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临泽县平川学区李小琴 《纲要》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何在...+阅读
大桥局幼儿园 万彩霞 贺剑虹
一. 问题的提出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不断地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材料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因此,幼儿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材料。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园教师在科学活动中选择使用操作材料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调查问卷统计表明:教师们都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操作材料,知道在科学操作活动应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安全可靠的操作材料;90%的教师认为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方面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幼儿太多,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收集有关材料,收集过程缓慢;很多时候幼儿仅仅只对材料本身感兴趣,但持续的时间不长,操作的目的性不强;从观念上教师较重视正规科学活动材料的投放,而忽略了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这个重要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教师在材料的收集、选择、投放及如何引导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方面存在困惑。然而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主动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的过程。由此我园提出了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开展《材料与幼儿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研究工作。
二.研究的目的
1.探索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材料如何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究行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材料互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利用家长资源及幼儿生边环境丰富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及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幼儿园小班幼儿30名,中班幼儿35名,大班幼儿35名。本实施采用观察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行为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四.研究的内容
1.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收集。
2.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选择。
3.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方式。
4.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五.具体实施方法
1.利用多种途径获得材料。
〈1〉引导幼儿从自己生活环境里收集材料,变废为宝。
在幼儿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引导幼儿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收集身边易得的、卫生、安全的废旧物品,设置班级 百宝箱 ,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如活动《响罐娃娃》,教师提供塑料瓶和可放在瓶中的东西:黄豆、回形针等材料引导幼儿分辨声音的不同。幼儿的探索兴趣很高,已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此时我们及时引导幼儿在 百宝箱 中自由寻找、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幼儿在选择了不同的容器,有药瓶、易拉罐、茶叶罐、纸盒等后,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有了新的发现。将相同的物品放入不同的瓶罐中、将不同的物品放入相同的瓶罐中、将不同数量的物品放入瓶罐中,这时响罐娃娃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由于新材料的加入,使幼儿的探索活动进一步深入了。
(2)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材料。
新《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园共同寻找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活动《各种各样的纸》,活动前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文化用品商店参观、认识并购买纸,有的家长积极引导自己的孩子在家或外出寻找各种纸,科学区成了纸的展览会,幼儿面对各种各样的纸,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油然而生。其中的一张复写纸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白纸和画笔,生成了新的活动《花手帕》,并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复写纸的奥秘和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3)充分利用户外材料
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户外环境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
幼儿在户外活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室内,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远远高于室内。在户外到处都是可探索的材料,如地上的水洼、野花、野草、落下的树叶、虫子等等,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进而发展成探索行为。由此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带幼儿到户外去观察,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在户外发现了许多蚂蚁,他们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蚂蚁身上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它们要到哪里去?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开始了对蚂蚁的研究。他们按照蚂蚁行动的路线,发现原来白色的东西 是地上扔的一块饼干的碎屑,而蚂蚁们将碎屑背在背上运到草坪台阶下的一个蚂蚁洞中。像这样幼儿在户外自发生成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索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在材料的获得方面我们没有只限于室内,而是积极的让材料从室内走向室外。
2.有效选择科学探究材料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激发、保持幼儿探索欲望。
《纲要》指出: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提供给幼儿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由此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
如:科学活动《神秘的布袋》。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自制的神秘袋 一个布料柔软、袋口能收缩的小布袋,并在神秘袋内放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气味较强、触感较明显的物品,如:苹果、铃鼓、毛巾、玩具车、刷子等引导
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探索、发现、猜测神秘袋内的物品,并讨论使用不同感官猜测物品的感受。这样,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与材料产生了共鸣,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根据幼儿的需要与兴趣选择材料
