼻子、耳朵等带孔洞地方。这也是因为这时候孩子对孔洞非常敏感,愿意这样去钻、去挖。所以提醒家长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动手的机会。有的家长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怕他弄脏了、弄的哪都是,觉得孩子吃顿饭我还得收拾大半天,尤其是爱干净的家长,看不得一点乱七八糟的,就会开始喂孩子。这种行为导致孩子动手机会太少,限制孩子动手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其实吃饭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机会。孩子最初吃饭就要让她自己吃,你会发现开始他是大把抓,然后慢慢地不用去教他就会变成三指抓,因为她发现大把抓往嘴里送是很难的,而且送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掉到桌子上。然后慢慢他自己就学会用两指捏,然后开始学会拿勺子拿筷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所以要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家长如果认为总是掉太麻烦,这其实家长怕自己麻烦,要收拾。但是家长多收拾一下,给他准备一个这样的空间,胜过长大了以后发现孩子的精细动作没有得到特别好的发展。
案例:
我产后上班时间较早,孩子大部分都是由奶奶来带,但是老人不是怕麻烦,而是心疼孙子,生怕吃慢一口就赶紧去喂,所以孩子在动手能力这块不是很强,我认为如果这个时候给他更好的一个这样的一个锻炼的机会,那么肯定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建议:
1、为孩子提供更大的空间,相应的条件和环境,准许孩子手里去抓他认为喜欢的东西,准许孩子去捏他认为合适的东西,只要没有危险就可以。
2、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
3、提供相应玩具。
语言敏感期(0-36个月)
0-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最关键一个时期,每个孩子的语言敏感期都不一样,有的非常短,可能是短短的几个月甚至一个月半个月,有的甚至会达到一年两年三年。语言敏感期实际上就像一块海绵,这是因为孩子在学习语言的时候,需要一个输入的过程,才会有输出的过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听不懂,就很少跟孩子说话,在我们七彩宝屋那些孩子大部分都很小,有的家长就会跟我们说孩子不太说话,当我们问为什么不跟孩子多讲话时,家长表示孩子也听不懂跟他说什么呀?孩子听不懂,你就不跟他说了吗?不是的,这时孩子就像储存器一样,在我们该往里存储的时候没有存,那么他该输出的时候,也就是到说话年龄时,家长会发现他的词汇量很少,就跟我们之间说那个狼孩儿一样,当然没有那么夸张。
有些家长表示自己平时没有时间带孩子,都是请保姆在带,而保姆啊平时很少跟孩子聊天、说话。即便他们出去聚会,也是跟保姆聚在一起聊天,而不是不跟孩子讲话。就导致孩子说话说得特别的晚,或者是表达能力不如其他同龄孩子顺畅。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脑海里没有存储,就自然没有输出。这就如同我们去银行取钱一样,我想取很多的钱,可是之前根本就没有往银行里存钱,可能就那几块钱在里面,那么想取出1万也取不出来,所以说前期输入是很重要的。
孩子大部分是先学会叫妈妈,当然也有先学会叫爸爸的,但是我们家孩子先学会的是叫奶奶。大部分人认为先叫妈妈,是因为妈妈对他更好,他更喜欢妈妈,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你前期有大量的、很多遍的输入。如果妈妈长期自己带孩子,就会在日常表达中出现类似语言:“妈妈帮你拿这个,妈妈来了。”这样“妈妈”这个词就会经常出现,甚至一天不下十遍百遍,那么等到孩子语言发展时期开始说话时,就会出现这种井喷式的状态,一下就爆出来了,先爆出妈妈。
由于我在孩子两个月时就开始上班了,所以一直到2岁1个月,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奶奶来带,所以我们家宝宝她最开始先叫的就是奶奶。但是我从未因此吃醋,主要是因为奶奶真心付出。
这说明在孩子语言发展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给他像海绵吸水一样,输入很多词汇,不断地跟他讲话,在养育前期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语言,你要不断地跟孩子说,让他能够有一个大量的吸收。当有足够量的时候呢,就像海绵吸饱了一样,水就出来了,就挤出来了。所以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说话特别早,而孩子说话特别早的原因,就是这家里会发现很多成人真的像话痨一样,天天跟孩子说,说的多了,孩子脑中的储存满了,就爆发出来了,说出来了。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孩子会出现口吃的状态,其实口吃除了那些病理的原因外,大部分是因为孩子的语言跟不上他自己的思维,也就是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他想表达,可是他不太会说,他思维上已经转到了,但是不太会说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口吃的状态。家长能够做的就是,告诉孩子不着急,慢慢说。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因为你的脑袋转得太快了,太聪明啦哈,所以语句跟不上啦。”同时家长要给与孩子非常亲切地注视。或者你可以不用语言去表达,就认真地看着他,耐心的等待,他当她感觉到你在,自然就放慢这个这个语速了,慢慢去讲下来。家长千万不要恐吓孩子,或者是过度的矫正,这时候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信,避免不断地提醒孩子口吃,也不要过度的矫正,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这种口吃自然就会好的。
