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09月25日 编辑 39baobao.com

[孤独症患儿多是“乖孩子”]阳阳已2岁半了,自10个月断奶后他一直是由外公外婆照看的,两位老年人非常疼爱外孙,尽管孩子讲话较晚,现在吐字不清楚,令他们感到很高兴的是,阳阳可以不吵不闹地自己玩上1—2个小时,...+阅读

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很重要

儿童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期是3-6岁,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论如何治疗,其智力和行为只能停留在幼儿时期;但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终生残疾,连自理能力都没有;即使长大后,有机会再经最优良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所以,专家提醒家长,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很重要。

家长怎样才能早发现呢?主要看看有没三大核心症状表现:1、社会交往障碍。比如,孩子常常呼之不应,对父母缺乏依恋,对同伴缺乏兴趣等。2、语言交流障碍。半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还有些孩子即使有语言,也不会和人正常交流,说话时不与人对视。比如,有些患儿说话像“鹦鹉学舌”,大人说“问阿姨好”,他也说“问阿姨好”;有些则是重复语言,不停地说一句话。3、刻板重复行为或狭隘兴趣。患儿兴趣狭窄,如迷恋轮子、圆形木棍等东西;他们还经常有一些刻板重复的动作,如啃手指头、不停地转圈等。4、孩子1岁以后不明原因不会说话,缺乏和母亲分离的焦虑、对逗弄缺少反应、常常独自躲在角落里玩车轮等单一没意义的游戏。

父母发现孩子可能有孤独症倾向时,应立即请教专家,同时注意孩子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因为即使是孤独症的孩子,如果训练得当的话,他们的能力依然可以如同常人一般。目前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也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愈孤独症。如孩子被诊断患上孤独症,就需要父母的配合:克服心理不平衡状况并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与父母工作生活的关系;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去;准备一本孩子发育行为或治疗教育观察记录本,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等。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专家提醒:南京孤独症儿童发病率20年内升高了10倍,孩子3岁以内得不到治疗可能延续终身(据4月18中国中医药报)。而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1/150,目前全球有3500万人患孤独症,中国约有150万孤独症儿童。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儿童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多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的倾向。专家提醒,由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和多基因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围产期并发症等精神因素有关),减少孤独症危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围产期与孤独症的关系

北京市残联组织有关专家曾经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居住在北京半年以上、具有北京市户口的0到6岁的28738名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患有听力、视力、肢体、智力、精神这5类残疾的儿童总患病率为12.19%。。而在这5类残疾中,智力残疾占首位,81%的残疾儿童存在智力残疾。

北京市妇幼保健院专家介绍说,0到6岁精神残疾的孩子主要是指孤独症。调查还显示,在智力残疾的儿童中,5%的儿童是由遗传因素导致,而母亲围产期相关因素致残的达到57%。专家提醒,一定要慎重对待围产期的护理。

围产期是指怀孕后期、即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l60克)至产后7整天的这段时期。这段时期内,胎儿宫内窒息、婴儿出生窒息和新生儿在出生7天内出现一些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儿童智力残疾。另外,在婴儿出生时,由于孕妇难产、婴儿受到脐带影响缺氧缺血,也可能造成儿童今后的智力问题。而新生儿刚出生的几天里患了脑膜炎等其他脑部疾病,或者是营养性疾病,也都有可能造成智力残疾。

高龄父亲的子女患孤独症几率高6倍

英美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相对于较为年轻的男性,高龄父亲所生的子女患上孤独症的几率要高近6倍。

这项研究调查了超过10万名儿童,这些孩子出生时他们的父亲都已经超过了40岁,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患孤独症和相关机体失调病症的几率比那些父亲低于30岁的孩子高出近5倍。

研究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和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科学家们一同进行。研究者调查了约13.2万名上世纪80年代在以色列出生的犹太裔青少年。调查发现,若小孩出生时父亲的年龄在15到29岁之间,孩子患上孤独症的几率只有万分之六,若当时父亲年龄在30到39岁之间,那么孩子患病几率上升到万分之九(为上组人群的1.6倍)。而那些父亲已是40到49岁的“高龄”的,其孩子患上自闭症的几率就猛增到万分之三十二(增加到5.75倍)。50岁以上的父亲的孩子患病几率则为万分之五十二。总之,父亲年纪越大,孩子患病比率越高。该项目负责人、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员亚伯拉罕·莱申博格介绍说,父亲的年龄每增加10岁,诞下孤独症儿童的几率就会翻倍。

以下为关联文档:

儿童孤独症有了新药10月6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治疗儿童孤独症的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科主任刘靖教授对《生命时报》记者说,利培酮是新型抗...

儿童孤独症样障碍名词解释 儿童孤独症样障碍 儿童孤独症样障碍是指与人交往或互动反应质的缺陷、表达能力质的障碍、狭隘而局限的兴趣活动以及反复刻板动作行为为特点的病症,属于广泛性(全面...

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有哪些表现孤独症的患儿进入幼儿园后,给教师的突出印象是他们独来独往,对幼儿园的规矩、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他们不理解纪律是什么意思,不懂得应该约束自己的言行,听从老师的要求。如:老师...

儿童孤独症的识别和诊断岁的婷婷十分可爱,但她经常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如过马路旁若无人,常常对大人的指令充耳不闻等等,妈妈担心极了,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可始终不见起色…… 门诊中遇到很多像婷婷这样的...

孤独症错过早期干预时机将终身难治错过早期干预时机将终身难治 儿童孤独症样障碍患者的社会化缺陷多在幼儿早期表现出来。母亲或养育者若仔细观察,早期就可从患儿身上发现一些可疑迹象。如与母亲分离缺乏焦虑...

儿童孤独症会影响孩子一生孩子不说话、不合作、不喜欢结交小朋友、行为怪异(如转圈、撕纸、按开关、沉迷电视、听音乐等),这对孩子来讲可不是小事。医生指出,这可能是儿童孤独症的表现,但令人担忧的是,目...

儿童孤独症治疗仍无妙方治疗仍无妙方 只能行为矫治 对于儿童孤独症样障碍,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但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会有显著效果,相当一部分儿童可能因此获得独立生活、学习...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领域每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儿童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心理发展的各方面 感觉、知觉、语言、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和...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与防治8个月时妈妈抱强强,他不贴近妈妈,也没有高兴的表现。妈妈要吻吻他,可他总是往后回避妈妈的亲吻。妈妈看着他微笑时,他却会很不自然地把眼闪开。1岁时他喜欢独自呆在一旁,独自微笑...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