我们通过观察、询问和引发幼儿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来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在经过与幼儿讨论探究某种内容后,我们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所需要的材料。例如:在一次猜谜活动中,孩子们为 蒜是怎样长出蒜苗来 发生了争执。教师及时了解到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认为 蒜要去掉皮泡在水里才能长出蒜苗来 ;有的幼儿认为 不需要去掉皮泡在水里就能长 ;有的幼儿认为 蒜应在土里才能长 。对于孩子们的说法,教师没有正确的结论,于是提出 种蒜苗 的想法,幼儿一致赞同。接着又为 种蒜苗需要那些材料 展开了讨论,接着幼儿从家里找来了杯子、小碗等。于是在自然界里出现了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蒜,引发了幼儿不断的关注、观察和探究。通过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干什么,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
(3)把握材料所蕴含的价值,准确地为目标服务。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所提供的操作材料除了数量充足,种类齐全,便于幼儿选择、探索外,我们还积极思考,善于捕捉材料中所蕴含的科学因素,准确地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
如:在一次认识弹性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有积朔、橡皮泥、充气的气球等等。在进行第一次分类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按变形和不变形进行分类,在第二次分类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把变形的物体按变形后能还原和变形后不能还原进行分类。通过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得出了弹性的准确定义,那就是变形后又能还原的物体具有弹性。由此可见,此活动中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材料,通过二次对材料进行分类达到了认识弹性的目的。
3.根据需要变换投放材料的方式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材料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幼儿自选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幼儿自由探索的材料,也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中为幼儿投放的材料。
(1)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正规性科学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式之一,是在集体活动状态下以分组形式进行。在活动中我们围绕主题内容、目标,提供每个幼儿或每一组幼儿足够的物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我们尊重,接纳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成功。这样有效维持了幼儿的科学兴趣。 (2)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最喜欢的室内活动莫过于可自选的区角活动,我们除了组织好正规的集体科学教学活动外,还将区角活动变成为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主动活动的机会。我们不仅为区角科学活动提供蕴涵相互关系的材料,解决问题的材料。而且我们还注重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方式。
另外,科技制作室也是孩子们喜爱去的地方。在科技制作室里,陈列了各种成品模型、幼儿制作的作品,还有更多的是可以让孩子充分选择的成品及半成品制作材料,孩子们制作的科技小产品可以在展示台上及时试验。如制作的风筝可以试飞,不倒翁、小陀螺可以玩耍,小制作室是孩子们实现科学梦想的小天地。
每周一次的科学发现室活动,同样也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我们的科学发现室里,分区域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小玩具及科学实验器材,有买来的,有制作的。桌面上的材料每周更换一次。这样,每一次孩子们都有新鲜感,都乐意看看、比比、动动、试试,在这里进行着对科学的探究和发现。
4.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 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记录、表达对材料的感知。
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我们常常鼓励幼儿表达对材料的感知,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沉与浮》活动中,我们不仅向幼儿提供各种物品,还提供纸和笔,引导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通过仔细的观察记录下每种物品放到水里的变化,引导幼儿用 表示物品浮在水面上, 表示物品沉到水底。虽然幼儿画物品的水平有限,但是他们会抓住物品的某一明显的特征来画,边观察边记录。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结果并不相同,这时我们引导幼儿在记录表上有争论的物品再次进行探索。 (2)耐心等待,满足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的需要。
以下为关联文档:
产时损伤原因探究创伤性分娩是可以预见的:当母亲骨盆测量显示狭窄,胎儿为大于胎龄儿(常发生在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臀先露或其他异常先露,特别是初产妇。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娩和胎儿状况需严密监测,一...
先天性糖代谢异常病因探究半乳糖血症 先天性的以血液中半乳糖浓度升高为特征的糖代谢异常,这是由半乳糖逐步转化成葡萄糖过程中基因缺陷所致。 半乳糖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见图269-1。临床表现根据酶缺...
激发中班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有效性策略——运用“教学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丰富社会经验,在促进幼儿发展中,激发幼儿学习、探索自然等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创造力的重要途...
根据幼儿的问题和兴趣引导幼儿逐步的探究伴随着春天的到来,紫藤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办公室往下看,能看到紫藤的上面已经有了一些花苞,这是我们幼儿园最有特色的地方。于是在户外探究的时候,我引导幼儿去观察紫藤,发现紫...
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小班幼儿愉快自主探究的尝试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型,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育必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自主探究精神,能独立提...
促进幼儿探究实践的渠道自然角是幼儿感兴趣的场所,只要一来幼儿园,孩子们都会去自然角 张望 。其实,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观察欲望,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等着我们去发掘。以往在创设自然角时,不...
主动反思、主动探究伴随着元宵佳节的万盛灯会,我们又将开启新的篇章。不禁感叹时光岁月匆匆流逝。回顾上学期共同走过的历程,忙碌中带着收获。无论是接待展示,还是幼儿园的任何任务,我们都保质保量...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个别探究材料提升方案“全科学与全艺术”课程个别探究材料提升方案 班级大一记录 活动名称制作心意卡 活动领域健康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通过制作心意卡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拓印以及剪的动作。 间接...
学会探究儿童的想法——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教师的谈话是为了促进儿童成长,培养其独立性和学习能力,拓宽儿童对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为了考察儿童知识或是控制他们的思考和行为,那种只是为了找到一个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