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备孕知识营养

中医护理的原则有哪些

01月02日 编辑 39baobao.com

[妊娠恶阻的中医护理措施有哪些]妊娠恶阻治疗 应及时上医院就诊。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静、止呕药物,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若孕妇营养不足,自己可以适量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A、...+阅读

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等。 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表现。

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 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黄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虽在幅度上不象四季气候变化那样明显,但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二、辨证施护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否。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但“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如《伤寒论》对伤寒病以六经分证,可分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 《温热论》对温热病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但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辩证的。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见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

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 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饮食上可给豆豉汤、生妾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苦属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则,应采用室温宜低而温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

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 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辩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季节不同,施护方法也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暑多挟湿),护理应采用一些祛暑化湿的方法。如果是冬令时节感冒,宜采用中药温热服,给生姜红糖葱白汤等热饮料以助药力,服药后覆盖衣被,使其周身微微汗出,而达汗出表解之功效。 所谓"异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

如用黄芪、党参炖母鸡,苡仁粥、茯苓粥等益气健脾之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以培育中气;采用针刺百会、关元、长强穴,以补中益气;保持会阴部清洁,用五倍子、白矾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纳等。 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

以下为关联文档:

重症病人如何护理护理措施: 1 仔细观察病人情绪,主动与病人亲切交流,鼓励病人说出恐惧的感觉,协助病人寻找恐惧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解释。 2 多向病人列举同类疾病治愈的病例,以增加信心。 3 避...

脸上长痘痘平时该怎样护理久久问医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痤疮的症状,长痤疮与内分泌有关,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与辛辣食物刺激,油性皮肤等都是有关系的。平时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糖...

幼儿蛀牙期的口腔如何护理保健长牙前先看牙医 很多爸妈都认为,宝宝还小,不需要刷牙,当然更不用说“看牙医”,而且牙齿又没有疼痛的问题,应该不需要多此一举吧。其实这是不对的。 获得口腔信息 第一次口腔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有哪些患者在入院的24小时之内应该卧床休息,如果患者没有合并其他的症状,主要还是通过医护的人员的指导下才能够进行活动。应该严格地执行心梗病人康复活动指南表。,对患者实施生活上...

急性心肌梗塞如何护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

急性心肌梗死的一般护理如何进行(1) 休息:绝对卧床休息3〜7天,避免不必要的翻动;第二周起可鼓励患者床上做四肢活 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两周后扶其坐起,病情稳定可离床,对有并发症患者应延长休息时间。 (2) 吸氧:给...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

简述心肌梗塞的护理1)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急性期一周以内避免搬动病人。洗脸、吃饭、大小便、翻身等活动均要家人协助,以减少心脏负担,但病人自身肢体可自...

写好的一份中医护理计划的内容感冒的中医护理计划如下:护理诊断有六个,其中每个护理诊断都有它的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一:护理诊断一:恶心发热:1与风寒束肺,卫阳被束有关2与风热犯肺,卫失和降有关它的预期目标是:1:...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