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家长怎样做好幼儿园升小学衔接

03月27日 编辑 39baobao.com

[幼儿园和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时间真的好快呀,转眼我跟这群有个性的孩子们相处了半学期,暑假开始了。在这半学期的相处中我们两位老师始终把幼小衔接作为各活动的重点。现做一个简单的整理:一、幼儿本身应...+阅读

你好!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小衔接。入学前最重要的两件事:学习习惯早培养;能力培养最重要。

一、学习习惯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

(2)教孩子理解老师和父母的要求。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避免做事拖拉。

(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

二、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语言与专注力、区分玩具与学习、课堂行为、时间观念、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1、语言与专注力:

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快速地读出来,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区分玩具与学习:

通过区分游戏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

3、课堂行为:

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4、时间观念:

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5、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察作业的训练。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

幼小衔接家长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的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无论是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行为规范,还是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孩子由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独立应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所习惯的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活动转变为以规范化的学习为主,要开始预习、复习功课,写作业;学习以听说为主转变为以文字为主的教科书……这一系列的新变化,肯定会对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造成影响,孩子既会因为新环境而兴奋,又会因为陌生感和适应性而紧张。因此,刚上小学的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与人际交往压力,如果没有合适的疏导,有些孩子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出现抗拒心理,也就是家长提到的“厌学”情绪。 幼小衔接在学习习惯方面,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式不同,在幼儿园,直观感性,具体形象,学与玩交叉进行的方式,孩子通常比较感兴趣;而小学实行课堂集体教学,有正式的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教科书里出现了符号,数字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难度上提升了,学习时间也延长了。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熟悉新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是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家长跟孩子一起在大街上行走时,有意识地让孩子注意到一些数字,并鼓励孩子马上回想,刚才看到的那一串数字的第一个数字是几?最后一个数字是几?家长也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戏、拼图游戏,智力迷宫,这类游戏能够促使孩子思考,也能够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这样的训练,既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又训练了她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有了很强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为基础,孩子的记忆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以后,只要她见过的东西都记得非常清楚。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里,父母可以问一问,今天的课程有意思吗?宝宝举手发言了吗?提醒孩子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对于孩子尽快适应小学阶段丰富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天天坐在书桌前,好像一直在学习,但往往成绩表现并不理解,原来是捧着书本却心系别处,没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所致。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阶段也是主要采用让孩子探索实践的游戏教学法,来实现孩子的自主式学习。但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孩子要逐步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 家长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学会一个时间段里只考虑一件事情,不要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担心学习跟不上。如果不能用心一处,专心致志,一切都是白费。在家时,家长每天要抽出一段时间,陪孩子坐在书桌前,坚持一阵儿之后,就能够促使孩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习惯养成。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安排适当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在孩子学习时间里不要有任何打扰;并在孩子学习完毕后,及时进行检查,对于孩子认真的学习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在专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孩子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时间观念。让孩子较早形成良好的时间概念,从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和孩子好好沟通,一起合理地安排他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明白地知道,几点吃饭,多长时间内完成作业,几点之前要睡觉等,不断强化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就能够让孩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能够有意识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或者各种小任务。 此外,家长还要帮孩子养成正确的握笔写字的姿势,正确的坐姿,正确地使用文具,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等,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健康学习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 幼小衔接在生活准备方面, 在家里,家长要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吃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培养孩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习惯。 父母也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单独开辟一块区域,有专属孩子的桌子,椅子和床,由孩子自己来布置和管理物品,如书本,文具,玩具等。每次课前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把教科书,作业和各种文具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服务的意识,不再依赖他人,具备独立工作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指导将逐步建立起孩子的独立人格,从而适应相对独立的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在社会能力培养: 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即要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家长要做的,是把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与人合作的经验与交际意识进一步巩固,教给孩子基本的礼貌礼仪,比如见到老师,同学,好朋友,熟人时主动问候,在公共场合排队入座,不大声喧哗等。

此外,家长还要帮孩子确立一些交往准则,如待人真诚,宽容等,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家中来了客人,教孩子如何礼貌待客,什么是彬彬有礼有修养的表现。孩子结交了新朋友,家长要给与鼓励,并协助孩子组织生日聚会,郊游等集体活动,并鼓励孩子在公开场合里落落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才艺特长,如给大家弹一首曲子,跳...

幼小衔接称职的家长要怎么做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

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

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

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九十年代初,中国和日本曾共同举办了一次中日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中,中国儿童暴露出的最大弱点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一时间,日本新闻媒体便大肆鼓吹日本学生在二十一世纪将战胜中国学生,贬低中国学生的能力和德行。姑且不管日本人贬低中国学生的动机是什么,但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的深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逐步引导孩子摆脱对家长及老师的依赖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每天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性,要独立完成从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早餐、上幼儿园等一系列组合动作,晚上回家看电视要有节制必须按时自觉睡觉,培养孩子具有自控的能力。小学上课时间为40分钟,这中间尽量不要大小便,因此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也很重要,可尽快扭转幼儿午睡习惯,还要让孩子了解交通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

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

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这就是我们小学教育中常见的 “恋园”现象。

“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可以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解决困难;还可以讲讲身边同龄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话故事,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信心。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切实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六月份,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开始忙于为孩子的入学做积极准备,从上哪所学校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这些都在他们的考虑范围。早期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随着学前教育被广泛重视,对...

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策略前言:在孩子的一生中,总会有几个重大的阶段,学龄前算是一个,幼儿园是一个,小学又是一个,中学,大学等等,每一个阶段对于小孩子们来说都是至关重大的,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小学期...

幼儿园到小学,怎样帮孩子“衔接“幼小衔接”的问题,也就是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渡教育问题。如果家里有一个将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才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呢? 小学与幼...

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在《纲要》理论学习与实施的工程中,幼儿园教育 “以人为本”、“终身教育”、“面向科学”的思想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幼儿教育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特别是幼儿园学前教育尤...

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他们之间的不同和联系,造成了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方法方...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而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

小孩子从幼儿园入小学如何更好的做好衔接工作1、好习惯要早培养 要及早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是娱乐性的学习,小学是知识性的;在幼儿园家长可以帮孩子完成作业,小学不行。因为有这些不同,所以要及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

怎样做好幼儿的幼小衔接幼小衔接这个重大的转折过渡期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那么作为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顺利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过渡期,为孩子的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

幼儿园升小学的家长该做哪些准备一是心理过渡,激发兴趣。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例如告诉孩子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还可以说能学到很多知识,交更...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