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学龄前

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习作

03月04日 编辑 39baobao.com

[亲子教育心得:和孩子一起成长]一晃,振衣大师就来到了大班下学期。随着孩子年龄慢慢变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自然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不过,我想大部分的内容,可能各个家庭都差不多吧。所以,这里就只写一个我自己...+阅读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父母责无旁贷。因此,从孩子出生起,我就非常关注报刊杂志上有关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的文章,每次我都细细阅读,然后再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尝试。从我孩子目前在各方面的表现看来,我的教育还是卓有成效。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教育孩子的感受:

一、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里,我们做父母的从不说粗话、脏活,不随意发脾气,不斥责教训,不嘲笑挖苦。我们经常与孩子聊天,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侃一侃。这样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思想、心态和欲望,防患于未然。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总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我们因不了解实情,错怪他的时候,我们会真诚地说一句:“请原谅,爸爸妈妈错怪你了。”并告诉他,谁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要有勇气承认并改正。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性格开朗,能理解和宽容他人,能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言传身教,重视读书兴趣的培养 孩子获得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实践和读书。一个知识丰富的人,除了见多识广以外,读的书也必然很多。要使孩子将来有出息,培养孩子从小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有人说,孩子的不少习惯是直接从父母那里“移植”或潜移默化过来的。我从不搓麻将、打牌。我把读书学习作为业余生活的最大爱好,把谈论学习作为家庭的重要话题。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两岁的画报,到三四岁的看图故事,再到现在的注意读物,孩子对书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一年来,孩子读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哪吒传奇》、《英国童话选》、《德国童话选》等注音读物。读书使孩子知识面扩大了,读书也使他找到许多疑问的答案,而这又更促使他痴迷于书本。近两个月来,他晚上睡觉前,总要放一两本书枕边,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看书。

三、呵护好奇心,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 众所周知,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我常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我从不否定孩子的探索行为,总是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和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得出结论。我明白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是在不断质疑,不断解惑的过程中接受知识的。为了使孩子养成善于质疑、勇于提问的习惯,我告诉孩子,问不懂的问题,不是难为情的事,而是动脑筋、聪明的表现。对孩子的提问,我总尽可能耐心地解答。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坦然地说:“妈妈也不知道,等一会儿我们一起查查资料吧。”对于孩子提出的有些问题,有时不会简单地将结论告诉他,我觉得观察、思考能力的培养远远重于答案本身。例如儿子问“鱼有鼻子吗?”“鸡有耳朵和牙齿吗?”这一类的问题时,我就不直接回答,而是带他去菜场观察或干脆买回家,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

四、从不吝啬表扬和鼓励 现代家庭中,不少父母为了将来孩子能成才,认为“严师”才能出高徒,往往只注意挑孩子的缺点、不足,批评往往多于表扬。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往往使孩子性格孤僻、自卑,缺乏进取心。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被人承认,被人尊重,被人爱的需要,既被别人所欣赏。作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孩子欣赏至关重要。我一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我对孩子不只是眼睛盯在学习成绩上,而是用“放大镜”多角度的去寻觅孩子在各个方面的“闪光点”,并大加肯定。如仅“吃饭”方面,我就从“吃得多”,“吃得快”,“桌上不掉饭粒”,“不挑菜”等方面表扬,使孩子在喜悦、满足中明白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并努力争取。在孩子成功时我给予鼓励,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遭受挫折时,我更注意给予爱抚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我讲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妈妈相信你能得的!”在孩子学习方面,我从不当着孩子的面赞扬他“聪明”,我总是赞扬他“认真或努力了”。因为我想告诉孩子,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价,而只要努力了,哪怕失败也无需遗憾。

妈妈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母亲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及体育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研究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在中科院里并不是智商最高的那些人,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使他们贯于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时间内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是网络.毒品.酒精与性。母亲们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或在电视上看到关于性的问题。妈妈就可以耐心有技巧的回答孩子的问题,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母亲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母亲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孩子们想了解他们母亲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母亲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问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当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亲自身的行为,如果母亲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六)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母亲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母亲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作母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母亲地位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以上是我在书上看到的,自己总结了一下,不一定对,不对之处请妈妈们提出来,咱们共同努力商讨教子方法

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1、关注宝宝的需要

要细致深入地了解宝宝,关注宝宝的需要。不仅仅是从语言上,还要从他们日常的行为中去感受宝宝的内在需要、潜在需要。

2、尊重宝宝的看法

在与宝宝的沟通中,爸爸妈妈要记住,宝宝也是一个话语主体。所以,在和宝宝交谈的时候,不要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认真对待对尊重宝宝的看法,并与宝宝进行良性的互动。

3、体会宝宝的感受

当宝宝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她)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她)“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宝宝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她)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4、了解宝宝的发展程度

如果父母尽说些宝宝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宝宝达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宝宝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

5、认真回答宝宝的问话

宝宝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宝宝的需要做回答。例如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宝宝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宝宝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此外,对于宝宝所提的知识性问题,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宝宝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宝宝以后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

6、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坏”、“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7、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能引起宝宝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宝宝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能引起宝宝的交谈兴趣。

8、充实宝宝的生活经验

亲子对谈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宝宝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着宝宝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身边的花花草草。

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林林总总,都可以作为谈话的素材,宝宝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总之,尊重孩子不只是因为他们是孩子,要真正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以下为关联文档:

亲子阅读:我们与孩子共成长阅读能力可以说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财富,而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首要条件。通过这次的亲子阅读活动,我们和孩子共同有了成长,不但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

如何教育孩子成长前言:随着现在校园案件的发生,让家长们感到孩子在幼儿园里会有危险重重的感觉,如何提高孩子应对危险的能力,这样即使当危险来临了还知道应该怎样去避免对自己的伤害。通过了解一...

身心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人生之路,始于孩提。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态度等,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之光,对于国家来讲,今天的儿童,明天将成为促进社会发展...

成功教育孩子成长的妙法前言:孩子性格的形成及未来的发展都与家庭的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许多的家长们常常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或是会犯一些教育的错误,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如何成功的教...

浅谈“安全教育与幼儿成长”的关系南丰中心幼儿园:陆宝凤 如果说要给“安全”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笔人认为“安”代表房屋,意思就是房屋下面有一个女人的意思。正如古人认为:房屋下面有一个女人家庭才能平安。...

孩子成长教育问题健康,聪明 诚实.认真 勇敢,自信 宽容,快乐 兴趣广泛,爱劳动. 这是我对孩子的要求. 你可以不出众,不可以没个性.可以不优秀,不可以没快乐.不要很听话,但要懂事理.不要会很多,但要悟性...

学校与家庭合力让孩子步步成长10月5日,国际家庭教育行业协会会长、国际亲子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特约理事戴东先生将以首席嘉宾的身份,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CETV-1)于下午六点整播出的特别节目...

如何教育孩子成长和学习我觉得不能太过分的责骂他,毕竟他还太小5岁的孩子接受能力还是有限的,不要对他要求太高,不要弄得适得其反,以后真正上学后会有厌学情绪,不喜欢学习,觉得学习不好玩,是他的心理负担,...

如何使幼儿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配合中茁壮成长如何使幼儿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配合中茁壮成长,求一篇关于家教的利与弊作文: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中外科学家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