家长在平时要经常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和环境,比如孩子要吃苹果,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这是苹果,宝宝吃苹果。”举个反面例子,很多家长就是孩子一个眼神儿,他就知道干什么了:“哎呀,要喝水呀,不要?那你要什么?要香蕉么?”孩子一个眼神儿家长一个动作,然后家长还很自豪地说:“我特别懂我们家孩子,我们家孩子一个眼神我就知道他要干什么,都不需要他讲话。”其实在这种过程中,家长阻止了孩子语言的发展,说的更严重一些,就是剥夺了孩子语言发展最关键的一个时期,你剥夺了孩子语言发展权。
而家长能做的就是慢慢的听他讲话,并且可以字正腔圆地让他去复述你说的话,比如:“这是苹果,跟妈妈说苹果。”在未来孩子的学习上,比如做数学题时,如果孩子语言理解方面相对能力较差,还可能会出现抓不住重心、不能理解题意等现象,所以抓住语言敏感期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
1、从胎教开始不断的跟宝宝说话
2、给宝宝表达的机会和环境
3、口吃的处理
安全感建立的敏感期(0-1.5岁 ,多持续到3-5岁)
这个敏感期一般在孩子0到18个月出现,特别是一岁半之前孩子会出现这种依恋关系,那么这个时期安全感的建立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孩子一岁半开始社交接触,可以接触外界的小朋友等,也就我们说的这种社交关系。如果安全感非常足的孩子会表现得非常自信、开朗,在跟同伴相处的时候也会更加自然,不会总是依赖妈妈。而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会出现那种抱着妈妈,从后面悄悄看、偷偷看的现象。
建议:
1、0-3岁给予无条件的爱
2、旧物依恋,不要急于切断,给予时间
3、 5岁之前弥补
答疑:
Q:孩子不喜欢跟小朋友分享东西怎么办?
A:有的家长认为我们中国传统就是要学会分享,其实分享是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如果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我快乐了,那刚刚好。但是如果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不快乐了,这叫什么呢?这叫剥夺。举例来说,就像钱对于成人来说,无论金银珠宝,还是车、房都需要用钱来买的,那如果你现在仅有或刚得到100块钱,这时候我要求你把钱分我一半,大部分人会认为:“凭什么呀,你有病吧,你为什么要我的钱。”其实玩具或者吃的对于孩子的意义就相当于金钱对于成人的意义一样重要,孩子没有金钱的概念,玩具或吃的就是他最宝贝的东西。所以我经常跟我带过的孩子和我自己的孩子说:“分享能给你带来快乐,你就是分享,不能给你带来快乐,你就不去分享。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今天你不把你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明天你也不要期待别人分享给你。”家长让孩子认清这一点就好,因为有的孩子是,我拿出去不可以,别人的统统是要给我的,这样的孩子会出现
以下为关联文档:
敏感期的把握(四) 众所周知,小鹅出生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们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认作自己的“母亲”;如果在小鹅出生的二十小时以内接触不到活动物体, 一、二天...
抓住小宝宝智慧的敏感期在现实中常常有这样的怪现象:比如有的小鸡小鸭会认别的动物作母亲,甚至认人作母亲;把初生的小鸡和小猫交给鸭和水獭,小鸡和小猫居然会习惯于在水里生活;有些孩子真的“连青菜也咬...
宝宝生机勃勃的敏感性刚出生的婴儿对世界一无所知,他们究竟是如何让自己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又是如何辨别不同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没有任何老师的教导之下,毫不费力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的呢?不管这门...
如何关爱高度敏感的婴幼儿来自读者的问题2: 我是湖南省安化县的一位读者,现在我的儿子已经一岁零五个月了。最近,我和老婆发现,儿子对于大人说的一些话十分敏感。有一次别人给他钱,我和老婆同时对他说:“宝...
仔细护理小婴儿的四个敏感部位·囟门: 看到宝宝尚未弥合的头骨中间有一菱形空间,并且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新妈妈不免要紧张。不过,不要过于害怕这部分的护理。这里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正常洗头不会对它造成...
蒙台梭利发现并强调了儿童敏感期,概括了31个幼儿敏感幼儿的敏感期是指在连续相接的短暂时间里,会有某些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一时期内,都某种知识或者技巧有着非常的感觉,对环境中某个层面存在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他的层面,并且...
了解宝宝特点应对敏感期正常成长特点的宝宝,在1.5-2.5岁阶段都将进入所谓“敏感期”或“逆反期”。有的宝宝,爸爸妈妈一开始就很认真地对他进行五感刺激和认知教育,他大脑发展得快,感觉敏锐,敏感期会来...
何谓儿童的敏感期何谓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年龄时期会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厌其烦地重复一直到最后。(如,孩子在某段时间对文字特感兴趣,路上他会不断问你: 妈妈,这是什么字?那...
抓住孩子动手的敏感期,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因为我的两个孩子都在1岁左右,就自己开始动手吃饭,2岁之前自己很熟练的用勺子吃饭 在这里跟你分享几个经验:第 一、抓住孩子动手的敏感期,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孩子在1岁左右,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