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基本训练》有感]近期看了金成梁老师所著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基本训练》,读了之后受益匪浅。作者在编写本书时已明确编写目的在于帮助未来的和在职的小学数学教师及其他读者理解和掌握...+阅读
小学数学课的基本教学流程
据课标理念,在课堂中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教学,其相应的教学程序为“创境激疑——自主探究——明理内化——应用拓展”。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趣。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应创设认知需要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必然需求,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应用拓展。 指导学生自己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进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伸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研究”能力。这样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
四、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有哪些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截止2018年目前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如下: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 《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数学小学到初中数学所有课程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省略号表示有可能地区不同导致课程不同)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政治(也叫做思想品德)、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物理(初2)、化学(初3)……(省略号表示有可能地区不同导致课程不同)
在本地,实行小学与初中义务教育已近20年了,从原8年义务教育转为9年义务教育也有10年时间了,教科书也变换了好几轮。但课程内容仍是各自为政的,特别是小学与初中的教科收没有做好衔接,没有从整个义务教育的整体来设计。初中的课程应是小学课程的延续,而不因是重复与累述。而现行的教科书中却存在着诸多内容的累述(本地采用人教版的教科书)。
从英语来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英语课,当然这时的英语只是作为一种兴趣班的形式而存在,并没有具体的学习要求。而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则步入正轨。从小学三四年级到六年级小学完成,所学的内容应该是有不少了。但到初中时,英语的教学一切从零开始,仍是从ABC开始学习。这样的教学等于抹杀了小学所有的英语教学。
同样,小学的科学与初中的科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小学所学过的内容到初中都得重学。
即使同为初中的教材中,不同学科也存在着内容的重复,如经纬度、等高线、地图诸要素等内空在初中的历史与社会、科学两门学科中均被要求。
而在本地的实际教学管理中,小学与初中有着较大的差别,小学相对轻松,初中则要辛苦不少。而这些教学内容要被重复的学习,浪费了学习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
如果能做好课程衔接,不但能减轻学习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也能减少学习时间,甚至将9年义务教育缩为8年也完全没问题。
不少教师也曾做过教学内容衔接与整合的研究,但效果甚微。关键还在于教学大纲及教学书的衔接与整合,所以要求教育部门应该提高义务教育的大局意识。
以下为关联文档:
浅谈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概念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没有概念就无法构成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紧紧抓住那些在知识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概念,形成纲目清楚...
美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美国的数学教育自本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处于变革之中。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在中小学中广泛开 展了“新数学”教育运动,这次改革虽然强调培养学生能力,但忽视了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
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学思想方法教学有哪些基本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形成怎样的教学风格1、做有激情的智慧型的小学数学教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一个不喜欢甚至厌恶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
怎样确定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自主探索式学习----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 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 结论 , 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 验 , 通过观察、...
小学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什么我经常会手捧语文书思考这样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会书上的几个生字生词?还是会背几篇课文?还是每学期写8篇作文?或者是兼而有之?想了又想,还是不对!想来想去我...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怎样做到教学准备的分层在教学前,对于教学对象用几周的时间对所教学生进行逐一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加以分层:第一层,学习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