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备孕知识营养

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

11月12日 编辑 39baobao.com

[脑梗死患者的心态分析及护理]关键词 脑梗死;心理分析;护理心理问题是所有患者都存在的共性问题,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医学界同仁的共识。脑梗死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阅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病人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60.5岁,发病时间均在6 h以内。临床表现:深昏迷1例,浅昏迷伴失语、偏瘫9例;意识清楚、言语不清、偏瘫11例。CT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脑梗塞,并排除了脑出血。溶栓后再通率为95.2%,残余狭窄3例,术后发生脑出血2例。

1.2 溶栓机理与适应证

1.2.1 纤维蛋白溶解酶是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在纤维酶原活化素,如尿激酶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它可使血栓中非溶性纤维蛋白裂解成可溶性纤维碎片,从而达到溶栓再通,恢复脑缺血组织血流供应,改变相应的神经功能损害。

1.2.2 溶栓适应证为①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颅内段血栓形成或栓塞6 h以内;②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血栓形成或存在手术难以切除的活动血块;③导管插管技术中意外造成的血块栓塞。

1.3 操作方法及溶栓药物的使用

1.3.1 操作方法是经皮行股动脉穿刺,导管沿导丝送入脑动脉,予脑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然后经导管局部注射溶栓剂尿激酶。

1.3.2 经导管局部注射尿激酶,首次剂量为30~50万U,溶于50 ml 0.9%盐水中,微量泵1h内输入,观察60min进行造影。如果效果不显,可酌情追加尿酶用量,2h尿激酶总量可至75万U。[2]此法导管超选精确,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疗效较全身用药显著,且全身副作用少。

溶栓后给予全身适量肝素化。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护士必须掌握该病的发病原因、溶栓机理、手术方式、常见并发症,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清醒的病人要讲明手术的目的,操作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感觉,使病人有心理准备,消除顾虑,配合治疗,并且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病史,查看有关实验室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且做好护理记录。

2.1.2 病人准备①术前做碘过敏试验,因术中将使用离子或非离子造影剂,以显示脑动脉闭塞情况。②术区备皮(腹股沟及会阴部)。③术前半小时留置导尿,以防因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尿量增加,膀胱充盈,病人难以坚持影响手术操作,或尿液溢出污染术野。④取出口内假牙,防止脱落误入气管引起窒息。⑤建立静脉通道,在选择血管时注意避开导管插入肢体。⑥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目的是减少唾液分泌,镇静促眠。

2.1.3 导管室准备①导管材料:根据病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无菌导管及附件。②根据碘过敏试验结果,准备离子或非离子造影剂。若病人肝、肾功能差应禁用离子造影剂,以防对肾脏进一步损害。备溶栓剂尿激酶、肝素及14类抢救药品。③备心电监护仪、氧气,吸引器,除颤器,气管插管用药一套,以备应急。

以下为关联文档: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因排便用力而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1]。...

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及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在这之中约1/3的AMI患者是无先兆症状突然发病,2/3患者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大多数发生...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致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糖尿病患者因降糖药应用不当往往致低血糖反应发生。低血糖反应引起的一过性意识障碍及肢体偏瘫,在以往的文献中报道多见,而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致急性脑梗死者报道少见。我科自20...

1例高血压3级脑梗死偏瘫并胃癌患者的护理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首位。由于患者精神紧张或担心手术成败、手术创伤、疼痛使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血压进一步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急症,直接影响手术麻醉...

考试指导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标准护理计划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梗死是脑血管病症中常见病,多发病。此病致残率高,且老年人为多发,基于老年人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衰退,故康复也慢,甚者成为不可逆性的病理状态。由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

标准护理计划_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梗死的对症食疗法梗死也称脑血栓,其形成大都是因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膜病变使血流变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形成了血栓,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造成局部血流中断。如果不及时预防...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