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如何防治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09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要注意什么]首先,患儿居住的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 其次,患儿要卧床休息,恢复期也不宜过早、过多的活动。 再次,要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咽部细菌繁殖。 另外,保持患儿皮...+阅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冬、春两季为高发期。

脑膜炎双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干燥、湿热、寒冷及一般消毒剂均极敏感。通常自上呼吸道侵入人体,可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或上呼吸道炎症,少部分感染者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发生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可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由空气传播,故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新鲜、日光缺乏等均为本病传播的有利条件。流行季节为冬、春季。

大多数患儿小于5岁,发病年龄高峰为6~12个月。大城市2岁以下患病率高,多散发。中小城市15岁以下儿童较多。偏僻地区人群免疫力低,一旦传染源进入,可引起暴发流行。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

本病临床可分为4期: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数患儿中止于此期,主要症状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

(2)败血症期。突然高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年幼儿易惊厥。起病数小时后皮肤出现皮疹或出血点,分布不均,大小不等,指压不褪色,急剧增多,扩大融合,常见于肩、肘、臂等皮肤受压部位。1~2日内进展为脑膜炎,菌血症期不超过48小时。

(3)脑膜炎期。因颅压增高致头痛、呕吐、烦躁、嗜睡,重者昏迷。检查有脑膜刺激征。

(4)免疫反应期。起病后7~14天不等。关节炎明显,可有心包炎,关节及心包积液为无菌性,呈良性、自限性经过。

临床分型可为3型:

(1)普通型。占发病者的90%,突然起病、高热,有淤点及脑膜刺激征。

(2)暴发型。可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休克型:多见于2岁以下小婴儿。休克在发病24小时内发生,短期内出现遍及全身的淤点,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淤斑,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可危及生命。

脑型:多见于年长儿。发病急,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发热及淤斑,患儿反复呕吐、频繁惊厥、肌张力增高、四肢强直、嗜睡乃至昏迷,严重者发展成脑疝。

混合型:同时具有休克、脑型症状,可先后或同时出现。

(3)慢性型。此型较少见。慢性或亚急性起病,有发热、寒战、淤点、四肢强直及惊厥等。血培养阳性。病程6~8周。可发生脑积水等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显著增高。淤点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有典型皮肤淤点即可作出诊断,不必做腰椎穿刺。

婴儿可合并脑室膜炎、硬膜下积液、脑积水,也可有神经麻痹。后遗症多为耳聋、偏瘫或截瘫等。

依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不难诊断本病,但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鉴别。

感染流脑后,可获终生免疫,极少复发。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年龄;反复惊厥、昏迷体温40℃或不升;伴休克;合并DIC(血管弥漫性凝血);治疗较晚或免疫机能低下者。本病除暴发型外极少死亡。

此病药物预防效果不肯定。目前我国已制成流脑A群菌苗,免疫效果较好。治疗依病情轻重、分型而治。

一般常应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TMP),口服或肌注,疗程5—7天。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入量80~100毫升/千克。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血尿、皮疹、粒细胞减少等。

可肌注或静点青霉素,注意做药敏试验。可肌注或静点氯霉素3~5日,但此药毒副作用大,对造血系统有影响,注意定期检查白细胞。用氨苄青霉素时应以青霉素做皮试。头孢菌素类药物中以头孢三嗪效果好。暴发型应住院抢救、治疗。

患儿病室内应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患儿要多饮水,观察尿量。另外,要密切观察患儿神态、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变化及淤点。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对高热、躁动者采取对症处理。

以下为关联文档:

脊髓灰质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由于多年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广泛应用,发病率已明显下降,然在我国卫生条件差的边缘地区,此病仍有散发,所以掌握脊髓灰质炎的早期症状是十分重要的。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它...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的临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临床上的主要体现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初期。这个阶段的病是在患病初期的1至3天之内。和病毒血症期差不多,病的发起很急。主要表现为发热,神志也会变得不...

如何关注与季节有关的流行性疾病儿内科门诊护士应如何有重点地关注与季节有关的流行性疾病? 由于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病原体依其可适宜生存的气候、温度、湿度的不同,不断地繁殖、传播,从而引起小儿的不同疾病的...

关于孩子的脊髓性肌萎缩症孩子的脊髓性肌萎缩症属于一项遗传疾病。它对孩子的影响最早会始于出生之前,其危害也显然不可忽视。那么,脊髓性肌萎缩症分为哪几种类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这里都将为您介...

脊髓灰质炎症状和体征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22~30nm),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其中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疾病名称:猩红热 病征: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此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而以2-10岁幼儿为最高。(1)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与防治诊断 小儿或青年发热,出现不对称的弛缓性肢体瘫痪或延髓麻痹而无感觉障碍者,经常几乎都是脊髓灰质炎,虽然偶尔柯萨奇病毒尤其是A组7型和某些埃可病毒和肠病毒71型也会产生同样...

早秋时节防范流行性红眼病入秋前后,接二连三地在眼科门诊接治“红眼”成人患者,就诊时双眼红肿、上眼皮下垂,主诉发病急骤,眼部肿胀发烧,晨起眼屎增多,但视力尚无大碍;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即可确诊病人是患了...

脊髓灰质炎易致婴儿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22~30nm),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其中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