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0册。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含义和分数的读写;培养学 生学数学的兴趣及注意力、观察力、...+阅读
在考试大战中,常常可见许多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刺激孩子,以求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加入了此行列。“孩子,你下次考试如果能考入前五名,爷爷赏你一百元。”“下次再得一个一百分,爸爸就发奖金二百元。”俨然把分数与金钱画上了等号。这样的做法弊大于利,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1.孩子不需要“贿赂”
上小学以后,学校会经常进行一些测验,孩子的学习行为通常被用分数来衡量,因而就可能产生物质奖励的办法,其实,同一性质的事情早在幼儿时期就应得到注意。请看以下的例子:
妈妈正在与朋友通电话,但莉娜不停地捣乱,一会儿把玩具弄出声音来,一会儿干脆趴在电话听筒旁大声喊叫。“静一点,乖孩子,一会儿买冰淇淋给你。”“什么样的?”三岁的莉娜问,“带巧克力的。”
这种事例在生活中比较普遍,对妈妈来说,这种方法用起来好像得心应手,不用费脑筋,也不用费口舌就能很奏效。等到孩子稍大,你可能会看到下面的一幕:
妈妈病了,躺在床上,餐桌上放满用过的脏餐具,没有人来收拾。爸爸匆匆忙忙地去上班,临走时他看见已上初一的莉娜正在看电视。学校已经放了假,莉娜的作业也已做完了。
“莉娜,妈妈病了,爸爸又要去上班,你能否把饭桌收拾一下?”
“你给我多少钱?”
“二拾块。”
“好,我这就收拾。”
乍听之下,这父女俩的对答,好像是陌生人在谈生意。
另外,孩子得到报酬,就难免要消费,于是他的欲望会越来越大,而家长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这种欲望难以得到满足时,他们可能会铤而走险。他的欲望太大了,做做家务事赚几拾块已是不屑一顾。我们经常都会在报纸上看到少年偷盗,甚至策划杀人越货的事情。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没有父母的位置了。
其实孩子并不需要“贿赂”,因为每一个孩子本质上都想做好孩子。孩子的好行为应该产生于他自己的意愿和对家庭的归属感,家长你完全没必要用某种物质交换的方式去换取孩子的好表现。要让孩子与家长平等相处,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里生活,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大量的玩具、学习用品等都是父母创造的,孩子们还没有自食其力,所以让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很正常的。
如果总是在孩子有一些好的表现时,就给钱作为奖励,或者说,要让孩子做些事,就讨价还价,那么,当不给钱时,他们就不愿意为父母做任何事情。他们在做事时所关心的只是“我能得到什么”,而对做这件事本身的正确性却不去想。在现实中,并不是每做一件好事就能得到一些奖励。物质奖励并不能使孩子形成真正适应生活的能力,也不能建立他们的责任感。同时,用物质去奖励他们,实际上是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物质享受上来,却阻止了他们从贡献和参与中得到精神满足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孩子真正的合作精神和助人为乐的责任心就会消失殆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2.金钱的效力很虚无
有这样一个例子:珍妮已经六岁了,但是她早晨很少按时起床,每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都要费很大工夫才能把她从床上拉起来,而且在幼儿园里时,她还常常和小朋友们吵架,这些都使得妈妈非常头疼。在朋友的启发下,珍妮的妈妈采用了一个“给星”的制度,如果早上珍妮能按时起床到幼儿园去,就可以得到一颗星,如果她能够不和小朋友打架,能够得到另外一颗星,一周下来,如果她得到十颗星星,就可以到玩具店里买一个玩具。这个规则很简单,执行起来也很容易。这个制度一执行,就受到了珍妮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个星期,珍妮就集满了十颗星星,因此买了一个玩具,每天早上,她都按时起床,在幼儿园里也不再和同学打架。但当被问到这种制度对珍妮的长远发展有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时,珍妮的妈妈说:“我不知道,但是起码现在这个办法很有效果,省了许多麻烦。”
这位妈妈的方法在短期内可以成功地使孩子去做许多父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但不会长期有效。如果我们把这种“给星”制度改为“评分”制度,则有可能是全然无效的。比如:一个孩子在班里是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于是悬赏:“下次考试你要是考到八十分,爸爸给你一百元,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即使就暂时而论,其效果也肯定比不上珍妮的例子,虽然珍妮妈妈的办法也应否定。原因很简单,对每个孩子来说,要做到早起、不打架这些简单的行为,都是举手之劳,而要孩子在学习上也能有此明显效果,靠钱或物质奖励是办不到的。事实上,即使没有钱,每个孩子做梦也想成为好学生,也想在竞赛中得名次。不是孩子不想要钱,他会为得到钱去努力一阵子,但慢慢就会认识到,这个奖励对他来说是鞭长莫及,反而会放弃这种努力。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例子是因家长的奖金而使孩子学习潜能得到发展的。我们不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马戏团里的驯兽一样,为得到食物而表演。假设孩子通过努力得到了奖金,那么在他们以后的努力中,所关心的也只是下一笔奖金、不断的奖励。他的脑袋中会充满这样的想法:“我好好学习,因为我要奖金。”从而会淹没掉孩子的责任感,也抹煞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他会认为:只是因为他取得好分数才得到奖励,而不是因为父母的爱而得来的。因此,若把分数与金钱扯在一块,画上等号,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讲,金钱的效力都是虚无的。
3.转换思维方式
既然把分数与金钱画等号的教育方法不合适,那么持这种错误观点的家长就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看看效果如何。
比如:对于孩子成绩本来不好的学科,如果这次考了好成绩,父母和孩子都会觉得如释重负,此时不要简单地悬赏,而应当在孩子正处于满足感中的时候,与孩子一起总结一下取得好成绩的经验,并找出不足和今后尚需努力的方面,这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很有利的。在一般情况下,孩子具有拒绝批评的“保护性”,可是当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被肯定时,则会心情愉快,处于可以接受一切的“开放”心理状态。此时,即使稍微刺耳的话,也能不觉反感而欣然接受。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及时地提出批评,只要气氛营造得好,就会产生一种特殊效果。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分数的意义bgcolor="#FFFFFF">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使学生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知道一个分数的单位。 (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分...
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题型广博,变化多端。在教学中,我们应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以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一、从确定对应入手找出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中有一个“量率对应...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5页-66页例1,练习十七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
一个数除以分数bgcolor="#FFFFFF">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
谈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是在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出现的,旨在使学生明确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一个复合应用题由几个简单应用题组成,这样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怎样...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从分数到素质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环境,质量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观念也有了一定的转变,从分数到素质教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也比较赞同教育专家的看法,一般通过与孩子做游...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课时。本单元的第一二课时介绍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涉及的都是一步计算,第三课时介绍了按照一定顺序计算的加减混合运算。本...
基于问题的问题教学设计——以“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为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王文英 一、问题的发现和思考 问题一:分数表示计算的结果吗?在一次批改作业中,发现学生用近似数表示方程的解(如右图)。明明已经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